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探讨大学生自尊与孤独感、人际关系困扰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自尊评定问卷、UCLA孤独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819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40,p<0.05);(2)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呈负相关(r=-0.228,p﹤0.01),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363,p﹤0.01),孤独感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正相关(r=0.530,p﹤0.01);(3)自尊水平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β=-0.228,p﹤0.01),孤独感在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β=0.515,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2%。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高职生自尊、拒绝敏感性、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修订后的拒绝敏感性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测量了720名在校高职学.结果显示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r=-0.23,P<0.01),与自尊、人际信任呈负相关(r=-0.15,r=-0.29,P<0.01);人际信任与自尊呈正相关(r=0.22,P<0.01),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r=-0.26,P<0.01);自尊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r=-0.17,P<0.01);拒绝敏感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当拒绝敏感性进入回归方程时,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效应显著下降,从-0.17降为-0.13 (t=-3.64,P=0.001),人际信任在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当人际信任进入回归方程时,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效应显著下降,从-0.17降为-0.12(t=-3.14,P=0.001);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拒绝敏感性和人际信任是自尊与社交焦虑关系中的中介变量.结论:自尊通过拒绝敏感性和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影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三所和宿迁市两所五年制高职院校463名“留守学生”自尊、孤独感及人际交往焦虑的测量,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结果表明,留守学生孤独感程度较高,人际交往焦虑程度较为严重;在自尊、人际焦虑上城镇与农村呈非常显著差异;留守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关系,自尊与人际交往焦虑呈负相关关系,孤独感与人际交往焦虑呈正相关关系;孤独感在自尊和人际交往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绝对值ab为0.22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ab/c)为80.21%。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同伴排斥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内在心理机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量表、自尊量表、防御机制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福建省3所综合性高校共12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同伴排斥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P<0.01),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18,P<0.01)。②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13,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学习投入之间均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5,0.01,并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是-0.02;自尊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大学生学习投入之间仅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6,-0.07。说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具有预测效应,既包括排斥的直接效应,也包括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手机依赖、孤独感三个变量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问卷调查476名大学生.研究结果:(1)自我表露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5),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3)孤独感在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大学生自我表露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从而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影响下“守门人”培训与生命意义、孤独感、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508名高校心理委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守门人”培训与生命意义显著正相关(r=0.12,P<0.01),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16,P<0.05),与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1,p<0.01);生命意义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39,P<0.01),与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3,P<0.01);孤独感与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r=0.64,P<0.01)。生命意义与孤独感在“守门人”培训与抑郁情绪中起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37%。结论:“守门人”培训可直接减少疫情防控下的抑郁情绪,也可通过生命意义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生命意义-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疫情防控下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大学生羞怯与交往焦虑的关系,进一步验证自尊在羞怯与交往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采用羞怯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和自尊量表对22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羞怯、交往焦虑和自尊呈现显著的两两相关;自尊与羞怯呈显著负相关,与交往焦虑也呈显著负相关,羞怯与交往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自尊在羞怯与交往焦虑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638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不安全依恋对其外语焦虑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不安全依恋与外语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01),与自我效能感(r=-0.19,p<0.001)、自尊(r=-0.38,p<0.001)呈显著负相关;(2)大学生的不安全依恋能够直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外语焦虑水平(β=0.21,p<0.001);(3)不安全依恋通过自尊对外语焦虑产生间接影响(β=0.06,p<0.001);(4)不安全依恋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外语焦虑产生间接影响(β=0.02,p<0.001)。研究结果可以为缓解大学生外语焦虑提供启示与教育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与缺陷感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并分析缺陷感在心理控制源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缺陷感量表和IPC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是孤独感总分显著高于常模(t=9.86,P〈0.01);缺陷感总分显著高于前人研究结果(t=10.33,P〈0.01);内控性显著低于常模(t=-18.40,P〈0.01),机遇显著高于常模(t=4.09,P〈0.01)。