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读者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图书(包括报刊及有声读物,下略)读者对象心理状态及其行为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图书的所有读者。研究读者心理的规律读者心理规律基本上可归纳为求知、求实和求新三个方面。一、求知心理规律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经济改革的深入,各条战线人民群众的事业心、责任感增强了,求知欲旺盛了,全国各地出现了“购书热”“读书热”的壮观场面。读书求知的趋势表明,人们正由“劳动型”、“消遣型”向“知识型”、“开拓型”转化。1985  相似文献   

2.
作为出版物受体的读者理应是编辑研究的对象。编辑应当了解读者的需求、欲望、意见、态度和倾向,研究读者阅读心理,才能不断改进编辑工作,为读者提供好的精神产品。当今学术刊物读者的基本需求呈多元化价值取向:1.求知心理.读者不仅选择与自己从事的专业相近或相关的知识,也愿意涉猎自己感兴趣的不同专业的知识,以拓宽知识面。2.求新心理.读者对学术刊物持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心理,渴望得到最新信息,要求文章立意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读者最烦的是“炒冷饭”,最不爱看的是空洞无物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青少年网络阅读心理特性进行分析后发现:青少年网络阅读具有求知欲望心理特性、猎奇心理特性、娱乐心理特性、崇尚个性心理特性和网络成瘾心理特性等几种.青少年网络阅读也会产生心理负效应,主要表现在网络学习心理依赖对青少年学习主动性产生的影响,以及网络阅读对青少年网络阅读效率的、人际关系、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产生的影响.必须从社会、家长和学校三方面出发,加强青少年网络阅读管理,建立超越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4.
公共图书馆是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机构。根据年龄差异将读者细分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4类群体,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4类群体的阅读特征和阅读需求进行针对性调查,结果显示4类群体的阅读需求均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儿童读者最不满足的因素为阅读场所,青少年读者最不满足的因素为图书资源,成年人读者最不满足的因素为阅读环境,老年人最不满足的因素为馆员服务。  相似文献   

5.
数学大师陈省身为青少年数学夏令营题词:“数学好玩”。其实,推而广之,也可以说“科学好玩”。对青少年而言,学习科学最大的动力来自兴趣、好奇心、对未知事物的惊讶态度和求知欲望。而青少年的特点又是好玩,好动。因此,游戏的形式、有趣的实验,是青少年学习科学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阅读调查     
犹太人世代传言:书本是甜的。曹文轩先生对阅读认识也有着这样一句颇为精彩的论述:“不要将阅读定义为是一个求知的过程——阅读与好学无关。”因为“阅读是为了活着”。为了活着,为了甜蜜地活着,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少年就没有理由不好好阅读。“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告诉我们:近五年来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那么,青少年的阅读状况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读者是图书馆读者中的重要群体,他们正行走在人生成长的旅途中,且又处在最能吸收知识和最需要养料的青少年时代,他们将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的品质和素养决定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提高青少年读者素养的途径很多,但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是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趣味,一个青少年的阅读品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思想和素养。  相似文献   

8.
结合未成年读者传统阅读动机量表、数字阅读动机的新特点以及社会化阅读的主题特性,本文以上海初高中生微信阅读为例,考察青少年的社会化阅读动机问题。问卷调查分析表明:①青少年社会化阅读具有多维性特征,涉及三大类别六个维度,分别为内在性动机、社交性动机和成就性动机;②社交性动机是青少年开展社会化阅读活动最为主要的动机,其“社会交往”维度包含“阅读对现实社交的促进作用”和“基于虚拟阅读社区本身的社交”两个层面;③不同青少年群体在不同动机维度或维度组合上的表现强度有所差异,同时年级和所在区县这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青少年的总体动机和部分动机维度具有显著影响。表4。参考文献82。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3.0环境下的青少年阅读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逐渐进入Web3.0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图书馆作为人类终身的学校、青少年读者的“第二课堂”,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及时了解网络传播的新特点、新途径,掌握当代青少年的阅读特征和阅读倾向,做好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是供读者阅读的,因此,在整个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要树立读者第一的观点,尊重读者的阅读心理。力求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这种心理是审美心理,而绝不是庸俗的阅读兴趣。 一、编辑对标题、词、句的加工 要适应读者的审美心理 文题是读者阅读时最先看到的部分,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点。读者每阅读一篇文章,总是要先看看题目,然后决定是否阅读。大多数的读者总是喜欢精练,简洁、生动、形象的标题,因为这种标题不  相似文献   

