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是治校治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校风、校训、校歌、校徽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的显性特征,在加强学校文化管理、实施学校组织再造、凝练与优化大学精神的形势下,了解和把握校风、校训、校歌、校徽的基本内涵和文化底蕴,对于建立共同愿景、凸显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优化大学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训体现了学校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的传承,阐释了教育实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本文从校训的特征内涵出发,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校训为实例,探讨校训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校歌校训是学校教育理念和风格的集中体现。民国时期的校歌校训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折射鲜明时代特色的特征。它对于传承和弘扬校园文化传统,促进校园文化内涵发展,引领学生精神生活,筑建校园高雅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薇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92-94,99
华侨高等院校的校歌校训不仅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亦体现华侨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的校歌校训在指导学生言行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激发着华侨学生的爱国热情,促使其为祖籍国侨居地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大学校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1.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相同大学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师生的共同行为标准和核心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大学校训是社  相似文献   

6.
张謇在创办学校的过程中,立校训,写校歌,为我国近现代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出杰出的贡献。张謇的校训校歌对南通当代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传承,值得今人去研究、评析和认识,把张謇的校训校歌精神作为当代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鉴,可充实和丰富当代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校训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浓缩,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具有言简意赅、易于朗诵且内涵丰富等特点。从功能的角度看,校训是一种具有训示功能的应用文体。本文从分析国外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出发,寻找译入语的内在属性,从而探讨可循的校训汉英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8.
巍巍学府,灼灼其华.大学是有灵魂的,校训映耀的恰是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折射的正是文化根基和厚重底蕴.本文阐述了校训的涵义与教育功能;解读了本院校训“修德强技,树木树人”的文化内涵;分类列举了30余所高等学校独具鲜明特色的校训;展现了一道校训文化的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9.
赵国弟 《上海教育》2012,(Z1):30-31
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是贯穿在学校全体成员与每项活动中的精神,是学校文化的象征。《辞海》把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着意建设的特有精神的表征"。因此,校训不仅反映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精神,而且也反映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各种集体活动所着力培植的精神。校训体现着全体师生的信念,也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观点、历史积淀和价值追求等办学思想的核心,它不仅具有训育和教化功能,而且能够起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独特文化作用。丰富"行以至诚"校训的内涵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铸造精神和灵魂。校训的文化意义在于推动不断地创新,以学校文化的价值体系所具有的作用去育人。静态和动态是校训文化意义的两种存在形式。从静态的意义来看。通过校训所释放的文化信息,构建学  相似文献   

10.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对大学校训的研究尚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和不足,并且还没有形成更广泛的研究群体和较完善的研究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的校训在形成时间、来源、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比较了中外大学校训在句式、内容、大学的性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了中国的大学校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校训确定的原则以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旭东  张旭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5):28-31,77
每所大学的校史都能够通过其校训加以透视,校训能够反映出大学的独特精神品格。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我国近代著名工科大学,在其早期办学历史中凝练成"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这一校训。文章通过历史的视角对该校校训进行解读,客观地揭示了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理念,以期传承校史文化,弘扬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才培养要求的集中体现,许多大学都注重总结提炼富有个性、具有鲜明教育理念的校训,以充分发挥校训在立校兴学方面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外大学之校训在来源与内容、表征形式与功能发挥等方面的异同,以求更全面地理解大学校训与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窥一斑而观全豹 ,一叶落而知金秋。从一所大学的校训 ,亦可见其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校训 ,最集中地反映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 ,表达的是大学管理者对求学者的热切希望。久而久之 ,它融入一代一代大学人的血脉和灵魂 ,形成为一种大学精神。因此 ,古今中外名校 ,特别是高等院校 ,都很重视校训 ,并以此长期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同样 ,人们想要了解一所学校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了解它有别于其它学校的教育目标、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即独特的大学精神 ,也是先读一读它的校训。只要读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 ,就…  相似文献   

14.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以山东理工大学校训为例,从模因论视角着重探析如何打造强势校训模因,以期对其他大学的校训制定和修改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承载着高校对时代的讴歌和学校信仰的自信,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学校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的听觉表述。校歌的嬗变也是学校对自我定位以及时代需求的一种响应,能够反映时代变迁对学校影响,以及学校对外部社会变化作出的积极调整。通过对校歌文字变迁解读,能够深层次理解学校办学思想,学校精神发展脉络,是研究学校文化的快捷手段。  相似文献   

16.
校训是一所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反思和认同,是对学校教育理念、治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办学传统与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为学校的发展定基调、指方向、拓思路、树形象。社会的剧烈转型要求不断强化大学校训的育人功能,本文基于大学校训育人功能的发挥现状,指出校训理念设计要突出文化底蕴,再稳定的求发展;理念践行重在以人为本,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校歌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影随形地滋润着大学校园中的莘莘学子,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河南理工大学校歌把好学力行的校风、明德任责的校训有机地融入歌词中,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浓缩为河南理工大学校园文化、优良传统以及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季仲平 《江苏教育》2014,(11):51-52
校训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系统中的亮点。顾明远教授认为:“校训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校风、学风中提炼出来,反映全体师生的志向和追求,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师生的言行。”这一理解集中概括了校训的内涵、范畴及作用。简言之,校训是学校的精神核心,以文化的形式呈现,教育性是其属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从校训看现代大学精神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应着重凸显人文关怀、科学理性、自由民主、开放与包容、批判与创新的特征。当前,中国大学从整体上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构造和谐文化,塑造大学精神。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从校训来看现代大学精神文化的建构是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20.
校训作为大学对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特有精神的一种表征形式,禀承了传统的治学精神,凝聚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大学展示给社会和历史的一张“文化名片”。本文从大学校训的独特育人功能入手,就校训的继承与创新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