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层模式与专业模式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两种取向。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不利于教师之间的协作。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倡导课程管理结构的扁平化,强调柔性管理,具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等优势。尽管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及与学校科层结构的冲突可能成为推行学校课程管理专业模式的难题,但专业模式仍是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2.
王金云  杨阳 《天中学刊》2011,26(3):132-135
黄淮学院课程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课程管理意识薄弱,教师缺乏课程管理权利,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考试制度制约着课程管理的落实,学校缺乏课程管理运行良好的氛围。针对存在的问题,黄淮学院应从三级课程设置的权限、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的保证与支持、课程的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建构课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课程管理是远程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课程管理,远程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本文运用课程基本理论,并结合远程教学课程管理实践,提出了一种适合远程教育特点的课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金云  杨阳 《天中学刊》2011,(2):132-135
黄淮学院课程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课程管理意识薄弱,教师缺乏课程管理权利,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考试制度制约着课程管理的落实,学校缺乏课程管理运行良好的氛围。针对存在的问题,黄淮学院应从三级课程设置的权限、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的保证与支持、课程的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建构课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深化教育改革,关键在课程改革,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关键在管理。加强课程管理,是落实学校中心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班级课程管理就是在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从管理的层面上提出的,是三级课程管理的延伸与补充,三级课程管理得以延伸为四级课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深化教育改革,关键在课程的改革,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关键在管理。加强课程管理,是落实学校中心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课程管理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源于理论研究的匮乏、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手段单一、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等因素。创新课程管理的出路在于;深化课程管理理论研究,做好课程管理先导性工作;健全课程管理体制,规范课程管理行为;灵活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提高课程管理效益;优化课程管理队伍结构,夯实课程管理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课程管理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从动态的角度看是课程政策、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课程管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运作过程.文章从课程政策、课程规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与反馈等课程管理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对幼儿园课程管理运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从全方位管理视角、走向专业与自主管理课程管理取向和制度伦理管理三个角度论述了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管理存在课程管理意识淡漠、教师缺乏课程管理权利、课程管理手段单一、课程管理辐射范围有限以及课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制订高校课程管理法,建立与变更高校课程管理制度,加强课程管理理论研究,做好课程管理先导性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在高校课程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提高课程管理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管理存在课程管理意识淡漠、教师缺乏课程管理权利、课程管理手段单一、课程管理辐射范围有限以及课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制订高校课程管理法,建立与变更高校课程管理制度,加强课程管理理论研究,做好课程管理先导性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在高校课程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提高课程管理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课程管理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自上而下的单一课程决策模式业已打破,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高校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课程管理,保证课程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的,从而推进课程改革健康、顺利发展。本文以管理者的角度,从学校课程管理的层面,对高校课程管理与课程、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及课程管理改革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作为"、"难为"与"应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突破原有关于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宏观化模式,拟从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具体行为分析入手,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课程管理行为的"作为"与"难为",在"应为"层面上通过探究谁管理、管什么、为什么管等,来界定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成人教育的大众化,成人学习愈来愈趋向于自我导向和问题本位模式,成人课程管理只有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需求。而创新课程管理应从剖析成人课程管理的弊端入手,探究成人课程管理的发展趋势、管理模式和开发成人课程资源,以期提高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课程管理的特点内在地决定了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学校课程管理改革的重要前提.学校课程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管理情境的多变性、管理方法的生成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管理关系的伦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的社会文化制约性等特点,要求学校课程管理应坚持专业性原则、分权原则和协调合作原则.召开课程委员会会议、进行课题研讨学习、开展调查访问和日常观察等正是体现学校课程管理要求和原则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课程管理改革:中庸哲学的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哲学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与精髓,它所富含的管理学意蕴对我国现代课程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中庸哲学的“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守经达变”等方面来探讨课程管理问题有助于深化关于课程管理的政策制定、模式建立等方面的认识,并为课程三级管理体制下学校课程管理的有效实行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推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新的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的课程管理带来挑战,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管理者,教师拥有了课程权力,学校的课程管理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学校实施课程管理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加强研究性课程、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意义、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课程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的管理。学校课程的管理水平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需要在课程管理意识、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课程管理的拓展领域以及领导和教师的角色转换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同时,要重视课程管理研究,改革学校课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与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调查表明: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国家应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政策和模式做出必要的、及时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课程管理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扼要分析了当前世界课程管理制度改革的整体走向——三种课程管理制度的融合发展,同时展现了当前世界课程管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推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新的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的课程管理带来挑战,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管理者,教师拥有了课程权力,学校的课程管理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学校实施课程管理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加强研究性课程、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管理体制的重建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特殊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差,普通文化课教师不懂专业,统编教材无法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课程管理意识淡薄.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的管理现状,提出高职普通文化课程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