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农职中“滑坡”的根由和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农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有关全国各地农职中的实际办学状况,近几年总体的感觉是办学困难很大,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下降。农职中“不姓农”,农业类专业普遍滑坡,而农村基层生产却缺乏技术人员的现状,造成了对农职中办学不同的评价,往往以批评和指责为主。有的提出:农职中应端正办学方向,一定要为农业发展服务;应该正确处理农与非农的关系,向农业专业倾斜,保证农职中在主体上“姓农”。其依据主要是对农村现有产业构成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形式的认识和估计。对上述观点,我认为是不客观的。农村职教近几年在调整专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农职中不姓农”而…  相似文献   

3.
说说种养专业眼下的事儿福建刘杰俊种养专业的滑坡,从全国看来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即使是办学条件优越的省重点农职中也不例外.更不用说普通的农职中了。那么眼下面对种养专业的滑坡.农职中是坐等各种条件的改善和关系的理顺,还是主动地从自身方面着手.为制止滑坡和...  相似文献   

4.
农职中应重视农技推广山东莱州市路旺镇党校贾成国农职中在农业技术推广上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首先,从生源看,农职中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还有些是跨县招生。因此,具有广泛的推广范围,容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推广网络。其次,农职中有理论和实践俱佳的专业课教师,可在...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职教育发展的“五到位”吉林邹喜臣,梁俊,曲凯目前.我省一些以农科种养专业为主的农职中处于滑坡状态.学生招不进.留不住.培养不出。要扭转这种局面.促进农职中进一步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政府统筹职能到位农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与政府的统等职能...  相似文献   

6.
农村职中:步履维艰路在脚下洪正华近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滑坡趋势,许多地方的农村职业中学步履维艰,学生“招不进”,“留不住”,甚至有的农职中由于生源、经费等原因而被迫停办。究其原因,首先是广大农民“送子上学→考大学→跳农门”的传统送子上学观的束...  相似文献   

7.
“农”型专业教师指农村职业中学的种植和养殖专业教师,这些曾经托起农职中半边天的骨干教育者们在今天并不显得那么重要而力不从心了。随着“打工热”“经商热”的日渐升温和跳出农门意识的根深蒂固,农职中的种养专业开办一年不如一年,正如不少农业大专院校转向混合型高校一样。有的农职中“农”型专业已不存在,有的学校存在个别班级也只是还未毕业罢了。农职中进入了非农职业学校的行列。而在农职中“农”型专业教师由来已远,人数多,师资水平高力量强。同时,近几年来职教师资的培养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就此,人们不仅要问“农”型专…  相似文献   

8.
农科类学校滑坡的原因山东省海阳第二职业中专王洪夏,孙国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然而.从80年代初期轰轰烈烈开办起来的农职中农科类专业纷纷滑坡,甚至于脆改办。这与当前由于农业向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职中农科类专业滑坡原因及对策会泽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陈加明农职中兴办于80年代初,最近几年,农科类专业的办学规模和效益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滑坡现象。据国家教委职教司的一份统计资料介绍:全国农村职中农科类专业在校生由1984年的32.5万人减少到1994年的...  相似文献   

10.
方至  唐玉凤 《职教论坛》2002,(21):59-60
教育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或发展时,总会随之要求并引发教育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大变革与创新。由于经济转型、产业调整以及普通高校的连年扩招,农业职业技术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农技高师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改变农业技术教育和农技高师教育目前的困境,必须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真正建立一种全新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教育模式。为此,本文就农技高师教育的改革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农技高师教育的现状我国的农技高师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职中走出困境的突破口产教结合鞠廷忠八十年代农村体制改革,振兴了农村经济,同时也带动了农村职教的发展,农职中从开办就连续出现了高潮和繁荣。进入九十年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使农职中从高潮步入低谷,不得不转轨办学甚至停办,“农职中”似乎名存实...  相似文献   

12.
衢州农职中基地建设的三级跳浙江衢州市教委蒋吾达近年来,衢州市的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进得来,留得往,学得好,用得上”,农职中成了“为当地人民培养致富人才的摇篮。”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非常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教委的领导下衢州市各农职中...  相似文献   

13.
一、农职教的重心已发生移位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两个新现象。 现象之一:目前,不少以农口专业为主的农职中都面临着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生招进难、留不住、分不出。尤其是农科种养专业的学生招进难、留住难;即使留住了,毕业后普遍不愿回乡务农,“跳槽”的很多。这一现象说明:农职中呈现出严重滑坡的趋势! 现象之二:自从“燎原计划”实施以来,有力地推动着农村中学教育改革的深化。近几年来,农村初中普遍在普教中引进了职教因素,为社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适用人才。农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编     
来稿摘编农职中应该有“农”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鞠廷忠目前大多数农职中在进行所谓的“转轨”,全面开办“非农”性专业,使曾经作为农业初、中级技术人才摇篮的农职中名存实亡。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作者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要不...  相似文献   

15.
“农”字型专业教师何去何从鞠廷忠“农”型专业教师指农村职业中学的种植和养殖专业教师,这些曾经托起农职中半边天的骨干教育者们在今天并不显得那么重要而力不从心了。随着打工热经商热的日渐升温和跳出农门意识的根深蒂固,农职中的种养专业开办一年不如一年,正如不...  相似文献   

16.
农职教发展十几年。总让人感到举步艰难,甚至难以为继。笔者仔细查阅了从1986年到1994年各种职教杂志上有关“农职教滑坡问题”的文章,发现大多数作者都倾向于把“滑坡”归咎于外部原因。最近与几位农职中校长探讨,大家也感到农类专业办不好,确实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怍用。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农职教发展有以下四大障碍: 一、城乡差别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大力发展的十几年中,城市职教优于农村职教;农村职教内部,非农专业优于农类专业。这主要归因于城乡差别。据报道,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1978年  相似文献   

17.
农职中学生管理“四化”论曹文华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农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职中肩负着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民的光荣使命。根据市场要求,农职业中学采取多层次、多规格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给农职中确实带来了生...  相似文献   

18.
宜宾县高场职中是一所离城20多公里的农村职业中学。农村职中怎么办?高场职中认为,农村职中为农服务无可非议,但还要有“大农业”观念,要瞄准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农村职中既要开设直接为农服务的农类专业,又要开  相似文献   

19.
农职中,你要清醒地走于志晶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似已成为人人乐道的职业学校办学的理想模式。但充其内涵.却又是众说纷纭。这种口号上的美丽与理论上的“说不清”导致了行动上的盲从与随意。最近河北省南宫市职教中心的安新权写来文章.对县级农职中实...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三改”河北迁安职教中心刘志为提高农职中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三改”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改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农职中专业课教材内容主要是在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等基础学科上的拓展和灵活运用,读起来不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