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阳儒阴法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的共同特征,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的核心在于“抱法、处势、用术”,一直毁誉参半的法家思想历经时间洗礼,留给今天中国的依然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不仅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法"思想。这种"道法"思想作为《韩非子》的重要哲学基础,构成了其法治体系重要的理论生长点,也体现了战国中后期以来道法结合的理论发展趋势。文章围绕《韩非子》"道法"思想的基本内容,尤其是"道"、"法"之间的本质关系展开论述,并对其"道法"思想与稷下黄老学派、《荀子》哲学的内在联系进行具体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韩非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新课标教材特别提到他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但对法、术、势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并未展开论述。一般认为,韩非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法”。他构建了一套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笔者通过研读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及相关论著,认为“势”才是韩非政治思想的核心。以  相似文献   

4.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法治”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法治”思想理论基于苟子“性恶论”思想,并批判地吸收墨家的“尚同”思想,同时对黄老“法”、“术”、“势”思想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整合,吸收其法治、术治、势治思想,最终确立了韩非子的哲学思想,对秦朝乃至以后中国的封建君主集权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该文章分篇章的介绍了韩非子的法制思想,包括他的"法、术、势"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略述了他的治国方略。从中窥探出韩非子政治哲学的精华所在。在分析完他的这些治国方略后,文章着重探讨了它的政治哲学思想对当今时代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它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韩非子一般被视为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集法、术、势为一身的集大成者。本文无意对韩非思想作全面的评述,仅就一端的考察认为:如果说韩非子自立一套体系,融三家为一,那他应该创造了不同于前三者的东西。事实上,韩非子到秦后,秦国已经非常昌盛,他的贡献是为秦国君主提供了一个统治术而已。正是这个起实际作用并影响历史的统治术让韩非子得名,也是韩非子思想当中极端具有破坏性之所在。他至少有两大过失:一是轻率吸收权术思想,抛弃了法家客观主义精神;二是延续法家极端的做法,进一步毁弃了三代文化传统.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化荒漠,他极端的实用作风在今天仍然有触目惊心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史上,韩非是公认的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批判地汲取儒、法、道、墨诸家的思想成果,同时参考七国变法的实践经验,创建了一种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理论,主张国君依靠封建政权的力量,运用权术驾御群臣,使官民严守法令,牢固地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在韩非的政治学说中,阐述术数的内容特别多,几乎占了《韩非子》一半以上的篇幅。他把申不害的术治思想作了充分的发挥。本文拟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儒、道、墨、法各领风骚。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创立的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思想为秦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将从三者的内涵入手来分析三者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韩非子》的文学研究中叙事研究是一大亮点,然而从论法的角度进行叙事学研究却无人问津。文章将从叙事论法的角度切入文本研究,并且将之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是《韩非子》论法的叙事语境;第二是《韩非子》的审美叙事和艺术论法;第三是《韩非子》论法叙事中对诸子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量刑建议是解释量刑抗诉合理性的依据,量刑抗诉需要以量刑建议的明确化为前提;同时,量刑建议也是限制量刑抗诉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建构检察机关对刑罚裁量的合理参与模式,特别是量刑建议与量刑抗诉之间的制度衔接,以及量刑抗诉本身的修正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议叙议处制度是清朝统治者对各级官吏实施的奖惩制度或考核办法。在《理藩院则例》中 ,对蒙古王公也规定了明确的职责权限、严格细密的奖惩条款 ,优者议叙 ,劣者处分 ,旨在加强对蒙古王公的控制管理 ,以求得北部边疆的安定与统一。但在实施过程中 ,议处往往可用曾获得的奖励抵消 ,以维护其封建特权 ;议叙则可用捐输银两驼马获取 ,变成搜刮钱财的行为。这必然导致蒙古王公的贪婪、封建朝廷的腐败  相似文献   

