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适应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的需要,大力促进大学技术转移,加强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意义重大。针对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应从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人员评价机制、专业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加强新型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被誉为"欧洲硅谷",其创新成绩受益于大学技术转移。大学在爱尔兰技术转移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国家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颁布国家知识产权协议,实施覆盖技术转移全过程的财政资助等措施,从不同方面保障与促进了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发展,为中国大学技术转移及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3,(10):1-2,12
<正>技术转移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技术转移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充分发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努力探索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和技术转移的有效运行机制,加快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下的我国大学技术转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现技术转移的生力军,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介绍了大学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状况,阐述了大学技术转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系统研究了大学转移的模式,提出了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研苏州大学、常州大学等多所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总结其在服务地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丰富经验。分析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现状、技术转移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意义以及构建技术转移体系的必要性,探究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及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和途径,并深入分析技术转移率不高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孵化平台建设、制度创新、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国创新全球化步伐,科技部启动了"2+N"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在中关村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在深圳市建设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在我国中部(武汉)、东部(上海)、西北(西安)、西南(成都)、东北(长春)等地布局建设大区域技术转移中心。日前,我省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建设方案获得国家科技部同意批复。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作为全国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8.
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提升国家技术进步与创新整体效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在梳理改革开放40年技术转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将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划分为四个阶段:认识了解,引进模仿;探索机制,重视消化;实践为主,战略引领;评价对比,改进创新。从技术转移研发、中介、应用及政策四个子体系出发,剖析技术转移体系存在的问题,得出技术转移体系在发展中引进、消化、吸收的必要经验,以及对科技创新的未来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国内外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包括构建技术转移政策体系、搭建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技术转移机构、培养技术经理人、实施技术转移奖补等方面,总结广东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加强技术转移体系顶层设计,构建技术转移生态系统,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完善社会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大财政投入等加快广东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型国家的特征,文章阐述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内涵、基本方式以及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进而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国际技术转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表现。最后提出了促进研究型大学国际技术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屠建飞 《科技与管理》2008,10(2):102-104
通过技术转移对技术创新支持作用的分析,论述了基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提出了作为核心的技术转移中心所必须具有的职能,包括技术信息的集散地、技术交易的市场、产业孵化、推广与展示、人才培训等等,并对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术研究对产业创新过程的积极影响已得到广泛认同.研究表明,若没有学术研究的贡献,约有10%的企业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就不会成功.基于高校技术转移过程的阶段特征剖析了技术转移的动因.结合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技术转移要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申荣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35-238,242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技术转移情况,探讨技术转移的要素及其建设,包括信息通道、辅助系统和激励机制、及其形式和作用,建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不断完善技术转移要素建设。  相似文献   

14.
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概念界定和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转移是一个在经济学界被广泛探讨的概念,并且与技术扩散、技术溢出等许多相关概念密切联系,因而在许多文献中出现概念间的逻辑关系错误或者混为一谈。本文试图对技术扩散与技术转移的概念作一界定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由此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许治  杨风 《科研管理》2013,(3):145-153
高校技术转让是联系学术研究与产业界生产实践的中间环节,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2000-2009年期间面板数据,以高校技术转让为产出变量,测度我国高校技术转让人员与资金单因素效率,并从高校分布地域、规格、隶属和类型四个角度对两种单因素效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技术转让效率均值仅为46.48%,且人员效率与资金效率均值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仅为46.90%和37.61%,除北京、浙江外,其他人员投入、资金投入绝对数均较高的区域,其人员效率与资金效率都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从学校类型来看,重点院校与普通高校单因素效率差异不显著,相比其拥有的优质创新资源而言,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的研究表明,国家继续加大对高校投入的同时,还应切实提高投入要素,尤其是资金要素的资源利用率,扭转高校科研工作供给导向倾向。  相似文献   

16.
The discussion begins by listing three meaning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T), involving importa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s (TTA), the ability to imitatively produce technological products (TTB), and the ability to create new technology (TTC). This is followed by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which one cannot ask “What is the cause of something else?”, but in which one can trace the contributory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something to take place. In this light it is shown that in modern times scienc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echnology and vice versa, the links being of a variety of sorts, partly epistemological, partly attitudinal, partly infrastructural. The discussion then turns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four stages of that are distinguished: stage 1 rests on traditional trial-and-error-based technology, stage 2 on imitative low-level technology locally performed, stage 3 on imitative high-level technology locally produced, and stage 4 on the creation of novel technology. An anomalous stage involving small oil-rich countries is also mentioned. The role of science in each of these four stages is complex, involving both production and importation of technology, forming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links, having both simultaneous and delayed impacts, and acting also though attitudinal influences. Combining the previous conclusions it is then found that science has an essential role in all three meaning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t is, consequently, urged that organiz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take a broad view and orient their activities to deal with the whole interlocking and interwoven complex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Third World.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技术转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我国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众多障碍和弊端。其中,技术转移机制不健全就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以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技术转移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为了加强高校在技术转移中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和防止四技服务合同中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现象,对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应依照法律进行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正确选择技术成果保护的方式和时机。  相似文献   

19.
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兴  宋娟 《科研管理》2011,32(2):1-9
摘要:本文针对技术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行为,深入分析了影响知识转移因素,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影响因素的模型,据此提出了相应假设,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国内251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知识的隐性、接收方学习动机、联盟伙伴间的知识差距、关系距离都能对联盟伙伴间的知识转移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契约式联盟,股权式联盟更有利于知识转移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关于技术转移机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转移机构是一类促进技术成果从大学向企业转化的中介组织,是加速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助推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技术转移机构的功能定位、运作机制、运作绩效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研究,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做了一个综述,旨在为国内发展技术转移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