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就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而言,不同思路的评价标准设计作用迥异。结果指向的预设性评价标准,因为缺乏关于变革过程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创造,往往导致"应试化"改革。"学校变革实践"的创生性评价标准,通过研究者进入变革实践,实现价值创生,将评价直接指向变革过程,并在推进学校转型时逐渐完成评价标准设计。"新基础教育"的评价标准,是在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中,随着理论与实践各自丰富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与学校变革过程随程推进,在不同层次上逐渐具体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关于评价改革的现实纷争主要聚焦于两类基本问题:教育评价改革内部的选拔性评价体系与发展性评价体系之间的对立;评价改革外部的教育改革与评价改革之间的对立。其本质在于:多数人倾向性地认为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前提性问题,试图用评价改革替代教育自身的改革过程,而且将评价改革与教育内部变革过程割裂开来,孤立地分析评价改革。基于此,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推进性评价,在实现评价改革与教育改革的相互构成、随程推进方面展开创新性实践。  相似文献   

3.
当代学校变革中运行机制的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变革的重心下移,使学校自主运行机制得以呈现,认识机制的层次、类型及价值,可使我们增强学校变革的自觉意识,对机制的研究,是使变革走向稳定、走向成型的关键。“新基础教育”成型性阶段对学校机制展开了多方面的探索,正在形成“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的治校机制”、“分工负责与协作推进的实施机制”、“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的发展机制”和“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学校运行机制研究的反思表明,机制不是对理论逻辑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一些改革措施的尝试、试探、调整、乃至重建的过程中逐渐成型的实践逻辑。目前基地学校正在尝试进行中的创新性改革策略,同时也正在显露出新的机制雏形。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的改革,而且还涉及教学方式、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变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实践过程.课改把学校和教师推向了研究的前沿,因此开展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是推进课改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基础教育"通过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推进型评价"概念.本文在分析学校转型性变革中推进型评价的性质基础上,介绍了推进型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的特点与权重分配,同时揭示了"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活动过程中的方法论思想,及评估活动对所有参与者产生的评估效应和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改革包括五个方面:学生评价理念的变革,日常学生评价实践的改革与研究,高利害学生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挑战,大规模教育考试的改进与研究。为了真正澄清学生评价的价值追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日常学生评价改革应遵循四个原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特别重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相整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高利害学生评价改革的原则,一是尽量减少对青少年学生造成的伤害、压力,二是不让高利害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扭曲学校应然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教育变革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变革的意义在学校层面遭遇"衰变"和"扭曲"。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跟踪北京市某小学引入主题教学的课例研究过程,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教师的对话进行分析,以考察主题教学这一"变革性实践"的意义在学校层面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日常研讨中使用的描述和解释体系构成了一套为新旧教学方法赋予意义的学校话语。这套话语作为学校的本土解释模式,通过"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等机制,对外来的变革性实践的意义进行重构,使教师能够以本土的方式理解变革。本文将这一意义赋予过程称为学校话语的"表征"功能。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诊断、导向和塑型的功能。其目的在于以评价改革为支点撬动观念转变,全面认识学生评价的多重价值;以评价改革为框架推动学校转型,反映办学标准评价的实践张力与发展;以评价改革为基准引导能力升级,多方推动现代学校的品质提升。当前学校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关键时期,应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为指导,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有益探索,通过评价改革逆向推进办学理念和措施的改进,形成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推动。  相似文献   

