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力的供求双方都有自主的权利,贵州省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难点与本质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非均衡问题,使得主体之间相互选择不充分。今后劳动力市场建设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推迟青少年人口的劳动参与;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保险能力,建立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隋吉龙 《中国培训》2008,(9):52-52,54
当前,山东省威海市招工就业困难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总量大于供给;另一方面,求职者的择业愿望与招工单位的要求以及提供的岗位、条件、待遇差距较大,个人的培训需求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由此造成了供求关系矛盾。根据近几年威海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从企业短期需求看,简单体力劳动和低技术含量岗位需求旺盛:从求职者结构看,城镇新成长失业人员、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市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职教市场的内涵职教市场是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职业教育机构提供的职业教育供给之间的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市场需求来看,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居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以下简称“求学需求”),一是劳动力市场对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的需求(以下简称“劳动力需求”)。因此职教市场是由生源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部分组成。每个市场中的需求分别又有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在生源市场中,个人需求是指某个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和能力,无数个人需求的集合就是社会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中,个体需求是…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劳动力资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这首先表现为劳动力资源总量迅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潜在劳动供给人口超过实际劳动需求人口,形成持久的就业压力,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其次表现为劳动力供求结构方面的矛盾,即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而急需的高技术专门人才缺乏;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分布不尽合理,在区域间分布也不平衡。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供求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使之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如何解决失业问题、扩大就业将是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引起失业的原因很多,本文着重从洛阳市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出发进行分析.探究洛阳市劳动力供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康 《中国培训》2007,(1):13-13
经济增长是促进就业的根本之策。就业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就业问题。由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任务相当严峻。主要体现在: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存在。今后几年,中国仍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预计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需求。二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需求层次的提高,现有劳动…  相似文献   

7.
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实践表明,人口因素、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培训、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到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就业的状况.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从中揭示了青海省就业压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技能短缺是指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没有足够数量具备市场所需技能的人才.目前,虽然我国总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但高技能人才持续供不应求,技能短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针对这一状况,作为技能人才的主要供应者,我国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建立灵敏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反应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办学,避免结构性人才浪费和教育高消费.  相似文献   

9.
分析广州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发现劳动力市场总体需求旺盛,供不应求,结合劳动力三次产业需求现状与行业需求现状,广州市劳动力市场需求已形成第三产业人才需求为主体,第二产业人才需求协调发展的现状。广州职业教育在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上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在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上数量远远超过劳动力市场对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存在结构性需求矛盾。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经费供求、居民受教育机会供求和劳动力市场与教育之间的供求问题.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应当由政府与市场(消费者)共同提供.需求包括社会和个人需求,供给主要由政府财政和受教育者负担.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我国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形成和转移以及大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所汇集成庞大的劳动力供给,单方面依靠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不能实现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平衡。因此,在不断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同时,尤其需要加强对劳动力过度供给的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未来中国劳动力是否会短缺这一热点问题,本文从人口学与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出发,定量地分析了我国未来几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进行建模,分析了2010--2014年的劳动力需求状况,然后运用人口学中的年龄移算法预测了2010--2014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结论是,未来几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供大于求的情况,解决劳动力失业问题的任务仍然紧迫。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该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翟涛 《中国培训》2007,(5):17-17
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劳动力市场总体而言供给仍大于需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这是2007年4月25日劳动保障部新闻发布会透露出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根源在于劳动力供求结构的不一致,在我国表现为多重社会经济变革引发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动,而由于劳动者总体素质的低下,教育体制的落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等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动的滞后。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因此,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改革教育体制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将促进结构性失业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的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格局呈现多元化,政府、高等学校、学生和企业都成为追求不同利益的独立主体,致使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之间利益问题凸显,并产生了彼此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高等教育供求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产生的冲突直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失衡。本文论述了供求结构失衡的两个表现:其一,高等教育供给与经济发展布局、产业结构变化不相协调;其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不断加剧,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也变得更加突出,劳动力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带来了严重的就业问题,更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制约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配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中,大学生是双重身份的主体:对于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而言,学生是需求主体;对劳动力市场而言,大学毕业生将成为劳动力供给主体。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供求均衡度的计量指标,也是实现各个主体利益的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框架下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的关键,以保障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证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让渡自己的劳动力使用权时,仍然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力商品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交换,因而必然存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必须实行宏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由此提出新的调控模式应是在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择人和个人择业,以达到劳动力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均衡.所有劳动者都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途径,实行平等竞争,“双向选择”就业.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以来,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减缓,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压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种稀缺性资源,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的不断提高,教育的需求膨胀与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供给曲线的移动以及相关的博弈论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达成供给与需求的博弈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