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铃 《湖北档案》2014,(7):19-22
正一、何为档案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可见,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具有时代价值,体现了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现实诉求。时代背景催生的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顿悟、文化的自我反思、文化的自我批判、文化的自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觉"是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观点,"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8,(7):59-63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对全球化、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少数民族普遍面临的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自1997年正式提出便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它已不单是一个文化理念,而已成为一种文化理论。用文化自觉理论来分析泸沽湖摩梭人的纪录片创作,我们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泸沽湖摩梭人主位纪录片创作发展过程就是其文化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叶红梅 《今传媒》2011,(11):16-17
从冷战全面开始至今,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扩张经历了三个阶段。如今,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击,西方的新闻自由开始了其全球扩张之路。著名人类文化学者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来回应全球化时代社会的变迁。面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渗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以档案文化自觉为先决条件。如何正确认识并实现档案文化自觉,为档案事业建设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注入更强大的发展动力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档案文化自觉的来源、特性及实现的关键这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启示。一、何为档案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后,便获得普遍的认同并伴随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获得理解上的深化。"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当前,经多方专家学者分析归纳,对文化自觉的阐释已形成一个递进的逻辑过程:即文化自觉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命题。基本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从本质上,“文化自觉”既反对孤芳自赏的文化保守主义,又反对文化西化主义或文化霸权主义。从理论上,“文化自觉”提出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费孝通先生离世之前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特别强调了文化自觉,对文化自觉做了一番阐述.从文化自觉引出了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美",并用这16个字亲笔题字给母校的百年庆典.  相似文献   

9.
费孝通:大师的中国荣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为五四之子的费孝通先生曾有着大创造的机运和才华,他也抓住了这种历史机遇。晚年的费孝通先生以“文化自觉”来做文化自卑或自大的解毒剂,但我们仍可体察他内心“慢慢地着急”的焦灼洞明和达观世故。  相似文献   

10.
传承传统文化是报人文化自觉的基础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但是同时也不主张‘西化’或‘全面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  相似文献   

11.
周毅 《新闻界》2007,14(6):128-129
本文运用了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分析了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及其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分析国内外主要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比较其特点和服务功能,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针对现存信息资源共建模式的不足,借鉴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论”,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封面论述“文化自觉论”作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寻求更合理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是基于对少数民族如何在文化转型的社会求得生存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而后这一概念逐渐发展深入,被认为是国家层面上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理论前提。在地方视域内,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富有个性的传播实践所体现出的本土文化自觉,能够起到加强人与地域的互动、强化文化认同、建构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费孝通在新闻出版领域的媒介实践始于少年时期,并在以后的学思生涯中将其扩展到学术研究、高等教育和大众传播领域。他借助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将成果及时刊布,其观点和思想由此得以广为人知。为了推进社会学、新闻社会学等学科建设,费孝通同样注重《社会》等专业期刊出版、《社会学概论》等教材编写工作。他还时常以图书题献、作序、写后记等形式来纪念或缅怀亲朋师友。他倡行的通俗文风革新了学术表达,促进了思想的传播。费孝通倡议整理出版潘光旦、梁启超、冯友兰等学人的文集作品,反映出他的文化传承理想。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者投身于新闻出版界,这是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书写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姜杰  徐正大 《今传媒》2010,18(9):111-113
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能力、以"软实力"促"硬发展"是新形势下应对复杂社会形势的战略抉择。如何突破检察机关传统发展的瓶颈一直以来为广大检察工作者孜孜以求。笔者引入我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这一思想利器,以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认同达到检察软实力提升的斐然效果。无论选择怎样的路径,执法为民、服务民生是检察工作的永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与历史叙事--对电视剧《太平天国》的文化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现代传播》2002,(6):68-70
本文试图清理电视剧《太平天国》在历史叙事中蕴涵的现时文化的诸多矛盾 ,探讨无法抗拒的全球化文化逻辑对当代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影响。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 ,检讨中国电视剧建构的历史叙事进行艺术创造的可能性和方向 ,以及对保存中国文化传统和影视文化独立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书长廊     
留给中国学术的一座富矿《费孝通全集》费孝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一套20卷、700余万字、完整呈现费孝通思想遗产的《费孝通全集》,亮相201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这是费老留给中国的一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百科全书。1999年至2003年间,群言出版社曾先后出版《费孝通文集》十六卷,费老亲自审定了全部文稿,并在文集的前十卷出版时撰写  相似文献   

18.
刘嘉 《传媒》2017,(22):32-34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电视访谈节目以其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优势和较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从中央电视台至地方电视台的众多电视媒体争相运作。然而,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演进升级,电视访谈节目在努力求新求变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众多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受不良风气影响表现出逐利性失态。基于此,笔者借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构想,来探讨文化自觉在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在当下信息化时代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西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和取代并没有学者设想的那样强烈,相反它们开始披上中国形式的外衣。比如《功夫熊猫》这样的电影,就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跨文化传播中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呈现出融合的趋势。本文引用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种理论及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视角,探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理解外来文化更加隐蔽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刘嘉 《传媒》2017,(22)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电视访谈节目以其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优势和较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从中央电视台至地方电视台的众多电视媒体争相运作.然而,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演进升级,电视访谈节目在努力求新求变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众多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受不良风气影响表现出逐利性失态.基于此,笔者借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构想,来探讨文化自觉在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助力其创作出更多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兼具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精品电视访谈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