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4-27
目的研究陕西省城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科学锻炼、膳食营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陕西省2 758 553名城市中小学男女生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整理,运用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t检验。结果 7~16岁男生身高、体重均要高于女生;16岁以后男女身高、体重的增长逐渐减缓直至停止。结论 7~18岁是学生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而7~16岁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快速期与敏感期,男生、女生、男生与女生,身高、体重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一、实行男、女分班教学符合初中生生理发育规律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生理上的激变期,此前女生的身高体重发育普遍超过同龄男生。而进入初中学段的男生各项形态、功能指标发展迅速,并很快超过同龄女生,在这一阶段发育的时间和速度也因人而异、不  相似文献   

3.
<正> 女子的形态和机能有很多特点,青春发育后,这些特点更为明显,因此参加运动时应当照顾这些特点。一、女性青春发育在青春发育前,男女孩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参加运动时无需考虑过多。青春期一般定为10-20岁。女孩进入青春发育期比男孩大约早二年。女孩的月经初潮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在青春发育期内,形态、机能、心理和行为方面都发生一系列的突变。9-10岁以前,在身高、体重、胸围等发育指标方面,女孩低于同年龄的男孩,9-10岁以后女孩的各项指标超过了同年龄的男孩,即女孩的突增期比男孩早二年。14-16岁以后,男孩各项发育指标赶上并超过了女孩。但男女青春期机能的发育曲线不出现上述交叉现象。例如,男孩的肺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福建省青少儿7982人的指距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指距发育与身高发育较为相似,可分为匀速、快速、缓慢和稳定增长等四个阶段;男女生的指距在儿童时期一般低于身高,快速增长期后逐渐超过身高;女生的指距9岁比男生11岁早两年进入突增期;沿海与山区男女生指距的增长有显著差异;并制定福建省青少儿指距三个等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和营养状况,为提高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619名,测试其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m跑、握力和立定跳远,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均逐渐增加,50s跑时间逐渐减少;14岁男生的肺活量、13岁、14岁男生的握力和立定跳远显著高于同龄女生(P0.05);除50m跑成绩外,留守儿童的各项体质指标均低于全国同龄儿童(P0.05)。结论: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发育水平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大学女生年龄一般为17—20岁,进入青春期后期。虽然女生在中学阶段体格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较男生约早两年,但进入大学时期,无论形态发育或机能发育均不及男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呈滞缓状态。认真研究大学女生的生理特点,实行男、女生分班,是上好大学女生体育课的重要课题。几年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了解广西瑶、壮、汉族7~18岁学生的体质状况,获取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等信息,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质的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瑶、壮、汉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基本保持增长.汉族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增长普遍高于瑶、壮族的;瑶族男、女生的胸围普遍出现负增长,壮、汉族学生的胸围有升有降.汉族男、女生胸围发育水平优于瑶族,壮族男、女生发育水平欠佳;瑶、汉族男生50m跑成绩基本保持稳中有进,瑶族男生普遍好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较差,汉族女生有升有降,瑶族女生则普遍呈下降趋势,壮族女生下降最明显;汉族男、女生(15岁除外)的立定跳远成绩呈正增长,瑶、壮族整体呈负增长,而瑶族略好于壮族;壮、汉族女生的仰卧起坐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汉族学生普遍好于壮族,瑶族学生则有升有降.瑶、汉族学生的斜身向上基本保持增长,瑶族男生上臂屈肌群力量优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相对较弱;耐力素质整体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壮族男、女生的耐力下滑较为严重,汉族男、女生次之,瑶族男、女生下滑较小;汉族男、女生的肺活量有升有降,壮族男、女生下降幅度普遍小于瑶族.研究结论:广西瑶、壮、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速度素质有回升的迹象,肺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运用比较研究法,通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结果表明:男女学生身高随着年级递升略有下降,男生体重随着年级递升而逐渐增加,女生体重随着年级递升而逐渐下降,男女学生较低体重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率,低年级学生心血管机能水平明显好于高年级,二年级男生和四年级女生肺功能水平较好;男女学生下肢爆发力、男生柔韧性和女生前臂力量的峰值出现在二年级;并对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以BMI22标准体重改进模型为基本方法,以2005年辽宁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采集的辽宁省14个市地城乡38 861名7~18岁青少年儿童的身高、体重作为原始数据,对辽宁省青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肥胖与营养不足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肥胖发生率高于营养不足发生率,城市组肥胖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均高于乡村组;肥胖与营养不足发生率高峰为青春发育期;男生肥胖发生率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足发生率高于男生;沈阳肥胖发生率最高,鞍山营养不足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动态等速肌力自然发育的年龄规律与性别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鹰 《体育学刊》2005,12(5):39-42
探索肌肉力量自然发育过程中的年龄相关性和性别特点。运用Kineteeh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240名13~18岁普通中学生进行动态等速肌力测试评定。结果表明13~18岁男生,上、下肢屈伸肌的最大肌力和输出功率持续增长;从14岁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各年龄段男生的肌力均大于女生,14岁为男生动态等速肌力快速生长的敏感期。同期女生的最大肌力和输出功率也持续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明显小于男生,16岁后增长缓慢,16岁开始男女生之间的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11.
我县地处川、甘、陕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 ,交通不便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我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与15年前相比 ,学生身高、体重明显增长 ,7—17岁学生身高平均增长为3.98厘米 ,体重平均增长为4.06公斤 ,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增长情况更为明显。农村学生身高增长为3.47厘米 ,城市为4.51厘米 ,女生身高增长比男生明显 ,女生为4.10厘米 ,男生为3.94厘米。农村学生体重增长为3.38公斤 ,城市学生体重增长为4.89公斤 ,男生的体重增长比女生明…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对象及特征:研究对象为上海E大学2001年9月入学的全部2990名学生中剔除不满17岁的学生、体育系的学生及汉民族以外的学生后,余下的2524名(男838名,女1686名)大学生。研究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1)社会经济因素与体格的关系:男、女生身高、体重均为城市学生大于农村学生,有显著性差异。对于BMI,男生有显著性差异,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这些城乡因素之差,男生比女生更明显。男、女生身高都是沿海地区偏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体重也都是沿海地区偏重,男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生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身高、体重均随着…  相似文献   

