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趣用标点     
大文豪郭沫若曾说过,标点符号是文章的五官.它不仅使语言记录更加精确,而且还会因使用的不同,使文字呈现不同的形态,收到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标点符号虽不是文字,但却是文字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使语言记录更加精确、生动,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甚至因标点符号使用的不同会使同样的文字呈现不同的形态,收到不同的效果。古时候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很吃力。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  相似文献   

3.
趣用标点     
大文豪郭沫若曾说过,标点符号是文章的五官。它不仅使语言记录更加精确,而且还会因使用的不同,使文字呈现不同的形态,收到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标点符号是建筑文章大厦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能使书面语言在表达上更加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甚至达到文字不能达到的效果。下面将从课本名家名篇入手,浅谈标点符号在表达中的修辞作用,希望对同学们的写作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标点符号是帮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系统,是书面语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当,作用跟文字一样,决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朱自清《写作杂谈·标点符号》)。它是“文章中的无声英雄”(秦牧《语林采英》)。巧妙地用标点符号来表情达意,就能发挥其独特的修辞作用,弥补文字难以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本文以初中教材里的中外名篇佳作为例,粗略地谈谈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修辞妙用。如鲁迅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尾部分就…  相似文献   

6.
<正>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朱自清《写作杂谈·标点符号》)。它看似微小,却以极强的表情达意功能、难以替代的独特魅力而大放光彩。可以说,它是无声的语言,是无言的情感,是别样的文字。所以,它能使书面语表情达意更加确切,能把用语言难以完全表达的言外之意暗示出来,它辅助文字使表情达意含蓄而更有韵味,尤其对高中生品鉴文本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特别是疑问句末多用感叹号,这样的"矛盾"点给鉴赏文本带来了很多值得探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标点符号是帮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系统,是书面语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准确和表情的恰当,作用跟文字一样,决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它是“文章中的无声英雄”。巧妙地用标点符号来表情达意,就能发挥其独特的修辞作用,弥补文字难以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本文以初中教材里的中外名篇佳作为例,粗略地谈谈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修辞妙用。如鲁迅在短篇小说《故乡》中描写中年闰土说话时,总共用了十个省略号。这些省略号对于描摹闰土说话的语态、…  相似文献   

8.
关于英汉标点符号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会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完整、读者的阅读理解更准确.标点符号虽小,但是它是书面表达不可缺少的部分.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标点符号,但是它们在形式上和使用上存在着某些差异.本文从标点符号的历史演变、分类及使用范围说明英汉标点符号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这些标点符号被运用于各种文字资料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应用文写作中的标点符号谈两个问题。一、标点符号的作用。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材料,而标点符号又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种工具,它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人们说的话,除了一连串的音节之外,还有一定的语气,中间还有大小不同的一些停顿。把话写在书面上,文字只能表示出说话的音节。那么,话里面的语气和停顿靠什么来表示呢?这就需要一套辅助的符号,标点符号正是起这样的作用。在这一套辅助的符号中,不同的符号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正【标点符号考点解读】教材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1.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2.改正一段文字中用错的标点符号。3.为一段文字选用恰当的标点符号。4.理解一段文字中某一标点符号的用法。解答标点符号试题,应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下面以2011年中考题为例,对标点符号考点作一透视。【典型例题透视】1.选择题:列举多个句子,要求考生判断其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例1(河北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榆林很古,一下车就感觉到了。出站的地方就是残缺  相似文献   

12.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会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完整、读者的阅读理解更准确。标点符号虽小,但是它是书面表达不可缺少的部分。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标点符号,但是它们在形式上和使用上存在着某些差异。本文从标点符号的历史演变、分类及使用范围说明英汉标点符号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它是书面语言的辅助工具。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文字精密准确地记录语言,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的层次结构,辨明语气,正确地理解意义。如何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呢?一是要坚持标点符号运用的规范化,二是要注意标点符号运用的灵活性。本文想就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标点符号运用的规范化 为了充分发挥标点符号帮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作用,我们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就应该注意它的规范。所谓规范,就是要按照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定格式来运用标点符号。这基本上是个使用习惯和用法规定  相似文献   

14.
陈晓军 《考试周刊》2013,(38):52-53
<正>标点符号是一种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有了标点符号,文章才能眉目清爽,易于理解。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使文本具有未尽之意。但一些学生或不重视标点符号,或不懂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管是写话、写片段还是写作,都不能很好地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使用"飘忽"不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百出,标点符号教学虚无缥缈,成了新课标要求中的"盲区",让学生真正了解标点符号,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让标点符号使用不再"飘忽"。  相似文献   

15.
我们说话时,常常要有个停顿,一是为了换气,二是为了让听的人知道什么地方算一个意思。写文章就是写话,文字没有能力把这种停顿清楚的表示出来,就得靠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的语气,确切地理解意义。它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有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一、标点符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最初标点符号的使用是为了方便人们阅读,而今它已是语青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语言学家Geoffrey Nunberg曾指出:"在书面语中,句子由标点符号连接形成语篇,语篇受到‘语篇语法'的支配."[1]可见,标点符号既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又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正>1.引导学生比较标点,在句读停顿中突破教学重点。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在传情达意上表达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在标点符号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类型的标点符号对表达情感和内涵的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里除了文字之外的一套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工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准确地表达语句的思想内容,分清它的结构,辨明它的语气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有些学生在作文中标点符号的误用情况还相当普遍,在考试中对于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题失分情况也较严重。现将标点符号运用的常见错误加以举例,并略作解析。一、问号的误用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样、哪儿”等和语气词,但不一定是疑问句,要分辨清楚后再使用相应的标点符号。例1 我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例2 …  相似文献   

19.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考试大纲》对标点符号考查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标点符号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多次颁布了作为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因此标点符号也是有“法”可依的,至少有些最基本的规定还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这也正是高考出这类题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标点符号与文字符号一样都是记录语言的,其内涵较之于文字更为抽象、复杂且丰富,是一个无需读但可以感悟的言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可以提高书面语的准确性与交际效率.有严格的规范.英语中标点符号大约有30种,可以用来表示并列结构的主要有两种,即逗号和分号.下面简单说说标点符号在并列结构中的一些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