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新亮  肖冬生 《内江科技》2010,31(12):104-104,109
板桥凹陷深凹区砂体具有垂向厚度变化快,横向不易追踪的特点。频谱成像技术依据薄层反射调谐原理来描述砂体纵横向变化情况,可将砂体垂向厚度和平面分布情况较好的显示出来。该文应用频谱成像技术,针对目标区开展频谱成像特征分析,建立砂体与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较准确的检测砂体的边界,提出了有利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地震资料、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进行精细井震标定,明确含油砂体在地震反射中的位置;通过制作相干体切片指导断层平面组合,分析断层展布规律;通过目标砂体沿层地震属性切片、精细对比目标砂体在地震波形剖面和地震属性剖面上反射特征的变化综合描述储层平面分布形态,为复杂地区薄层砂体油藏评价和储量研究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滩坝砂体已逐渐成为我国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滩坝的类型与特征、控制因素、沉积模式、成藏规律及勘探技术。断陷湖盆滩、坝砂体主要见于缓坡滨浅湖地区,可分为砂质滩坝、砾质滩坝、生物碎屑和碳酸盐岩滩坝,其中砂质滩坝是断陷湖盆最常见的滩坝类型。滩坝的发育明显受到古地貌、水动力强度、湖平面变化以及物源条件的控制,具备多种类型的沉积模式,在有效烃源岩、较好储层和有利输导系统的配合下,形成以岩性、构造-岩性为主的油气藏。滩坝砂体的勘探包括地质和地球物理两个方面,地质方法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滩坝的类型和分布规律,而地球物理方法的优点在于对确定的滩坝砂体从形态和分布特征上进行精细描述,因此,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对滩坝砂体进行研究是实现滩坝砂体油气勘探取得突破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时秀朋  杨国杰  王宁  张燕 《内江科技》2015,(2):68-69,78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向西北逐层超覆尖灭,形成了砂体上倾尖灭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地层超剥关系复杂,且沙湾组底部紧邻高速层,受其强反射屏蔽作用,难以精确刻画砂体尖灭点。在分析储层岩性组合特征、储震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子波分解重构提频处理技术与理论经验公式外推法相结合,精细刻画了沙一段1砂组尖灭线,实现了储层的合理外推,落实了该目的层的含油面积及石油地质储量。同时,也证实了该储层超剥线精细描述方法的有效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杨光 《内江科技》2013,34(1):147+207
针对滨659块勘探目标主要是一些隐蔽的小砂体和砂泥岩薄互层,应用测井、地质、地震资料,采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追踪预测完钻井钻遇的主要油气层,描述含油气砂体空间的展布状况,认清砂体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任翔 《内江科技》2009,30(11):104-105
本文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共分为7个砂层组。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受阿拉尔和祈漫塔格两大物源体系的影响,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等微相类型。砂体类型主要有滩砂体、坝砂体和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席状砂、远砂坝;滩砂体具有单层厚度小、层数多、砂泥频繁互层的特征,坝砂体具有单层厚度大、层数少、砂泥互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形势的发展,油气田的勘探方向逐渐发生着改变,从过去单纯以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变为现在寻找较为复杂的隐蔽油气藏为主。由于河流相砂体的沉积特点,砂体厚度小,橫向变化快,纵向上交错,砂体描述难度大,含油气圈闭隐蔽性强,常规的解释手段不能有效发现,影响了该区的勘探进展,因此我们采用地震反演的方法来提高纵向上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油气输导体系和油气运移的特征决定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惠民凹陷SH地区地质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其输导体系空间配置构成4种模式:砂体—断层—砂体型、砂体—断层—不整合、砂体—火山锥以及砂体—断层—火山锥。该区主要发育的是阶梯型输导体系分布组合,以断裂、骨架砂体共同构成的运聚体系呈阶梯型输导,导致油气爬坡运移、单层系成藏。  相似文献   

