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而核心是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回顾了我校"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历程,总结了在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升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工科高等教育产生了变革性影响,也为地方高校工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地方高校作为促进区域战略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应围绕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主要职责和重要使命,以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着力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专业内涵建设是提高专业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根本。要从专业细分与定位做起,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施课程改革,凝炼专业特色,建设品牌专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开展新工科建设是传统工科专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全面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优势和劣势,依托山西省区域产业优势,根据人才培养“六新”理念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应用技术型大学是我国在探索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从国外尤其是欧洲引进的概念。其目的或主旨在于改革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认识上首先要理论正确,定位准确;在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要务实;在教师选聘、教学评价、质量监控、就业服务等方面要创新。  相似文献   

6.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探索出与1221能力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匹配的企业实训基地(哈市农科院)建设的一些思路与措施。希望通过两年的努力能够在高职院校企业实训基地建设上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以学生学习成果和核心能力为导向,结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发展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定位、教育目标、教学团队、课程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表明,该专业综合改革模式有力推动了专业建设发展,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可为同类高校和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重大战略计划的实施,对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工科建设路线。在新形势下,作为地方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要达到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作者认为则必须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训练、推进课程建设、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等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9.
专业建设直接涉及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专业建设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重点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四个专业形成的专业群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的一项重点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卓越计划的实施对于各试点高校和试点专业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卓越计划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十分重视卓越试点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现从选拔、培养、保障和评价四个方面分析卓越计划师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专业评估为导向,构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既是服务地方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也是应用型大学职能定位的战略选择。高校、专业、学生、政府、企业界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的主体,承担了重要职责。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专业应建构"三维度四层面专业认证体系"结构;应面向社会需求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地方产业需求建设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群,启动项目化、案例化教材建设以增强教材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被批准为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以来,便按照《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的要求,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实施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为尽快适应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河南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从凝炼专业定位与学科特色出发,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过程、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体系等途径,积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育人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对河南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内高校相关学科的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坦  金军  王英  刘颖 《教育教学论坛》2019,(31):119-123
环境工程是综合性交叉学科,相应的专业建设既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工程人才基本需求,又要有特色。民族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也应以为民族地区解决环境问题、为民族地区输送高级环保工程人才为目标和特色。在建设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的同时参加工程专业认证,既是融入本专业主流、提高专业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又可以推动人才培养的规范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文章以国内某知名民族院校为例,从民族地区环保工程人才的需求出发,分析民族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特色,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规范》为蓝本,结合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提出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建议,以培养专业基础更扎实、工程实践能力更好、解决问题指向性更强的环境保护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校企协同是实现工科类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岭南师范学院作为广东省首批应用型本科普通高校之一,率先进行了校企协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骨干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保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前提下,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岗位综合适应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改革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培养优秀人才,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等方面,讨论了大庆石油学院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我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尤其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方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评估提供参考规范,发挥特色专业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9):100-101
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培养优秀人才,要培养出具有更强竞争力的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改革,提出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学资源建设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四项措施,通过上述举措的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得学生在考研、出国和竞赛获奖等各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上却与国外相差甚远,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不明确、缺乏改革动力与措施等诸多问题。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的兴起,为我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方向与思路。本文在厘清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意义与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目标,从理念、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等六个大方面提出了推进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校企深度融合,实施双主体育人是高职教育的改革目标。经过国家示范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专业建设的淬炼,探讨在"后示范"的时代背景下,寻求专业建设新的突破,成为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在改革实践中,探讨实施企业进班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20.
邓泽 《教书育人》2012,(21):24-25
一专业综合改革中的教学管理改革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以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有效实施专业综合改革,需要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