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区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与测度体育产业系统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的两个基本维度、衡量区域体育产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程度的两个基本维度,共同构成区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以该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区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给出各层要素指标的权重。这,对于推进学术界对于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及为政府实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释"比较优势"的内涵和特点,对湖北体育产业开发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进行综合探讨。认为因地制宜的进行区域体育产业开发,能切实发挥区域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形成各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在体育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都市圈各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并证明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运用统计学相关方法,对京津冀都市圈10个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每个指标和要素在10个城市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不均衡的。京津冀都市圈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可划分四个等级,即竞争力高等级、竞争力中高等级、竞争力中低等级和竞争力低等级。最后,提出了提升京津冀都市圈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区位经济论角度出发,对"沿江体育带"八个城市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沿江体育带"八个城市体育产业资源在区位、生产要素、经济水平、市场及政策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并根据区位比较优势提出适合该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旨在为"沿江体育带"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构建了由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组织管理资源等5个领域层的二级指标和28个指标层的三级指标组成的区域社会体育资源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优势实证显示:晋江城市社会体育资源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其中社会体育物力资源处于优秀水平,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组织管理资源处于良好水平,信息资源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结构范式的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比较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的重要性、内涵及评价的观察指标和潜在指标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区域体育产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评价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并形成了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模型构建.  相似文献   

7.
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各复合系统的组成和谐发展是其核心和重点。社会经济具有的复杂性特征,决定了体育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功能,通过对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内在要素之间的客观分析和有机整合以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才能够为国民经济调整和体育产业的转型提供支持。因此对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动态分析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理程碑意义。从评价指标相关概念为切入点,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的构成、原则以及权重指标确定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以体育产业结构指标为着手点,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构建一套体育产业时间动态分析模型,完成对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分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依据"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建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以某市2015-2017年体育产业统计数据为例,采用熵权法对构建的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维度中,质量变革权重最大,动力变革权重次之,效率变革权重最小。该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该市体育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效率变革。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该市体育产业实际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了对区域经济较强的依赖性,发展不平衡态势日益明显,通过分析我国各经济区域特有的人文、自然、经济等特点,提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应根据区域自身特点,进行体育产业不同项目的集群化开发;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逐步实现各区域体育产业的相互辐射,走协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体育特色小镇以发展体育产业为核心,融入健康、旅游、生态、文化等多种产业元素,是典型的跨界融合产物,有助于开辟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体育特色小镇内涵、产业融合涉及的关键要素并提出建设路径。从产业融合视角探索了体育特色小镇内涵,并认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激发了体育产业的内生活力、加快了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体育产业跨界融合涉及资源优势、产业关联、供需衔接等关键要素。研究认为,全面整合优势资源、突出体育特点,掌握大众体育消费导向,密切体育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度,激发体育特色小镇跨界融合产业水平,创建新的体育产业增长点,促进体育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两个规划过渡时期体育事业面临的体育强国、服务民生、体育法治、文化建设、体育产业等新问题。并从"十二五"规划的宏观环境分析入手,结合上述问题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要朝着服务民生、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和发展有区域特色的体育产业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实证研究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阶段演进、发展特点及其集聚优势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OEM生产阶段以及自主品牌打造三个阶段。集群内企业具备了低成本优势、营销优势和信息与技术创新等优势,“区位品牌”突显,具备了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和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是在品牌和产业集聚的互动中仍受到:集群企业生产能力与创新能力,先进的装备工艺与人力资源,集群企业造牌成本与品牌价值,集群企业产业规模与单体生产能力,集群企业发展速度与发展空间等影响。为了促进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的发展,应从科学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化群内企业的兼并、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链结构;重视培植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提升区域的产品质量和信誉;实现技术标准、经营体制、销售方式的国际化接轨;充分重视行业协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以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2008-2017年的数据为依据,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2008-2017年中国、东盟、南盟制造的出口体育用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国际贸易竞争潜力、国际贸易区域比较优势。研究表明:1)中国制造的出口体育用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高于东盟和南盟,越南制造的出口体育用品、印度尼西亚制造的出口体育用品、巴基斯坦制造的出口体育用品的国际贸易动态应引起重视。2)中国制造的出口体育用品与东盟制造的出口体育用品的国际贸易竞争由激烈逐渐转为缓和,并不断减弱;而中国制造的出口体育用品与南盟制造的出口体育用品的国际贸易竞争逐渐加剧。3)中国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将面临东盟和南盟同类企业的竞争。基于以上,提出促进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始终困扰着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2012年首届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暨第8届亚洲体育管理协会科学大会论文交流为例,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内涵存在争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主体产业没有发挥主导作用;体育用品业产值虽居我国体育产业榜首,但处于低端加工制造环节,经济效益低。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可从政府和市场的博弈、产业结构政策的安排、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区域集群优势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根据湖北体育产业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利用改进的体育产业集群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对湖北部分地区体育产业集群的建设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武汉为中心的体育产业集聚明显,产生一定的集群效应,优势竞争力开始形成;以鄂州、咸宁、宜昌为核心的鄂东南、鄂西地区的体育产业集群中心初步建成,而黄石、天潜仙、襄阳、恩施、黄冈等区域的体育产业还未形成联合体育经济体.为此提出,应统筹规划,发挥湖北区域产业集聚的资源优势;鼓励创新,实施体育产业集聚创新战略.旨在为湖北省体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意义、交流与合作现状、发展困境、可行性与对策等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协同学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思路: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构建区域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体系,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区域竞技体育训、科、医、管一体化模式,形成竞技体育区域优势项目集群,创造竞技体育发展新高度,为我国和世界的其他区域竞技体育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剖析产业结构特征:体育用品制造业仍然是湖南省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体育服务业还不能成为拉动整个体育产业的主导性力量,体育产业中特色产业项目还不突出,提出要建立完善体育产业法规体系,健全管理体制;力推体育服务业作为战略发展产业;统筹规划,协调整体产业布局;加快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种战略的比较与选择,从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证了西部体育应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并指出西部体育的非均衡发展,应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促使社会体育增长极的形成,立足西部地区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健身休闲业为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从比较优势出发,建立和培育竞技体育的主导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