13.
<正> 大学女生年龄一般为17~20岁,进入青春期(后期),大都已来月经。由于女生青春期较男生早两年开始,使得女生在中学阶段体格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领先。但进入大学时期,无论形态发育或机能发育,女生都不如男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呈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山东省大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四所试点高校03级6 682名大学生进行新《标准》实施后的体质监测,并将其测试、评价及分析结果与全国同年龄大学生比较.结果表明:山东省大学生男、女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都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但身体机能与力量素质却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而柔韧素质却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女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低于男生,并且女生的测试平均总分也略高于男生,表明山东省女大学生体质状况好于男生;总成绩与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之间呈高度相关,而与身体形态指标无显著性相关(女生体重除外).建议主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干预,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有益的手段和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掌握广西仫佬族与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差异,对广西仫佬族1419名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并与2010年广西城乡壮族7~15岁学生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广西仫佬族与城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身体充实度落后于城市壮族学生的平均水平,体型接近乡村壮族学生群体,男、女生身体形态生长突增高峰的开始年龄分别为13~14岁和10-12岁;肺机能发育水平以及柔韧素质仫佬族学生明显优于城乡壮族学生水平;视力不良检出率仫佬族与壮族学生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并随学龄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应根据各民族学生体质指标态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和营养的改善,台湾6-18岁的学童体重、身高年年创新,高龄的学童高且重,一改过去台湾平均身高较日本人低的记录。按统计,1991学年度台湾6-18岁的在学青少年,男生平均身高较五年前增加24厘米,女生增高17厘米,在体重方  相似文献   

17.
研究对象:河北理工大学2003级所有在校学生按《标准》进行测试,测得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试验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或坐位体前屈等数据(男生测握力体重指数;女生测坐位体前屈)。实际取得和运用的有效数据为3365份,其中男生2170份,女生1195份。年龄分布为19~22岁,测试时间为2003年11月-2004年5月。这些学生来自全校不同文理专业,含全国多个省份学生。研究方法:计算公式:体重指数(BIM)=体重(kg)/眼身高(m)演2;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m l)/体重(kg);台阶试验指数=踏台阶上、下运动的持续时间(秒)觹100/2觹(3次测定脉搏…  相似文献   

18.
对569名7~17岁学生进行台阶试验,通过试验时心率恢复率变化来横向观察儿童少年心血管机能。结果为:心率恢复越快,心血管机能越好。但体重影响负荷强度,从而影响心率恢复的快慢。因此,同年龄若体重相同,心率恢复越快的机能越好;若心率恢复相同则体重较大的机能较好。结论:1.男生心血管机能随年龄增长而加强。13岁时机能发展较快,17岁达到较高水平。2.女生7~15岁,心血管机能随年龄增长而加强,15岁以后有机能减退的迹象。3.男女(7~15岁)心血管机能相比,7~8岁时水平相似,9~15岁女生机能显著落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福建省中小学生体质现状、特点及发展规律,为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5年10~11月对本省沿海五市与山区四市7~18岁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7982名男女学生进行了体质调研。指标按统一标准、统一仪器和统一时间进行测试。所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并与同时期全国和辽宁有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身高、体重和胸围三项指标均值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其绝对增长值沿海男生大于山区男生,山区女生除身高略低于沿海外,胸围、体重大于沿海。2.各形态指标年增长速度,沿海男生10~12  相似文献   

20.
<正> 体重是反映人体肌肉、骨骼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的重要形态指标之一。良好的身体生长发育水平要求适当的体重。评价体重是否适宜要考虑身高因素。一个常用的评价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身高标准体重。该方法规定以同性别同年龄中同等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的体重作为标准体重,以标准体重±10%作为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