11.
李彩在《中国出版》1994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读者的需要心理产生了图书的购买行为,同时,读者购买图书时的心理需要影响制约着图书的购买行为.读者的需要心理大致有三种:一为阅读需要心理,这是购买行为产生的主要心理,它又有求知型、实用型、成就型、娱乐型四种.二是自尊需要心理,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心理,如为了标榜自己具有高雅的情趣而购买自己不感兴趣,甚至一点也读不懂的图书.这种因自尊需要心理而购买的现象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比较普遍.三是收藏需要心理.此类主要是团  相似文献   

12.
由一位女子主讲的《论语心得》,竞赢得了全国关注,这就是眼下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热。《论语心得》受到读者欢迎,契合了现代读者的阅读取向和审美心理。因为它做到了“朴素”:一是通俗,二是有趣,三是有用。于丹和易中天善于让学术走出象牙塔,  相似文献   

13.
读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需求千差万别。在报纸有限版面上的新闻报道,要适应众多不同读者的需求,似乎是困难的,然而,尽管读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如何有别,但在“有口同味,有目同观,有耳同闻,有心同思”等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方面还是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因而其阅读心理也就有其共同的特点与规律可循。我们在制作标题时,重视把握读者心理,精采的标题常可收到引入“人文”之效。本文拟结合一些标题实例,对读者的阅读心理作一些初步探讨。概言之,读者的阅读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注意心理。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  相似文献   

14.
阅读风格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阅读体验直接决定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厘清阅读风格对阅读体验的具体影响,有助于了解青少年读者的主要阅读体验问题,挖掘提升青少年读者阅读行为的路径。基于广州市海珠区图书馆287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具体分析了感知阅读风格对阅读体验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视觉型、合作型、独立型阅读风格对认知体验、审美体验、价值体验、社交体验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合青少年读者偏好视觉型、合作型、独立型阅读风格,以及价值体验和社交体验较差的现实,提出应当针对性提升青少年读者的价值体验和社交体验,从而实现整体阅读体验的强化。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现阶段的阅读现象,浅析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目的以及影响读者阅读心理的因素,进而提出阅读引导工作要从青少年做起,同时做好社会阅读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历史书写和阅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往史学史研究较多关注书写主体和文本,对历史文本的受众群体研究较少.随着高度互动的网络介入历史写作与阅读,读者群体成为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领域.在读者接受方式方面,从“滞后接受”到“即时接受”,从“视觉接受”到“视听一体化接受”,从“被动灌输式接受”到“主动抽取式接受”,发生了三次深刻的范式转换.在读者阅读心理方面,有随大流式的阅读心理,有消费娱乐式的阅读心理,有学习切磋式的阅读心理等.这些读者群体出现的新变化,也应该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维度,因为它们共同见证了历史作品的产生、传播、接受.  相似文献   

17.
时下,青少年正在热捧悬疑、吸血鬼希望出版社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连带此类题材的图书作品也一起风靡全世界.作为编辑,笔者常常在想,除此之外他们还想读些什么呢?或者说,在给青少年读者奉献"蔡骏心理悬疑小说""暮光之城"系列等作品之后,接力出版社还有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年轻的读者阅读呢?  相似文献   

18.
陆衍东在来稿中谈到,读者阅读报纸时的思维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求知、评估、感悟。先说求知,求知实际上是阅读的准备阶段。读者打开报纸,接触的初始信息是版面的形象和文章的标题,这第一印象便触发了读者的思维活动。阅读尚未开始,思维却已先行,简言之,在接触新闻的具体内容前,读者已经在评价这张报纸有没有看头,怎样读这张报纸。其次是评估,这是阅读行为具体实施时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从阅读促进到媒介教育--谈公共图书馆为青少年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的媒介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是“图书”这种媒介所从未达到过的。然而,人们同时所进行的经验研究表明,图书在媒介领域中的地位是稳固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放心。与其它媒介相比较,图书有它的一些优点:读者可以自行决定在何时、何地、以何速度阅读图书,因此,它不可能简单地被其它媒介所取代,阅读文化还没有走入穷途末路。与根据统计调查的错误解释所作出的断言截然相反,经验的研究证明,即使在今天,阅读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青少年尤其如此。青少年在他们成长的  相似文献   

20.
读者最本质的属性是阅读,研究读者的中心课题,应该是读者的阅读活动。“阅读法”以整个阅读活动为研究对象,涉及读者、读物和阅读环境等三个主要因素,研究读者与图书在一定环境中的对立统一关系,研究读者的过程、方式、分类、特点等规律性问题。(一)在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对读者工作的研究已经摆在很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读者工作的重要意义。接受了“以读者为中心”、“读者第一”、“一切为了读者”等观点。所谓读者,就是指阅读图书的人。读者,是人与图书发生阅读关系的特定称呼。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