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开展了“结构疲劳基础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入手,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梳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采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在理论与实验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做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密不可分,如何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合力,深化课程育人内涵,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时代担当、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国家“课程思政”总体战略部署对职业院校“双创”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创新创业类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要依据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设计思政融入点,保证思政素材和育人目标的统一,准确把握思政教育价值,有效实施创新创业与思政“双体系”教学。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新课标提出要特别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实践,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作为高职一线教师,更应该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本文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教学实际,从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案例分析两个层面,提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双线并进、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进行设计并实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朱晓明 《教师》2023,(25):6-8
文章作者以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为例,深入分析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根据课程教学概况和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各个教学环节,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等方面采取措施,并在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使思政元素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以期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提升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思想修养,实现“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5.
思政要素的深度挖掘以及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是目前实施、设计课程思政的主要难点,中国茶道通识课教学团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通过合理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中国茶道教学各环节,实现茶道哲学思想育人的目的,为高校文化类通识课课程思政有效开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对全方位育人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植物保护”课程特色,明确课程的育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改革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知识点、思政元素、教学手段“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思政元素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专业课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最终实现课程的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目标。  相似文献   

7.
黄子云 《科教导刊》2021,(1):101-102
在"中外建设史"课程中融入思政政治教育是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探索"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设计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方案,找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切入点、融入点和结合点,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工匠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以史铸魂育人,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习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的强调到教育部印发的通知,无不体现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本文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进行论述,主要介绍在教学设计各环节如何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并不断推陈出新。从取得的成效来看,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可以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教学目标。最后,得出结论:需要增加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精力投入和时间投入。  相似文献   

9.
“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是环境类专业限选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与育人环节是落实“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究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并对该课程思政实施成效进行评估,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来达到育人目的,助力培养出既专业技术扎实,又有价值辨识、知识素养、丰盈情感的创新创业高素质应用型环境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张珂  郑中华 《大学教育》2022,(1):104-106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能否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取决于能否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达成。各类课程深入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在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教学效果反馈等环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从而达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目标。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与各类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许真 《河南教育》2023,(5):66-67
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标地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教学环节密不可分。本研究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从确定思政目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教学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修造船英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应注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育形式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装备制造类通识课“大学英语”为例,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与优秀中华文化的德育元素融入授课过程。通过创新教学设计、调整教学实施手段和途径、创新教学考核评价等方式,努力做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育人质量并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思政理论融入专业课程是育人的必然要求,具有人文与科技双属性的移动UI设计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绝佳载体,通过剖析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重构了“移动UI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达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学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借助于非思想政治课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生命力在于巧妙的教学设计与恰当的教学方法.目前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缺乏可以推广的系统经验和成果.基于理工学科课程的思政教育实践,提炼出在理工类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技巧,使教师能在教学中巧妙设置思政目标,恰当选择思政载体,自然融入思政元素,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免疫调节”单元教学为例,依据课程思政教学规律,按照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顺序依次展开单元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分为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公民品格、法治意识、文化自信、全球视野等维度,并从分析单元学习内容、挖掘梳理思政元素、设计课程与思政目标、依附知识创设情境、融入元素渗透教学、记忆固定、价值内化7个环节将“思政元素”融入生物学教学中,达成生物学课程的育人目标,为高中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7.
辛文昉 《高教论坛》2020,(5):24-25,40
课程思政是通过发掘专业课中的育人元素,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达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效果。通过对线性规划授课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提炼,使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丰富,是贯彻“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为例,对如何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进行了探索,并阐述了“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听、看、查、论、评”五个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营养配餐与膳食设计》课程思政的目的和意义,以“高血压患者膳食配餐设计”为示范,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思政育人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初探,并总结实施成效与改进措施。依托情境教学方法,在课堂活动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紧跟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常玲  鞠颖  庄丽丽 《科教导刊》2021,(2):159-161
高职英语课程内容丰富,包含的主题涉及文化文明、学习生活、科技发展等各方面,有丰富的思政素材,是实施课程思政的理想平台.本研究学情出发,展开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思政元素和思政教学融入课前、课中、课后的各教学环节,在平时潜移默化的英语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中融入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指引,实现英语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思政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