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教学背景】浙教版教材将原本属于不同内容领域的“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乘法分配律”、“两位数乘两位数”等内容整合在一个单元中。从算理上将面积计算与乘法意义沟通起来,注重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基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培训专题是计算教学,为了挑战自己,我主动报名参加了研究课。三年级上学期的相关计算课都已经结束,我就从下学期的教材中挑选了一节"两位数乘法"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最近的培训专题是计算教学,为了挑战自己,我主动报名参加了研究课.三年级上学期的相关计算课都已经结束.我就从下学期的教材中挑选了一节"两位数乘法"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的内容,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计算教学一直是"双基"落实的重中之重,它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与发展。一年级的计算教学多为口算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这些内容是学生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所以对于这一内容,我坚持"六字方针":基础(扎实)、能力(简捷)、习惯(认真),然而当我的教学理念遭遇到家长们的口算提前辅导时,我开始感到困惑了……发现:我只会用妈妈教的方法口算下面是一节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口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那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人的计算方法吧。  相似文献   

7.
<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整个小学四则运算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乘法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乘数由一位数拓展为两位数,是整数乘法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以为学生有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有了一定的感知,只是乘的数位数多了一位,有适当迁移就可以了。然而现实的教学却令人大吃一惊,很多同学有困难,不会计算:乘的顺序错了,积的书写也错了……我在教学此内容时  相似文献   

8.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板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材先安排两位数与11相乘,再安排两个"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相乘,让学生在研究这些乘法、发现积的规律的过程中,品尝数学探索的艰辛、严谨的作风和成功的喜悦,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章玲 《考试周刊》2012,(56):57-58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下两册教材主要包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四部分竖式计算教学内容。在执教竖式内容的过程中,我感觉学生普遍存在困难。特别体现在学生整个对竖式的计算程序比较生疏。而且在有些竖式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内容如果用尝试的方法,教学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云 《小学数学教育》2023,(Z2):61-62+65
<正>“两位数乘两位数”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后,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还将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整个乘法运算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主要是因为,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类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位数更多的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相似文献   

12.
一、学生调研的缘由 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之后,大部分学生可以用竖式正确计算出结果,还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口算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给学生上了一节有关“速算与巧算”内容的计算课。主要讲了一种简便计算的方法——凑整。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调研的缘由 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之后,大部分学生可以用竖式正确计算出结果,还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口算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给学生上了一节有关"速算与巧算"内容的计算课,主要讲了一种简便计算的方法--凑整.  相似文献   

14.
倡导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有幸在新教材实验区听了十多节计算课,让我对此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也引发了一些理性的思考。本文试图借助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课的教学,对计算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课标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一开始就呈现了“小兔拔萝卜”的情境图,图的左边画了一只灰兔,对话框中出示了“我拔了36个萝…  相似文献   

15.
《发新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在激疑启思、自主探索新知后,针对“试一试”、“练一练”的反馈知识部分,我设计了两个迥然不同的练习方式,收到的效果各异。  相似文献   

16.
《发新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在激疑启思、自主探索新知后,针对“试一试”、“练一练”的反馈知识部分,我设计了两个迥然不同的练习方式,收到的效果各异。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患上"入学焦虑症",发现周围有的小朋友都会两位数加减法了,更有"甚者"连退位加减法都能够掌握,而自己的孩子却好像对这些并不感兴趣,询问老师该怎么办?笔者认为真的没办法。一直催着、赶着让春天的果实成熟,能有什么办法?真的成熟了,你敢吃这样的果子吗?两位数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而退位加减法是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如果幼儿还没上小学孩子就学会了,这一年半上课的时间里,他还可能认真听课吗?而这种听课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的内容,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相似文献   

19.
听完刘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节课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这节课时常让我回味,今天我用《敢于放飞孩子》为题,回顾一下这节课,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注意发挥课本的作用,通过直观演示、阅读课本、竖式计算相结合,讲清算理和计算法则。教学例3,我以小棒为教具,边演示,边讲解,说明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讲解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边提同,边看书,指导学生看小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