9.
走向"研究性学校变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概念应运而生.[1]自此,学校层面上的教育实践与管理实践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成为一种"研究性学校变革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关注和推进学校变革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学校变革模式的固有缺陷致使学校改革效益和效率很不理想。助成教育变革思想的提出为开创学校变革新局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尊重学校的主体性、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增强学校内生能力和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共生是基于助成思想的学校变革的实践立场。基于助成思想的学校变革实践必须关注四个关键环节:建立变革共同愿景、确立变革核心问题、搭建交流平台和创新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有论者主张要像新中国教育的早期建设、学习前苏联教育学那样,来开展"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同时宣称,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科学"汲取的是前苏联教育科学的糟粕——凯洛夫教育学",它应该并已经被"抛弃"。这是否具有充分的事实和科学根据?值得认真研究。课程教学论当前面临这个现实重大课题。这两件事情或两个"运动"不能等量齐观,不可同日而语.很难相提并论。凯洛夫教育学反映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育实践规范,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成果。虽然它本身有局限和缺陷并时过境迁,但具有基本合理性,至今仍有意义。"新课程理念"反映了对现代学校教育局限性的忧虑和改革设想,有一定思想启发性和积极成分。但是它矫枉过正,本质上不符合现代学校教育基本规律,且思想驳杂,含混模糊,缺乏实践操作性,不能指导课程改革。基于理论和实践品格、意义和历史命运的强烈反差,两者在中国的境遇也截然不同:建国初学习凯洛夫教育学过程中虽有缺点,但主要产生了积极正面效应;"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并采取"大破大立"的激烈方式,不符合教育改革特点。因而时间或短或长,代价或小或大,人们终究不会完全接受。其理论是非和对实践的消极影响需要严肃反思检讨。  相似文献   

12.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心和突破口.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在教育性学生评价与选拔性学生评价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模式,正确把握发展性学生评价,并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和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增值评价: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学校评价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增值评价以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预期成绩的增值为教育评价标准,用来判定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发展性学校评价模式。与传统的学校评价模式相比,这种评价模式具有综合考察学生发展影响、强调发展性评价标准、重视起点关注过程、促进学校改进等特点,对推进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实现教育教学公平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实证研究得出的一系列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增值评价应该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要重视运用增值评价的结果来客观分析和评价学校的作用和效能,使增值评价在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跟踪是指学校积极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与途径,针对其目标对象——学生,以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基础而开展的全面调查、分析、评价和反馈等如影随形的人才质量管理活动。它不同于教育测量、教育评价和质量监控,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具有独特的体系以及为毕业生后续教育开辟了空间。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市场理论的考虑,更是依据教育的本质、教育主体的性质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因素。它不仅能够帮助改善学校教育质量,有利解决我国目前教育领域中教育结构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也是社会和学校良性互动的需要,解决毕业生精神补给和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教育跟踪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建立和完善各类毕业生的信息数据库、合理动态的跟踪考察制度以及毕业生的再教育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健康人格是艺术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但现实却不容乐观,表现出片面追求“自我设计”、“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等人格特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艺术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推进大学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艺术实践活动等途径,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机制,促进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健康发展,把学生培养成身心、智力、道德、情感和谐发展的人和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在各地全面开展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存在评价指标不完善、相关培训不到位、诚信问题严重、评价结果的使用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以及怎样解决,将直接决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质量与效果,并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左慧 《中学教育》2010,(3):16-21
办学理念作为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关于学校如何运作的理性认识、价值追求及其相关的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学校发展史表明,明确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动力所在,它引导着学校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了解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过程,确定和践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诞生于上个世纪末,以"基于标准"和"探究取向"为核心的经过严格开发程序的课堂教学评价工具RTOP,已经在美国有了大面积的评价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十多年来,它在美国的中小学科学与数学教育改革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TOP具有权威、可靠、易于操作的特点,既可用于大规模的教育科研、教育督导,也可以用于师范生的教学实训以及一线教师的在岗培训。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同于原始时期"劳动"与"教育"的自然互动,也不同于大机器生产带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简单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的是在身心互动中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统一,强调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对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为此,需要在统筹劳动与学校教育、劳动形式及其内容与不同层级学生培养目标及参与劳动目的等关系基础上,从学校教育体系、教育实践形式以及评价体系方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对教育生活实践的关注中 ,人们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教育现象 ,这些现象看似与教学本身有所游离 ,但实则却关系密切。甚至 ,对这些教育现象的关注 ,可能导致对某些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颠覆。文章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 ,试图关注与阐释的是 ,学生在开始置于学校场域的“此时此刻”,场域以及场域中的人如何借助分班技术、学号编码、仪式活动以及办公室与教室的双重领域打造入“场”规则 ,并且在这种打造中如何制造出诸多弱势群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