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是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的基石;出版,是知识传播与信息积累的手段.可以说,教育出版于国于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教育出版伴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崛起,从编写中小学教科书到编辑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从出版单行本到推出大型丛书,中国现代教育出版的发展轨迹从一个重要侧面展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在数字教育市场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如果不抓紧开展数字教育出版业务探索,就有可能面临阵地全面失守的局面.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十三五”将是教育数字出版至关重要的五年,也是关系到教育出版能否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 定位.如果把教育出版单独当做一个产业的话,由于大量新兴数字教育企业的参与,目前整个产业正处于重构的关键时期,每个传统教育出版企业都有必要重构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切合当下出版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谈教育出版的融合必须先了解整个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而认识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有两个维度或者说是两个角度.第一是出版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包含教育、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电影电视等;第二是出版业与技术的融合,这里技术包括数字网络、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从这两个维度来认识出版业包括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有两个大的方向,本文主要从出版与技术融合的方向来说.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环境下,在线教育对于传统教育出版是其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新蓝海.二者在融合发展方面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可操作性的现实路径.为此教育出版企业应顺势利导,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积极投身于传统教育出版的转型升级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5.
田建平 《出版广角》2012,(11):15-16
显然,出版教育需要冷静、理智,绝不可陷入这种出版世界普遍的“恐慌”以及技术商的商业“神话”之中,迷途而不知返.正确认识技术与内容的关系,将是出版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6.
张性阳 《出版参考》2015,(15):54-55
"全国出版吃教育."这是业内人士对整个出版界的一个囫囵评价,虽略有夸张,但亦有其道理.一般而言,教育编辑部是一个出版单位收入与利润的主要来源,肩负着让整个出版单位员工吃上饭、吃好饭的责任.但是,从事教育出版的编辑,在编辑领域却是一个特殊而另类的群体.因为教育出版受制于教育政策和销售渠道,个体编辑在整个出版流程中的作用被大大弱化,有些编辑则直接沦为案头的编辑加工匠,工作无外乎约稿、看稿、发稿,而选题策划、营销推广等与市场有关的元素都无需过问.因为这种工作属性,教育编辑被以偏概全、一视同仁地认为背离了编辑职业的工作核心,便成了不会创新、只会加工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张健  韩锐 《出版参考》2015,(17):28-29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教育出版以其具有的内容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与市场优势,完全可以抢占数字出版的先机.那么,教育出版如何将传统教育出版的优势与互联网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业务再造和产业升级?如何构造数字教育出版的价值链,构建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出版社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理念和模式.理念即出版社的角色定位.笔者认为出版社的角色定位要与新的互联网思维相契合,要转变旧的发展理念.在转变理念的同时,把握教育数字出版的本质,构建数字化生态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考试大国.受考试制度的影响,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学生、教师都处于紧张的备考之中,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教育图书市场,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教辅图书,许多出版社不管自身是否有资格出版这类图书,都争先出版.  相似文献   

9.
在韩国,实施出版教育的主体,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的出版教育,另一部分是大学以外的教育机构的出版教育.后者又分为出版相关团体的出版教育和出版社的出版教育.这里着重介绍大学的出版教育.韩国实施的大学出版教育,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2年制)短期大学的出版教育,以及(4年制)大学的特殊大学院(即以社会人为对象的大学院)的出版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业可分为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三大类.其中学术出版承担着学术传承、文化积累的重要使命.学术传承是出版业诞生、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也是出版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版>2005年第2期上刊载了张鸽盛同志撰写的<论教育与出版的关系>一文,该文以权威的数据、细致的论证探讨了教育与出版的关系,并且提供了当今出版如何抓住教育发展的机遇乘势而上的良方,最终得出了一个极为乐观的结论:"围绕教育搞出版大有作为".从理论意义和数据分析的角度,笔者完全赞同该文的观点.教育与出版确实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但是,对当今教育和出版的现实状况作一番审视,笔者对围绕教育搞出版的"大作为"颇多隐忧.  相似文献   

12.
现代出版业由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三大板块构成.教育出版是指与学习、教育及培训有关的出版,教育出版是最不会引起歧义、最名副其实的出版,因为这是一种产品最模式化、标准化,而过程最复杂、计划性最强的出版.  相似文献   

13.
出版教育:过去、未来共斟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波 《编辑之友》2001,(3):48-51
一、我国出版教育发展简史 我国的出版教育在旧中国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建立了上海印刷学校,这是我国第一个为出版行业培训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1958年8月,在北京建立了文化学院,设立有出版系和印刷工艺系,并办过图书发行培训班.1961年12月文化学院撤消,印刷工艺系并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继续举办,该院另外还设有书籍装帧专业.1963-1965年,北京、辽宁、陕西等省市也先后成立了印刷职业学校或中等印刷技术学校.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业一直是教育出版一枝独秀,教育出版几乎占据了出版市场的半壁江山.但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教材教辅出版方式的变化,以及教材发行招标,我国的教育出版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出版的总体状况来判断,教育出版始终是其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个版块.根据相关报告估计,美国2009年教育出版占据美国全年GDP总量的6.1%[1].全世界出版行业产值及利润的80%被教育出版所占据.这一格局在中国同样如此,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8年全国图书销售的比例,文教类(含教辅)图书占总销售量的28.77%,中小学教材及教参占48.58%,两者相加为77.35%.2009年,国内新闻出版业产值首次超过万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我国各类读物出版中,学术出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这种状况与我国教育科技大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学术出版亟待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寻求开拓发展之路.在这方面,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给我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持续发展以深刻的启示.本文以该基金对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为例,浅析社科基金对学术出版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基础教育出版活动首先是出版话语权的博弈过程 教育出版包括教育理论专著、教育专业工具书、教育专业普及图书、教材和教辅图书出版,但无论从印刷复制数量、创造利润,还是从对社会的影响诸多方面考量,基础教育教材教辅图书都是其中重要的类群.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的教育出版主要就是教材教辅的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从时代的发展和国外的行业经验来看,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方向.国外的很多出版社都在数字出版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包括在线学习、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国内的很多出版社,厂商也认识到在数字出版上占领市场的重要性,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用户群体.通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比较适合国内数字出版的模式,特别是针对教育、专业类出版社的在线互动学习社区,是符合我国教育模式的一种互动学习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从出版产业整体来说,大体上可划分为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和学术出版等三大板块.一般来说,在出版产业三大板块中间,从总码洋、总印张、总印数等几个指标之间的比例来观察,教育出版所占比例要大一些,这是由于教育出版所面对的读者群体比较广泛的缘故.我国近十多年来出版统计数据提供的情况,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在我国教育出版所占比例大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偏大,而是教育出版一头独大,特别是从总印张、总印数等因素看,我国教育出版所占用的出版用纸占出版总用纸量的65%以上.这就是说,我国造纸厂每年所生产的用于出版业务的纸张有65%用于中小学教材、大中专教材、职业教育教材和教师教育教材等出版方面.教育出版如此大量占用出版用纸以及在整个出版物市场占有较大份额,是正常现象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是可喜的,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可喜的事情,我们无须回避和诟病.  相似文献   

20.
陈卓  李晓曼  李帝 《出版广角》2021,(14):41-43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教育出版领域的数字化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在线教育等成为出版业新的增长点.教育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给教育出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引发教育出版在出版形式、销售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教育出版企业应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探索教育出版的创新路径,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