13.
批判中完善——刑法第八次修正案后的缓刑立法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刑作为一种可以有条件的不执行刑罚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渗透着刑罚个别化、社会化、轻缓化的现代刑罚思想.其以矫正为本质的价值取向,也与国际刑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在第八次刑法修正案中,缓刑立法得到了较大突破.但基于应然追求,缓刑立法仍需在批判中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4.
Use and abuse of corporal punishment: a Caribbean view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sample of 499 Barbadian adults, aged 20 to 59 years, completed written questionnaires to indicate whether they generally approved or disapproved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child rearing, the perceiv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uch punishment, the methods and circumstances thought most appropriate for use, and those most inappropriate or ill-advised. Approximately 70% of respondents "generally approved" of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ree-quarters of the remainder considered it occasionally appropriate. There was evidence of considerable consensus as to what constitutes legitimate use of physical punishment and what is unsuitable and/or abusive, although certain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s of older and younger adults highlighted specific diversities of concern and shifts of attitude over time. The majority considered serious disadvantages to arise only if parents resorted to punishment in an unsystematic, excessive, or self-serving manner, although a small minority thought corporal punishment more generally undesirable or unproductive with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Barbadian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孔子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说,意谓冉雍可以南面称君。对孔子这句话的涵义,前人或从德行求解,或以个性为说。其实在这句话中,包含了孔子真实的政治主张。此前学者多根据《论语》讨论孔子政治思想,视孔子为纯粹的仁政德治论者。但是《论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孔子政治学说,它只收录孔子的德治语录,而舍弃孔子关于刑罚的论断。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来看,"为政以德"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主导方面,但绝不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全部。完整的孔子政治思想应该包括德、刑两个方面,即以仁政德治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刑罚。孔子政治学说的直接渊源,是周公关于"明德慎罚"的思想。鲁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则是孔子政治学说的现实依据。孔子深知,德刑结合是最可行的君人南面之术,而在孔门七十子中,完整地理解孔子德刑思想学说并对此具有浓厚理论兴趣的只有冉雍一人,所以孔子才说冉雍之才堪任君主。这就是孔子"雍也可使南面"的真实涵义。  相似文献   

16.
“亲亲相隐”与当代刑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亲相隐”思想的产生首先是基于长期历史形成的人类自然亲情关系,其次也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的影响,并且为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所承认。从根本上说,它体现了一种对社会弱怜悯、关切的人道精神,并且也符合刑罚思想的谦抑原则,应当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上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7.
强化独立学院学位管理 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务院学位办2007年5-7月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独立学院发展概况,以及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2008年2月22日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之前,独立学院自己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一般由公办母体高校进行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在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授予方式、管理机构和工作程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了学士学位授予质量。为此,本文建议:应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加强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其学士学位授予管理机构与程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学的工程技术学位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已经十分完善。以普渡大学为例,工程技术学位授予的种类和其所覆盖的专业非常全面;同时,也形成了完善的学位授予标准,课程与学生综合能力是其授予标准的具体要求,第三方认证制度、招生与双学分制度又为授予标准提供了保障。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在制定学位授予标准时应高度重视专业理论课程建设的质量和匹配性、探索建立我国职业教育学位授予质量保障的第三方机制、建设专业群的核心素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矜恤思想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特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古代家族主义和泛道德化的产物。矜恤思想对传统法制的影响体现在立法中,同时也贯穿于法律制度设计与司法实践领域。其在法律原则方面体现为追求立法简省、对特殊群体刑罚的减省和区分犯意、奖励自首;在律典中体现为赦宥、录囚、恤囚和存留养亲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还有案件的上诉与复审以及对死刑的复核复奏。矜恤思想的现代化意义主要在于其揭示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体现的刑法谦抑底蕴和人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礼”属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春秋时期社会的失序决定了孔子特殊的重礼情结。顺应春秋时期的礼治思潮,孔子寄希望于礼治秩序的重建,试图通过个体的理性自觉实现境界提升,由个体之“仁”重建理想的礼治和谐社会。孔子的省刑或无刑的主张,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情怀,与其后来的法家有不同的思路,其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构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