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构建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平衡充分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和迫切任务。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新趋势,针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现实困境,从政策目标、政策体系和政策工具三个维度,探索建构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包容性政策框架。此框架的重点在于进一步提升分类发展政策的目标整合性、体系协同性和工具适配性,促进多元平衡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发展多样、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
实现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是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逐渐走向普及化,以及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高等教育的合理分类问题越来越引起高等教育学术界和国家政策制定者的重视。陈厚丰研究员的著作《高等教育分类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框架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正是适应高等教育分类发展需要的又一力作。作者不仅具有丰富的高校教学、管理实践经验,而且较长时期致力于高等教育分类研究,因而对什么是高等教育分类、为什么要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怎样进行高等教育分类,以及怎样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等问题都有着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3.
多样性是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高校分类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基本途径。虽然国内外在高教体系建设、高校分类框架等方面已有众多的研究和实践,但高校分类问题依然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高校分类发展则是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从人才培养入手,结合创新—产业—产品链条,兼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将高校分为“理论型”“工程型”“应用型”“职业型”基本类别。教育评价应结合共性标准、核心差异和创新需要,引导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创特色、重内涵、上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渗透与衔接是各国以及国际教育研究和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从国际水平来说,比较成功的双元制继续学习范例是很少的。为消除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界限,要实施一个从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更加规范的框架,并需要对不同的生涯路径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多样化将逐步成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社会和教育自身双重选择的结果,其理论依据包括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学校能级理论。目前我国学者对高等学校分类的研究主要是一种分层分类的思路,本研究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结构特点的分析发现,高等学校按层次和按类型分类的共存与交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所呈现的一种规律。本文运用层次和类型两个分析框架构建了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并对其问题和今后的政策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分析新中国建立以来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的过程、机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经历了政策探索、政策初创、政策规范、政策创新四个阶段,形成了涵盖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汉语国际推广、外国专家与外籍教师、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等八个主题的政策体系.制度环境、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变迁方式呈现出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主辅共存、路径依赖和路径突破相互调适的特点.新时期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坚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扩大高质量发展政策供给;完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治理体系,增强民众参与政策话语权;直面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现实问题,营造良好的政策变迁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3年以来逐步形成了研究热潮,但尚处于以介绍和借鉴国外高校分类法及制度为主的起步阶段。研究对象上侧重于高校分类,研究内容集中于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研究成果集中于对现有分类法及分类政策的介绍、评述、反思和批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一方面要将高等教育分类研究的视野从高校层面提升到高等教育层面,加强专题研究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原创性研究和应用研究,集中力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含高校)的依据、标准、指标及配套的制度和政策框架,并进行分类的应用性试验和试点。  相似文献   

8.
政策范式直接影响决策者理解世界的方式,并规定行动者的角色。根据政府与大学的理想角色,世界大学治理主要有3种基本政策范式:国家本位、高校本位、市场本位。罗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遵循国家本位的政策范式,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传承高校本位的政策范式,市场本位的政策范式是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美国实用主义结合的产物。在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政策变迁上,当前世界两大高等教育体系正在逐步靠近。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从"松散的安排"向"严密的正规体制"转移,罗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由"集权体制"向"分权体制"转移。从隔离型大学走向介入型大学也是两种传统共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最早在1970年发布了第一版《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以促进卡内基的研究和政策分析计划。此后在1973年、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和2005年陆续发布升级版本的高等教育分类。近四十年来,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成为描述美国高等教育院校多样性的主要框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2006年12月发布的新的修订版有几个新的变化,一是采用了新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十二五”以来省级政府关于高校分类发展的政策文本与改革实践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显示,“一市三省”已初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省域高校分类发展体系,省域高校正在向多元化的发展样态转变,逐步聚焦于差异化的目标定位,开始关注人们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但从国际化视角出发,与美国加州的经验相比,我国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尚需进一步扩大,还应进一步激发高校分类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不同类型院校间的融通机制。作为本土化应对策略,可以考虑以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健全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关键突破口,加快推进我国省域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改革。  相似文献   

11.
大学排行榜作为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潮流和趋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质量水平与公众和社会需求.本文主要选取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大学排行榜进行国际比较,以输入、过程、输出作为归类标准分析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特点,从而透视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模拟法庭及其教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我国法学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的现状,根据目前新的教学理论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分析讨论了模拟法庭这种教学活动的概念、特点,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要求以及在法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article adopts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review three periods of theory development in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Given the conceptual affinity between Cerych and Sabatier's 1986 seminal study into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publ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ory, the field of public policy is chosen for reference and comparison. The article argues, first, that the underly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such as sector‐isolatedness, application drift and sensitivity to political agenda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sector‐specific theorie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Second, this gap in theory formation started to be narrowed from the late 1990s onwards, due to critical reappraisal of the 1986 study and due to limited utilisation of mid‐range theory concepts conceived within or related to the public policy field. It is through the utilisation of such public policy theory that higher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may reach a more mature stage.  相似文献   

14.
胡光明 《高教论坛》2007,(2):3-4,13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之策。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如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和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与论证。  相似文献   

15.
分类管理是我国民办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国家试图通过分类管理建立差异化的制度体系,促进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分类管理后,民办高校资本化运作的特征非常明显。一些资本通过并购策略控制了不少民办高校,从学校经营中获取了巨额收益;一些有营利诉求的举办者通过转让举办者收益权,在退出办学的同时获得了巨额收益。这种异化的并购行为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使学校办学面临一定的风险考验。解决民办高等教育领域资本并购热的问题,需要政府认识到并购存在的风险,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政策,同时加强引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有效性不强。文章从精细化的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并从理念、过程、形式等三方面论证了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客观需求,最后从精细化管理的视角,对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然而,由于宣传不到位、课程体系缺乏实用性、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我国农村自考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认为应加强政策引导、调整课程体系、开设适农专业、建立农村自考服务站、加强社会助学力度,从而为农村自学考试的发展拓宽道路。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传统的影响、对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形势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到位等因素,我国工科本科教育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准、发展方向趋同的现象.依据教育分类的理论,工科本科教育可分为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两种类型,工程教育又因培养工程师类型的不同分为工程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类.不同的教育类型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合理的分...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素质教育概念及其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要理论价值的命题。要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以更高的定位来思考素质教育问题。认真分析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将素质教育放在社会系统中来研究;继续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取向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挖掘素质教育的成功样态,从教育实践中总结、提炼、概括、丰富素质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从政策功能的角度对成人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分类,对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特征和功能分析,文章最后就如何发挥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