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彬 《新闻记者》2003,(11):17-18
所谓社论版,是欧美一些大报专为刊发社论而开辟的版面。这些版面专门用来刊登社论及其他新闻评论,不作他用。在我国报刊发展史上,至今尚未出现欧美报纸开设的那种典型的社论版。但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我国报业以及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社论版有望在我国报纸上出现。社论版最早出现于美国。与我国传统报刊一般一天只刊发一篇社论不同,欧美的一些报纸每天都刊发三四篇甚至四五篇社论。大报的社论每篇约500字,小报的每篇300字左右。遇有重大新闻事件,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大都会集中发表一两篇较长的社论,再辅以两三篇较短的社论文章。这样多的社论…  相似文献   

2.
地方党报的评论员每每要撰写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积极引领舆论先声.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社论、评论员文章似乎属于各种新闻文体中的"重型武器",媒体的倾向和立场,也往往要通过社论、评论员文章得到最直接、最鲜明的反映.此类文章的撰写者--地方党报的新闻评论员,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呢?这是本文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在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通讯社和报社的编辑部。撰写各种各样的新闻评论是编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工作。它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通过新闻评论,可以凸显媒体对各种新闻事件、现象、思潮等的看法,从而体现出与其他媒体的差异性,使自己在同行中获得存在的价值。在所有的评论形式中.社论可以说是这个系统中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因此写出符合标准的社论的意义对于媒体的编辑而言是不言而喻的。要写出符合标准的社论.编辑们就需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弄清楚它的要求。然而在学理上,社论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它的外延过于宽泛;  相似文献   

4.
在报纸评论中,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起着主导作用,其权威性、影响力不容置疑。然而,要使报纸办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贴近生活,仅靠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署名言论。它就像报纸的表情和橱窗,向读者传递着喜怒哀乐。但是,有些署名言论的作者板着面孔,  相似文献   

5.
京城某报评论部的朋友8月间邀请我参加一个座谈会,讨论社论写作的突破与发展问题。我事先略作准备,给该报7月份每天发表的社论做了一个统计表,在这个表中,对社论的新闻由头的性质做了标注,由此发现:除当月"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的系列社论之外,以政府文件、领导讲话和统计数据为由头的社论  相似文献   

6.
吕丹 《新闻世界》2014,(5):90-9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社论为样本,试图挖掘并展现《南都》社论的公共精神,观照当下,探寻其所带来的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中的独立品格,包括在思想上与行动上敢为人先、坚持批判怀疑态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保持独特个性等.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山西疫苗系列社论为研究对象,试从独立品格的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普利策新闻奖共设14项,其中有4项评论类奖项,其中三项是文字奖,即评论奖(Commentary)、社论写作奖(Editorial Writing)和文艺批评奖(Criticism)另外一个是社论性漫画奖(Editorial Cartooning)。  相似文献   

9.
一般而言,一张省报往往重新闻胜过重评论,而就评论而言又往往重“省评”(针对本省事务的评论)、重“国评”(人民日报、新华社社论或评论),而对国际问题发言不多,即“重内轻外”。  相似文献   

10.
系列评论是一种新兴的评论形式,有系列评论员文章、系列个人署名评论,系列社论亦有,笔者曾读过《人民日报》1982年11月17日至1983年2月10日的连载7篇反对“大锅饭”的系列社论,但在地方报纸上尚不多见。系列评论是针对一些重大问题或事件而刊发的一组评论文章,一般三篇以上,大多连续刊发。笔者在策划和写作系列评论的实践中体会到,一些问题比较重大、涉及面比较广泛的题材,做一篇评论文章势必篇幅长、中心多,使文章重点不突出,影响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注入互联网思维。澎湃社论发挥互联网特点,在评论独家、内容深广、版面设计和受众互动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变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新闻体裁分为新闻和评论两个大的类别,而在这两种大的类别下又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写作样式,林永年在其所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就列举了新闻报道的60种样式。而对于评论来说,传统上认为,“按照评论的样式来区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等等”。①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评论写作实践,面对纸质媒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评论专栏,人们不难发现评论这一体裁正在呈现出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说,“近几年来,评论的体裁扩大了,它找到了各种令人可喜的形式……实际上我们已经可…  相似文献   

13.
难题是如何解决的?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党要求报纸能经常地甚至是每日都能生动活泼地评论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但在一九五三年以前,山西日报上的社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这些为数极少的社论,也大多数是省委、省人民委员会负责同志和报社编委以上少数同志撰写的.从一九五四年开始,省委向报纸编辑部提出了—个硬性的要求:山西日报每月必须发表十五篇社论,通过社论,及时而迅速地体现省委的意图.面对着这种情况,编委会采取了大胆的革命的措施,提出"编辑、记者人人动手写社论"的口号.同时,大力争取外援,约请党委各部、政府各系统的党组成员为报纸撰写社论.于是,到—九五四年后半年,报社内外撰写社论的队  相似文献   

14.
首先说明,这里所说的评论,不是个人署名的专栏评论,更不是杂谈、杂,而是指政论,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党报的社论和评论员章。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等,它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的总称。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则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达媒体意见的一种方式,它代表了媒介的态度、水平和风格。那么,如何写出好的的评论作品,发挥其深化认识、匡正时弊、引导舆论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客观性"法则只适用于新闻报道领域,而在新闻评论领域,则以每天发表社论来表明报纸对公共事务的态度,并认为这是公共责任和价值认同,而与倾向性和党见派性无关.  相似文献   

17.
凤凰卫视在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日益得到观众的垂青和业界及广告商的认可,已然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媒体品牌.凤凰卫视在打造频道品牌的过程中,评论节目举足轻重.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报人普利策曾说社论是"报纸的心脏",从这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理应是电视机构的灵魂所在,以时事评论强化电视品牌无疑是凤凰卫视在策略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李娜 《今传媒》2016,(2):50-51
目前,从宣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上看,人大期刊评论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无论在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写作手法以及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都存在着不足.本文从社论要视野宽阔,把握好政治大局;批评性评论要着眼建设、正面引导;短评和新闻分析要深看一层,见人所未见;重视人大期刊评论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人大期刊评论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以《人民日报》2002年1月到12月所发表的言论章为研究对象,从评论对象、评论内容、评论趋向、评论时效等4个角度对社论、《今日谈》和《人民论坛》三个层次的言论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在报纸评论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记者点评。 记者点评超越了报纸评论的常见文体,诸如不署名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和编后,署名的专栏评论以及介于新闻与评论之间的新闻述评和新闻分析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