10.
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机理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砂岩透镜体油藏日益受到重视,其成藏机理与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提出毛管压力差、差异突破压力、烃生成产生的膨胀力、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构成透镜体成藏的主动力;岩石吸附力和粘滞力为成藏阻力,并用等效排烃压力来定量描述;并且认为砂体沉积环境、源岩生排烃强度和砂体储集物性等多种因素控制着砂体含油性的好坏.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北部临江南地区,断裂带发育,沉积物源丰富。扶杨油层为重要储层,断块构造控制油藏的形成,成藏模式为顶生下储、侧向运移,异地成藏,油藏类型为构造一岩性油藏。为了准确识别该区河道砂体,本文在研究了扶杨油层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单井相、地震相、多属性分析,划分了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应用分频技术对沉积相带进行识别,并利用Geoprobe软件显示了河道砂平面分布。该技术经实践证明,对砂体识别的效果非常显著,为形成扶杨油层储层预测技术系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准确识别扶杨油层河道砂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王有涛 《内江科技》2012,(11):112+114
春风油田近缘沉积体系中的沙一段1砂组储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弱反射或空白反射现象,造成储层描述难度加大,本文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目标性处理和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以精细的层位解释为基础,在该区建立符合地质规律的波阻抗模型,应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反演得到了高分辨率的波阻抗数据体,对有利砂体的展布规律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西藏牛踏沟至中坝段公路溜砂灾害的形态特征、形成机理以及溜砂的危害性,并对溜砂处治技术进行了探究,在综合考虑各段溜砂灾害特征和该地区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地区溜砂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集油田阜二段沉积时期为开阔的滨浅湖区,滩坝砂体发育,并发育生物滩和生物层;障壁砂体向岸一侧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但由于供屑能力较弱和波浪及岸流的作用,在河口地区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体系,而表现为浪控河口湾性质。浪控河口湾相进一步分为水下分流河道、碎屑滩坝、碳酸盐滩坝、裂流水道等砂体微相,其中碎屑滩坝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  相似文献   

15.
王楠 《内江科技》2013,(2):41+7
车西洼陷沙二段为滨浅湖相沉积,储层以滨浅湖相滩坝沉积为主,岩性组合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大的特点,地震描述及勘探难度大,借助正演模型技术,有效识别了滩坝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砂岩层数、最大砂体厚度与属性的定量统计关系,为滩坝砂岩的有效地震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孝军 《内江科技》2009,30(6):91-91
本文通过对埕东北坡新近系气藏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气源是埕东北坡天然气成藏的物质基础、断层和不整合面是天然气运移的有利通道,盖层是新近系天然气藏形成的重要保存条件利用“网毯运聚”成藏模式,指出生油洼陷中天然气先沿成藏体系下部的油源断裂网纵向运移,再沿不整合面和馆下亚段块状砂岩等“毯状”疏导层横向运移,在内部油气沿砂体及切割砂体的小断层进行再分配,最后在新近系曲流河道沉积有效砂体中聚集成藏。同时,利用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对埕东北坡新近系含气河道砂体进行描述,通过钻探证实该区具有较大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依层次分析原理,孤岛油田的储层可以划分为十个层次:地层段、地层亚段、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砂层、成因砂体、沉积韵律、交错层系组、交错层系。以往该区储层的研究主要是小层的层次,本次研究以单砂层和成因砂体为目标层次,进一步解剖储层的空间结构。建筑结构分析法是河流相储层研究的有效方法。在密井网条件下,通过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和岩芯观察,在研究区共识别出了六种结构要素类型:主河道砂体,废弃河道砂体、决口水道砂体、决口扇砂体、天然堤砂体和河漫滩砂体,并以单砂体为单元做出了储层建筑结构平面图。  相似文献   

18.
环江地区横跨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天环凹陷和西缘逆冲带,在该区的侏罗系延安组中陆续发现了一些石油试产井,表明具有较大的工业石油开采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岩心、测井等资料,研究砂体的特征和储层物性,认为该区的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南北方向的砂体连通性好,东西方向连通性差。储层孔隙度主要集中在10%20%之间,渗透率主要集中在120%之间,渗透率主要集中在110-3×102μm之间。  相似文献   

19.
孤东南部地区是孤南洼陷的油气向红柳地区运移的必经之路,断裂体系及馆陶组的河道砂体都比较发育,具有油气成藏的先决条件。但是其形成的油藏类型均为隐蔽性的岩性油藏,勘探难度较大,因此本次采取了对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解,针对不同频段提取振幅、能谱等多种地震属性对河道砂体进行准确识别,进一步提高勘探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陈为贞 《今日科苑》2006,(12):I0049-I0049
本文从断裂坡折带的概念出发,描述了其低位扇成因模式,同时在研究济阳坳陷的陡岸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断蚀陡岸沉积模式、间歇陡岸沉积模式和持续陡岸沉积模式三种主要类型,另外对东营凹陷陡坡带的6种沉积体系的砂体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