二是对于男大学生,自尊、社交自信和体能能反方向显著预测孤独感(β=-0.29、-0.29和-0.23,P〈0.05);对于女大学生,自尊、社交自信能反方向显著预测孤独感(β=-0.29和-0.38.P〈0.01)。三是缺陷感在内控性预测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率为47%;而缺陷感在两种外控源(机遇、势力他人)预测孤独感中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心理控制源和缺陷感对孤独感都有显著预测作用,缺陷感在心理控制源预测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自我意识在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交焦虑间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儿童孤独感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84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孤独感、社交焦虑均与自我意识呈显著负相关;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不仅直接影响孤独感,而且通过自我意识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孤独感。建议重视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对其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注重自我意识在留守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之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285名学困生和373名普通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男生行为和合群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显著低于普通生,自尊显著高于普通生,但不存在性别差异;学困生的自尊与自我意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行为和焦虑因子对自尊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低自尊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显著高于高自尊学困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和探讨初中学生孤独感现状,采用中学生孤独感量表方法,对川渝两地286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与城镇初中在孤独感的“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P<0.05)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P<0.01)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初中学生在“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初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在各维度上均存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因此,认为改善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保持亲子关系的完整、强化心理疏导、关注关键期教育,有助于降低或减少初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初中生考试焦虑和自尊、成就动机的现状及关系,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对300位初中生的自尊、成就动机和考试焦虑状况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初中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明显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越高的人,考试焦虑程度越高,而避免失败程度越高的人,考试焦虑也相应较高;自尊水平越低的人,考试焦虑程度越高;自尊、追求成功的动机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4.
以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居于中等水平;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而生源地差异显著,城市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01);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历史成绩明显优于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p<0.001)。因此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提高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其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32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成人依恋比较积极,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均较低。(2)大学生社会支持存在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大四学生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三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主观支持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3)大学生孤独感程度较低,但大三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4)成人依恋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5)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对孤独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6)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在依恋回避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分析高中生数学焦虑的现状,探究数学焦虑对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影响,为缓解高中生数学焦虑的心理辅导提供实证依据.采用自编的《高中生数学焦虑问卷》评估了207名高中生的数学焦虑水平,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高中生数学焦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高中生数学焦虑的平均得分为2.65;高中生的数学焦虑总体得分与其数学成绩呈显著性负相关(r=-0.322,P<0.01);高中生数学焦虑中的课堂学习过程焦虑和应考情景焦虑对其数学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彝族大学生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均与孤独感显著相关(P<0.01),自尊与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显著相关(P<0.01);负性自动思维直接影响彝族大学的孤独感,社交行为可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经由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产生影响;自尊对孤独感的直接影响作用不显著,其经由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间接影响孤独感.可见彝族大学生的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在自尊与孤独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疏离感、自尊以及安全感的现状及关系.采用疏离感量表、自尊量表、安全感量表对44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疏离感、安全感发展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学生环境疏离感最高,人际疏离感最低;疏离感、安全感、自尊相关显著(P<0.01);回归分析发现,社会疏离感得分对安全感总分预测力最佳,解释量达到58.9%.自尊、疏离感对安全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自尊在疏离感与安全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汶川地震一年后两个受灾程度不同的地区的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PTG)的情况,并研究创伤后成长与抑郁症状和FI'SD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版事件影响量表(CRIES)等问卷对大足中学(一般灾区)和敖平中学(极重灾区)的428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大足中学的学生PTGI得分显著低于敖平中学的学生,CDI得分显著高于敖平中学的学生,两校学生CRIES总分差异边缘显著,主要是大足中学学生在侵袭分量表的得分高于敖平中学学生;两学校学生的PTGI得分与CDI得分均为显著负相关,PTGI得分与CRIES得分相关不一致。结论:震后一年,极重灾区的中学生比一般灾区的中学生有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且有更少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