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提到:“应用题中的被乘数与乘数可以交换位置。”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算理讲不通。甚至到小学中、高年级教学时仍过分强调乘数与被乘数的位置不能交换。对此问题,我们翻阅了有关资料,研究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以下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在低年级初学乘法时,教材中强调 4X 3表示3个4,而3×4表示4个3,此上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事实上这是人为规定的。现代数学中,是用笛卡尔积定义乘法的,因数并没有被乘数和乘数之分。而学生在计算3×4,4×3时,都 是采用“小九九”口诀 ──“三四一十二…  相似文献   

2.
桃源县全晓绒老师问:教材(人教版)第七册第54页的例4,提供了两种列式方法:25×674与674×25,但674×25与乘法定义不符,怎么解释?答:被乘数与乘数是我国数学教材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国外教材中是见不到这两个概念的。早在20世纪40年代,赵访熊...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教科书(人教版)中,删除了“乘数”和“被乘数”这两个概念而用“因数”一词代替,不管是在整数乘法、小数乘法,还是在分数乘法中,都为学生学习乘法的有关知识减少了人为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教育的投入中包涵着“乘数”和“被乘数”两个方面。学生和教材的因素是“被乘数”,其中学生的先天个性和注意力,以及对于学生个性和注意力的认识,对教育的产出影响甚大。教师在教育投入中起到乘数作用,可以扩大、缩小教育的产出价值。不能仅仅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教材和教师的三角关系,更不能简单地把学生与教师之间视为函数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对教育的产出价值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教第五册笔算乘法中的一位数乘二位数时,教师复习了后,紧接着出示教材上的例1:,让学生尝试计算,并问学生乘的顺序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还是十位。学生甲说:“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十位1得3,积为36。”学生乙说:“也可以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得3,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积也是36。”学生丙说:“两种方法都要得。”教师表态说:“还是丙说得对,像这道题,甲和乙的方法都可以。”说完又出示一道题:,让学生探索后,再问学生乘的顺序怎样。这时,学生丁…  相似文献   

6.
在“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中,两位数乘多位数是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对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知识掌握得好,学习三位数乘多位数就容易得多,因此,本文着重就两位数乘多位数的教学,谈一点肤浅的看法。教好准备课孕伏法则在教学两位数乘多位数之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到的是多少个“十”这个关键问题。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32页在讲例1之前,特意安排了以下四道准备题:  相似文献   

7.
(一)在数学里,被乘数和乘数统称为积的因数,即因数×因数=积。所以,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不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在读法上也不再区分“乘以”和“乘”,一律读作“乘”。如8×3=24就读作八乘三得二十四。因此,对于“小九九”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用于两个乘式。如,8×3和3×8计算时  相似文献   

8.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写、广西出版总社重印、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第3页,在介绍怎样求出例3、例4的积[例 3:0.056×0.15=0.0084,例 4:18.5×2.4=44.4(吨)],提出比较例3、例4中的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后,写了一句结论性的话:“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建议应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被乘数大于零”。即:“被乘数大于零,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因为,当被乘数为零时,不管乘数…  相似文献   

9.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编排特点及教学沈长生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三单元中的”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与原教材相比它不仅将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分开编入了第六册,改变了原教材合编于同一单元状况,而且例题的选择、编排设计也很有特色。教师要透彻理解编...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能用乘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二、教学重点: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多少个“十”的理由及乘得的部分积在竖式中如何书写。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内容之一 ,本内容拟用2课时进行教学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乘数中间和末尾都没有0的三位数乘法。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乘数是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题内容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笔算乘法的扩展 ,又是学习后继知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法、小数乘法等的重要基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笔…  相似文献   

12.
曹金 《云南教育》2002,(7):44-44
小学数学第八册“乘法的意义”的教学,过去是严格按照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列式。教育部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即不再强调乘数与被乘数之别,也不再读“乘以”。一、教学时,出示下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圆片,这样便有:横看:4+4+4=12(个)4×3=12(个)竖看:3+3+3+3=12(个)3×4=12(个)接着让学生观察,计算教材上的鸡蛋图,得到:横看:…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第七册教材52页例3。教学要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法则、因数的概念、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名称和用交换因数位置相乘的验算方法。比较熟练地笔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4.
统编课本《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珠算乘法”先讲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讲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本文对这一单元的教材作简单分析,并对其教法作粗浅/研究。“珠算乘法”采用的是“留头乘”,所用的基础知识有:(1)在算盘上布出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2)乘法口诀,(3)积的定位法,(4)乘的顺序。教材开始就作一简略说明:“用珠算做乘法,要把乘数拨在算盘的左边,被乘数拨在算盘的右边,并在被乘数的右边留下适当的空位,以便把乘得的积拨在那里。”“珠算乘法的口诀和笔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46页例3。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理解百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写在百位上。  相似文献   

16.
一、重难点浅析本单元知识内容是两位数乘多位数和三位数乘多位数。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的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只有当出现乘数是两位以上的情况后,才能把乘法的法则完整化,即“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然后把每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而学生只要懂得了  相似文献   

17.
根据“九义”教材的编排,引入“因数”的概念之后。在解答应用题时,可以不再区分放乘数和乘数,怎佯计算简便,就怎样列式。这样处理既与乘法交换律相吻合,又与初中代数知识相衔接,真谓明智之举。但有部分教师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处理有悖于乘法的意义,算理错误。特别是今后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需再回头重新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岂不自找麻烦?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乘法的口算、笔算和应用题,但大多是旧知识的添新、扩展和进一步概括。如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在第五册就已教学过,只是多了一个进位问题,而乘法的进位又在第五册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笔算时出现过大量的题例。用两位数乘的笔算已有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笔算作基础。乘法应用题中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学生在以往都遇到过,本册只是作进一步的归纳总结。比较难掌握和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仅仅是笔算乘法中关于积的书写位置、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以及近似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中“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学会了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根据本部分教材的特点,现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一、讲清算理...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的修订,同前面几册的修订思想相同,一方面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进行修订,另一方面尽量体现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所作的调整有: 一、关于乘、除法初步认识有关知识的调整。 1.调整了“乘法初步认识”的编排。 对于乘法算式的写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法算式的读法,在《大纲(试用修订版)》中规定:“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x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