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现象学教育学为教师角色重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现象学教育学视阈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注与促进者、立足生活世界的观察与理解者和面对教育情境的反思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理解是教师对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生存和成长的一种实际的阐释学。它可以消除教师对学生的误解,优化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在解读教育学理解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教师缺少教育学理解的现象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教师养成教育学理解的一些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教师素养的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教师教育学科研究的深化与完善.教师教育学所具备的学理性与价值性为教师教育学科身份的合法性提供了重要佐证.教师教育学概念的建构应观照教师教育学之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之本质意蕴,把握教师教育学科特征,探寻教师教育学何以存在之理性依据,从而规范界定教师教育学概念.教师教育学科概念的多维透视是认识与审度教师教育理论的必要前提,教师教育学科概念的清晰界定是解释与超越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基础.对教师教育学科地位的逻辑证成离不开学科价值,教师教育学价值意蕴的合理澄明是支撑与引领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通达教师教育学科的本质需要基于对教师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学科性质等关键问题的准确理解;巩固教师教育学科的独立地位需要基于对教师教育学知识价值、社会价值与育人价值等价值维度的全面彰显.  相似文献   

4.
案例教学: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者大多采用以学科逻辑结构为主的理论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概念的或“理论的”层面上对教育基本问题加以理解。但是,过度的理论讲授忽视了教育学知识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容易造成学习者被动接受教学者的思考经验,造成学生专业适应能力的缺乏。藉由案例的案例教学法则可以弥补理论教学方法的一些局限,在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5.
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科学训练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未来教师)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的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性质及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师角色的定位也有其特殊性。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应当是: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激发、教育理论的学术探究、教育学课程的建构、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教育学著作中的故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象学教育学是一门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的教育学,它致力于儿童养育和教育的实践。故事在现象学教育学的一些著作中,往往占据很大部分,这些故事不是被概念、定义固定下来的,它们是一个个充盈的、丰满而又真实的情境的再现,是“事情本身”的显现,这是现象学教育学的表现方式,也是现象学教育学中的“生活世界”和“回到事情本身”的体现,是对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等的生活体验进行描述和解释。现象学教育学的这种全新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解决存在已久却悬而未决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鸣迪 《教育学报》2002,(11):10-15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范梅南认为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 ,具有情境性、应用性、规范性的特点 ,其结构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和形成性理解 ,是“信任的同情心”促成了“教育学理解”。据此反思可以发现 ,当今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都与“教育学理解”的结构性缺失有关。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真正的“教育学理解”,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只有指向学生主体性形成的理解 ,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就是对成长历程的一种守望。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斯·范梅南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担负起为学生赋能、履行“替代父母”职责、给予学生教育学的理解、给予学生有教育学意义的影响、在教育情境里正确地行动等五种使命。范梅南认为,抚养儿童和教学的使命要求教师具备一些特别的品质、态度或情感,否则教师就将不成其为教师了。这些特别的品质是:爱和关心,希望和信任,责任感和同情心。同时还应该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特别的素质,尤其要有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9.
汉娜·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具有深刻的教育学意蕴,为我们理解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行动路向和实践视角。"行动"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直面教育实践本身,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在行动中探究、反思,生成实践性知识,走向与学生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0.
教学环境是一种对话环境,对话表现在师生之间,要体现师生的相互理解。理解教育理论倡导师生的相互理解,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在这种对话环境中,接受才是更为重要的,理解并不能保证接受,理解了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接受学生的一些表现。文章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情境下,分析了理解与接受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当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理解与接受的缺陷,并提出教师理解与接受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范梅南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担负起为学生赋能、履行“替代父母”职责、给予学生教育学的理解、给予学生有教育学意义的影响、在教育情境里正确地行动等五种使命。范梅南认为,抚养儿童和教学的使命要求教师具备一些特别的品质、态度或情感,否则教师就将不成其为教师了。这些特别的品质是:爱和关心,希望和信任,责任感和同情心。同时还应该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特别的素质,尤其要有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2.
苏红 《山东教育科研》2013,(3):26-29,40
教师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和缺乏经验、判断力的孩童一样的受教育环境,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征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其独特的需要在教师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应。回归成人学习的相关理论.是理性认识、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前提。回溯相关的成八学习理论,如成人教育学、自我指导学习和质变学习理论的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成人学习者,理解教师学习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有效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聪明才智,是教师对教育情境和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敏锐把握,其特点表现为高效践行性、情境创造性、外显性与默会性并存、集体性与个体性并存。提升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过程。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途径是:在爱的前提下,汲取教育理论智慧,做反思型教师,同伴互相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教育学理解”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鸣迪 《学科教育》2002,(11):10-15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183;范梅南认为,“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具有情境性、应用性、规范性的特点,其结构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和形成性理解,是“信任的同情心”促成了“教育学理解”。据此反思可以出发,当今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都与“教育学理解”的结构性缺失有关。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真正的“教育学理解”,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只有指向学生主体性形成的理解,才能真正的“教育学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对成长历程的一种守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实然层面,在实习教师教育实习这个特定的群体与实践情境中,对实习教师个体理论的变化情况开展研究,从中把握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体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实习进程中,实习取向、自我认识、学校场景、指导教师、实习同伴、学生等因素对实习教师的个体理论变化产生影响。实习教师面对实践问题时,在对上述因素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因,进而选择"消极接受"、"积极认同"、"暂时退却"、"技术的回归"、"积极探索"、"策略性抗拒"等应对策略寻求问题解决,出现不同的个体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从中产生不同的个体理论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16.
自赫尔巴特将机智引入教育学领域的讨论之后,范梅南系统性地探讨了教学机智从何而来与如何生成。面对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教学机智”,范梅南阐释的内在逻辑,是在教学实践及其对教学实践的理解中阐释教学机智。这个阐释路径与马克思解决神秘主义概念的方法是一致的。范梅南阐释教学机智的方法论是“三观维度”分析法、现象学方法和教育现象学方法。沿着阐释教学机智的方法论进路,得到的教育启示是教师理解教学机智,可从微观层面的教学实践入手,过渡到中观层面的机智和教育机智,最后追溯到宏观层面的智慧教育学理论。同时,认识到教学机智在教育情境、教育关系和教育行动的内在关系中实现,可秉持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和分析性理解的态度进行课堂理答,这样有助于教学机智的涌现。  相似文献   

17.
汉娜·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具有深刻的教育学意蕴,为我们理解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行动路向和实践视角。"行动"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直面教育实践本身,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在行动中探究、反思,生成实践性知识,走向与学生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学术”视野中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是在“师范性”与“学术性”矛盾两极的张力作用下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术理论基础,构建整合性“教育学术”。从“学术”的“人为性”的视角来考察“教育学术”时,就能理解“教育学术”的合法性。在“教育学术”视界中,教师教育的发展也具有新内涵。  相似文献   

19.
科萨根用"实践智慧"取代了"理论知识"作为现实主义教师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主张师范生的培养以发展实践智慧为目的。借鉴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建构主义和人类学情境学习理论,科萨根提出了"三层次"学习理论作为现实主义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科萨根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教师教育学,即帮助师范生在经验与反思中学习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师生态文化研究是在对教师的行为研究、教师的认知加工研究、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研究教师,十分关注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但它同时也存在着过分关注细节和缺乏教育学视角等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