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班主任要建构现代化的教育工作网络,就必须对社会教育力量进行协调与整合[1].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扩展与延伸,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用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教育学生,是社会教育的作用之一;运用社会传媒教育学生,是社会教育的作用之二;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教育的作用之三[2].因此,班主任对社会教育力量的协调与整合,主要是对社会文化教育力量、社会传媒教育力量的协调与整合.在协调与整合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达到学校教育力量与社会教育力量的结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下面从社会文化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不够的现象日益严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不好,家庭教育成为空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整合不够,影响了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认识社会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意义,要积极关注社会教育问题;广泛建立社会教育站点;积极开拓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探寻并形成与社会教育衔接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朱燕丽 《广西教育》2013,(6):37+42-37,42
青少年是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多种教育影响下成长的,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应协调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学校教育是其中一个部分,一个子系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其子系统。要想青少年健康成长,三个子系统必须协调同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教育影响力。所以,学校要着力推进教育的社会化,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德育场”。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是核心力量,社会教育是影响力量,家庭教育是基础力量,只有把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学校和家庭形成了很好的互动,教育才能成功。欲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形成学校与家庭的统一战线,关键在于双方的协调与配合。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是核心力量,社会教育是影响力量,家庭教育是基础力量,只有把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学校和家庭形成了很好的互动,教育才能成功.欲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形成学校与家庭的统一战线,关键在于双方的协调与配合.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各具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合力,有利于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目前,学习型社区建设过程中三教合作方面存在着教育对象单一、三教地位不合理、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实效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扩大教育对象、协调三教力量、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实效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构成对学生教育的合力,对教育合力的理解存在误区。学校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充分和主动发挥学校教育在"三结合"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主动联系每位家长共同教育,尽量消除社会和学生家长对教育合力理解存在的误区,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合力,努力为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全方位的教育环境。明确这三者的作用和关系,学校应积极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锡君 《甘肃教育》2006,(3A):16-16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重要的补充,是一个基础性的教育,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影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构建和谐中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当代青少年学生表现出的身心素质差、性观念堪忧、迷网废学、法纪观念淡薄等不健康现象与个人和谐发展、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不相符.这些不健康现象的出现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教育不协调密切相关,要使青少年学生成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必须厘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自存在的弊端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进,主动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孩子自我教育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综合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作用.尤其是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能协调家校双方并形成合力,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相互削弱和抵制.……  相似文献   

13.
郭欣  严超 《中小学电教》2007,(1):116-119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整合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是联系家庭、高校、学生之间的重要枢纽,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主要执行者,而家庭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必要补充和不可代替的力量,直接影响辅导员工作效果.鉴于此,高校辅导员与家庭教育之间只有互动交流,建立信息、文化互通,协调家庭、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事实表明家校互动中当家庭、学校目标一致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会相互合作产生一种合力,而当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出现干扰、阻止和破坏教育行动的现象。所以如何协调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培养好学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洪战辉精神的出现启发高校应着力激发、引导学生成才的内在需求.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多条路径,相互交融、重叠和互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切实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7.
红叶 《广西教育》2013,(25):1-1
暑假一到,假期生活就成为家长和中小学学生关注的焦点。社会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三大基本形式之一,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始终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不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和家长在假期共同实现,而作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少年活动中心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一书中对"社会教育"是这样认定的:"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及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从这个层面来说,社会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广,但是我们所探讨的社会教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是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单纯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好学生,光靠学校不行,还需要一个好的大环境、大气候.休宁海阳二小采取有效措施,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协调同步,建立网络,形成合力.他们利用校外德育“资源”,建立了5个校外德育基地:  相似文献   

20.
王芳 《教学与管理》2005,(11):23-24
我国青少年的德育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刈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一个整体。所以要想使儿童们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就需要二方面的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以此形成合力,使青少年从小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