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提倡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宗旨的教育理念,博大精深,包含了现代教育理论中和谐、全面发展的内容。挖掘其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对现代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王淑兰 《师道》2008,(2):30-30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投下第一块基石。和谐社会理论在中国开始从理念走向全面实践,“和谐社会”与中国人开始亲密接触。站在社会发展前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具备高度敏锐的现代战略眼光,放眼世界,顺应和谐社会的大潮,创造和谐教育——和谐师生情感、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育教学质量、和谐学生的个性健康,让师生双方在和谐教育中赢得绚丽人生。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而情感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论述都是围绕情感教育展开的。它不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其基本内涵和特征,而且详细阐述了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1、情感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是一个包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三者在内,并互相融合在一起的整体教育。而…  相似文献   

5.
和谐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现代教育的系统理论、方法为指导,探索学校教育内容合理配置与协同运行机制、促使学校教育整体结构达到优化和谐,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影响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意义与"人文奥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这与现代教育的日标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一致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以“人文奥运”为核心,倡导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教育”、“和谐发展”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也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实施高等教育“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的同时也是创新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千百万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通过加强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课程设置的全面化、建设全面社会实践的教育机制以及创新实施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价等途径来实现高等教育“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现代大工业生产需要全面发展具有现代职业素养的劳动者。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提出、倡导和发展是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以人文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需求,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完善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文章提出完善大学生现代职业培养模式,以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理论武器,身心健康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条件,专业创新素质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试论"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教育是教育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处于最佳理想状态而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形式。“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受教育者身心的和谐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对教育价值目标、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现代教育的系统理论、方法为指导,探索学校教育内容合理配置与协同运行机制、促使学校教育整体结构达到优化和谐,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影响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 大致可以分为4个大的阶段, 其中影响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较大的, 主要有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 “传统教育”思想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 它们与教育中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引申出教育目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不同主张。这些历史经验, 对于我们进行教育改革,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育学科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 “三个面向”为指针, 即以教育现代化为基础, 立足本国, 面向世界, 探索出一条既是现代化的、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教育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是在科学主义价值取向指导下传统人文教育向现代科学教育的转变,这一变迁启动了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科学化的进程。当代学校教育改革应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背景中,追求科学人文主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传统德育方法 ,长期以来学界往往较多地关注儒家的孔子、孟子等 ,而对道家的老子等关注较少。实际上 ,老子不仅注重建构道德规范 ,而且其思想中也蕴涵着一些独特的德育方法 ,如“自知者明”的自我教育法、“道法自然”的疏导教育法、“不言之教”的身教示范法 ,以及“柔弱胜刚强”的情感教育法、“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的榜样激励法、“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的防微杜渐法等 ,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Schools offer powerful scope for viewing and comprehending the wider society in which they are produced and replicated. The ways in which schools are structured, positioned, funded, managed, appreciated, critiqued, cared for and neglected, presents us with a means for seeing beyond the rhetoric of a nation state to the lived realities faced by its citizens. In this paper I want to link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shifts in socio-cultural thought and practice that reflect and reproduce a mobile modernity. I am interested in school funding policies as they relate to the private, or non-government education sector from the late colonial period to these so-called neo-liberal/late modern times. The interrogated scenes shift about amongst a complex of interrelated fields, from the urban to the rural,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as well as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layers of educational “offerings”. The periodization reveals a loosening of commitments to a secular, state-centred, welfare-focused modernity, towards a privatizing, individualizing “second modernity”. Drawing from a range of empirical studies of school choice I highlight the shifting ideas and practices of those involved in the re-production of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either as professionals/workers in the system, or as “consumers” of the products available in education’s “quasi-markets”.  相似文献   

15.
教育空间分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地理事象,其在“人-地”历时互动和共时发展中,透过以“自然地理要素为主导的条件性因素、以人文地理要素为主导的发展性因素、以‘教-地’互动为主导的主体性因素”多元耦合,演化出“空间解析下的区域分异、区域解析下的城乡分异、城乡解析下的校际分异”。客观存在的教育空间分异,兼具推动教育竞争发挥的正向价值和阻滞教育协调的负向功用。要实现教育空间分异的正向效用,势必要求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以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破解区域教育分异,以教育制度变革破解城乡教育分异,以文化和教育双向互动破解城乡内校际分异,进而最终求得我国教育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课程改革遭遇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迷茫与困惑。具体表现为:外国文化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现实选择;现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生成机制,不提供课改实施的支持环境;国外个人本位的教育理论主张,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实施条件不足,教学研究跟进不够。基于此,应该从三个方面探求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途径:培育和完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继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借鉴与创新西方现代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7.
龚放 《江苏高教》2020,(1):7-15
一百年前陶行知在南高师力主将“教授法”更名为“教学法”,看似一字之变,却彰显了教育哲学的天差地别。他的“教学合一”和“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既脱胎于杜威的“儿童是太阳”和“新三中心论”,同时,也凸显了他对教育,特别是对大学教育问题与症结的深刻认识和犀利分析。时至今日,人们重温历史,仍然为其前卫、明晰的理念和深入浅出的阐释所深深折服。需要反思的是,对教育、教学本质内涵及要素互动的理解,是否仍有拓展的空间?对“教”与“学”角色互动和影响交互的认识,是否仍有深化可能?鉴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提法易生歧义,“学生为本”更准确科学;而“学生为本”离不开“教师为要”;只有坚持“教师为要”,方能真正落实“学生为本”。笔者郑重建议:将“学生为本”与“教师为要”并提,作为现代大学办学的基本原则,它们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互为犄角、互为表里,不可或缺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8.
《中华教育界》作为近代中国教育期刊中刊行时间长、影响较大的刊物之一,它不论是在西方各种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引入,还是在教育实验、教育思潮的推进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过积极影响.1924年7月至1926年11月间,陈启天担任《中华教育界》主编,以“教育改造国家”为其办刊宗旨,借助师友的援引、同学的相互砥砺、同道的呼应、同乡与同事的鼎力支持,集结了一大批提倡教育救国的教育界人士.他们在陈启天的引领下,思想之间形成了相互交融之势,使得《中华教育界》成为宣传国家主义教育的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s the second of two parts and continues the conversation which had called for a shift in the conceptual focus of science education toward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with the requirement to develop a discipline-specific “philosophy”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Part I, conflicting conceptions of science literacy were identified with disparate “visions” tied to competing research programs as well as school-based curricular paradigms. The impasse in the goals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reto, the contending views of science literacy, were themselves associated with three underlying fundamental aims of education (knowledge-itself; personal development; socialization) which, it was argued, usually undercut the potential of each other. During periods of “crisis-talk” and throughout science educational history these three aims have repeatedly attempted to assert themselves. The inability of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to affect long-term change in classrooms was correlated not only to the failure to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aims (due to competing programs and to the educational ideologies of their social groups), but especially to the failure of developing true educational theories (largely neglected since Hirst). Such theories, especially metatheories, could serve to reinforce science education’s growing sense of academic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from socio-economic demands. In Part II, I offer as a suggestion Egan’s cultural-linguistic theory as a metatheory to help resolve the impasse. I hope to make reformers familiar with his important ideas in general,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show how they can complement HPS rationales and reinforce the work of those researchers who have emphasized the value of narrative in learning sc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