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成就显著,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智慧,其中高校资助是教育扶贫的重要手段,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对开展资助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从脱贫攻坚队伍建设、精准理念、扶志立志入手,结合目前资助工作短板展开分析,提出实施高校资助工作队伍“三提升”、聚焦精准资助“三精准”、构建立志教育长效体系等,以期推动高校资助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资助育人长效作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2.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其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以下简称“天津市教育两委”)实施精准帮扶,集中力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从组团支教、职教援助、网络扶智、消费扶贫等方面深度开展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补齐了贫困地区教育短板,书写了新的时代篇章。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等四部门于2021年4月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文章探索实践精准化帮扶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招生、资助、教学、管理、就业一体化”精准施策,实现现代学徒制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的“一体融合”;校企共同发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提“智”功能;增强脱贫家庭和经济困难家庭致富的内生动力,以期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但贫困地区的农村和农民的脱贫仍面临巨大挑战。晏阳初在乡村改造中积极开展农民教育,针对农民“愚、贫、弱、私”四大问题,从生计教育到公民教育,将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具有丰富的现代价值。鉴于晏阳初农民教育思想,我国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应大力发挥教育脱贫作用,激发农民内生力量;开展精准职业教育与培训;强化人才支撑,充实扩大农村专业化人才队伍,更好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中央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2月16日至19日,教育部经费监管事务中心在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举办“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中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人员培训班,全省各州县教育行政部门、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学校分管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6.
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作为我市教师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全市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和干部培训的神圣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多年来,学院围绕我市“稳定脱贫、迈向小康”的奋斗目标,以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和为“三农”服务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经过7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奖、贷、助、免、减、补”和入学绿色通道的多元多维体系,资助育人工作是教育扶贫战略举措之一,在脱贫攻坚时期,通过发挥扶智扶志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助力贫困大学生脱贫,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目标,为全国脱贫攻坚胜利做出巨大贡献。进入后脱贫时代,资助工作需要承担新的历史任务、应对新的育人要求。通过对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回顾和发展经验总结,结合后脱贫时代特点和现实发展要求,对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价值转变与实践逻辑进行分析与探索,为提高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陆伟 《学周刊C版》2019,(20):19-19
为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助推甘肃省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甘肃省教育扶贫政策不断完善,相继出台了《甘肃省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意见》《甘肃省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根据意见要求,各地要强化精准帮扶举措,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按照《甘肃省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实施方案》,职业学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省属企业、在甘企业实施“一企对多校”“一校联多企”的联合式订单培养工作,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扶贫既是脱贫攻坚时期的重要帮扶方式,也是乡村振兴总目标实现的重要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战期间,我国高等教育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合力出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方案,走出“中国道路”。在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扶贫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教育扶贫目标亟待由“粗放”走向“精准”、高校扶贫方式亟待由“单一”走向“多元”、高职教育扶贫组织亟待由“分散”走向“联结”。对此,需要提出路径优化的应对策略,在路径规划上应由注重“即时成效”转变为注重“长效质量”,在路径联通上应由注重“单一发展”转变为注重“多元联动”,在路径拓展上应由注重“经济脱贫”转变为注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本科学生和高校专科学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结合两者之间的同质作用,并针对高等专科学生总结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特有的积极作用,为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结合当前高等专科教育教学实际,助于各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融入脱贫攻坚内容,并给予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1.
精准的教育扶贫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职业教育是培养广大青年成才的重要途径,担负着国家脱贫和振兴的中坚力量。在传统的教育扶贫模式下,贫困区域师资短缺和教育资源缺乏保障,这一难题始终无法解决。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技术已成为实践职教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通过职教信息化工程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同步,优质资源共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对脱贫攻坚丰硕成就及丰富经验的有效利用,更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适时尝试。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其重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和现实逻辑。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及培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为此,提出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以“生活—体验—书本”多维融入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以“课堂—线上—田间”多维立体式教学优化教学策略;以“学生—思政课教师—贫困治理专家”多元参与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疆双语骨干教师普通话培训是脱贫攻坚、语言规范化、普通话推广等重要工作的重要一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了普通话培训的新模式,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推广和教学就有其独有的特点。天津师范大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作为国家语委批准的首批基地,承担了 2020 年新疆洛浦县百名教师的普通话网络培训工作,旨在提升新疆教师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的能力,带动当地教育发展。本文通过作者亲身的教学和管理实践,对教学过程和模式进行反思,并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让女性接受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农村女性继续教育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基于扎根理论,以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为辅助工具,对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编的《“巾帼脱贫行动”典型案例选编》和“学习强国”平台“巾帼脱贫”专栏所提供的24位农村女性的相关脱贫事迹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可将继续教育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机理概括为: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农村女性脱贫能力、身心健康教育改善农村女性健康状况、思想文化教育转变农村女性脱贫观念以及家庭亲子教育提升农村女性养育水平。为通过继续教育切实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需要注重诊断农村女性教育需求,填补自我发展能力欠缺;把握精神扶贫教育内核,促进农村女性意识觉醒;建构农村女性社会网络,扩展家庭场域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这并不意味着脱贫工作的结束,教育脱贫在过去、现在乃至今后仍将备受瞩目。在教育脱贫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扎根在教育最薄弱的乡镇、农村甚至山区学校和教学点,为教育脱贫、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就是特岗教师。来自运城市绛县的谷婷婷就是其中的一员。2010年7月,谷婷婷从晋中学院毕业后参加了特岗教师考试。  相似文献   

16.
脱贫家庭学生(原农村建档立卡贫困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导师制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遵义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遵循脱贫家庭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将导师制应用于脱贫家庭学生的培养中,围绕“强明度”“增深度”“拓广度”“加力度”“保效度”展开,确立“增智、提能、立志”三大目标,构建“五位一体”的指导内容,打通“三路合一”的指导路径,组建“全员化、多主体”的导师队伍,完善“三维合一”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与实践基于目标导向的高校脱贫家庭学生导师制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下.要实现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高校助学目标.就必须不断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提高助学效益,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辅导员应该发挥在“心理脱贫”与“经济脱贫”相结合、自强自立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诚信教育与国家助学贷款相结合、贫困生感恩教育与公益活动相结合、创新教育与科研奖励相结合、困难认定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贫困生帮困助学模式中的重要角色.把贫困生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0月,世界银行提出“学习贫困”的概念,设定了到2030年将学习贫困率减半的目标,并给出了较为具体完整的行动方案。消除“学习贫困”项目得到了世界多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取得了较快进展。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教育脱贫也将进入以高质量、深耕式、多主体为特征的后扶贫时代。世界银行消除“学习贫困”的新理念和新做法,对继续做好我国教育扶贫工作、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依据高校贫困生思想现状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开展“能力脱贫”和“心理脱贫”教育,完善管理机构和流程,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实现贫困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云南山乡考察农村教育工作时强调,“普九”早实现,群众早脱贫;“普九”拖不得.一拖就误一代人。当前,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要一齐努力,保证完成“两基”攻坚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