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建设云南开放大学的社会和历史的必然性以及云南开放大学的建设目标、定位、任务和构架设想,然后提出了办好云南开放大学要以办学和服务为核心理念,以让学习者方便快捷地学习和让学习者时时处处能学为基本要求,从满足学习者需求并开展到位、实效的支持服务,确保质量标准和开展科学的学习评价等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云南开放大学的整体架构和设计,并要重点建设好课程专业体系、学习者管理体系、学习者支持服务体系、质量保证和综合评价体系等四个体系.此外,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开放大学与政府、地方开放大学与其他高校、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广播电视大学的同仁们都梦寐以求的追求想创建一所世界最先进的、最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远程开放大学.能如英国开放大学、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等世界开放大学更为先进、更能贴近国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国家开放大学.目前,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的国家开放大学已创设.开放大学的网络平台构建,是当前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首要问题,构建操作简便、实用、高效,能满足开放大学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学习者成绩查询、教育教学评价等为一体的网络综合平台,特别是能自动记录学习者自主学习、作业完成、参与网上讨论等一系列学习行为的综合平台,并把这些内容作为考核学习者是否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部分内容进行考核,是大家特别期待的.在这一网络平台的构建中,做为我们基层学习中心的教师,其队伍建设也是不能忽视.经过调研,就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3.
大学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社会有巨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而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支持。改革开放30年,开放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形势下,弘扬开放精神,培育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对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鉴于我国目前组建国家开放大学的现状,借鉴远程开放教学理念,提出了构建远程开放大学的改革思路与构想。它为促进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和建设一流的国家开放大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办好“开放大学”,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是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任务之一。文章从广播电视大学的历史渊源、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背景、国家开放大学精神的构建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广播电视大学向国家开放大学平稳过渡中的校园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6.
开放大学精神是全民终身教育赖以生存发展前进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对全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发展形成具有重大意义.而开放大学精神与开放网络文化建设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加强开放大学精神的内涵建设,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及和谐校园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建设与普通高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多元性、大众性、交互性等.同时,在文化的积淀与构建方面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它是在一种特定的网络空间下逐步形成的并适应成年人个体性、自主化学习的虚拟校园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因此,加强开放教育大学文化的建设,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全面素质,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上了日程。而文化建设是开放大学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院文化建设、虚拟文化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但是现阶段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网络文化、校园文化、服务文化等角度出发,探析促进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国内有关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特点,通过探索构建了以虚拟网络环境为平台、实体校园活动为载体“虚实结合”的校园文化模式,旨在为增强开放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影响力和系统凝聚力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5G与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融入教育,为高校实施教学改革、实现智慧教育的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开放大学的智慧学习空间模型是基于“AI+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构建依据、空间内容、空间功能、构建路径四个方面构建的。以该模型为基础,以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调查和SPSS分析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实践发现:开放大学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所构建的智慧学习空间能够有效支持教学,学习者对学习空间构建和应用的整体认同度高;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在学习空间各个维度的认同度方面有明显差异;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方法与学习空间的设施设备、技术支持、资源建设、教学平台、支持服务、互动协作,均显著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空间的认同度;学习者对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意义、特征和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颇性。为此,基于智能时代的学习观,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应以智慧教育为目标,发挥智慧学习空间的教与学效用,以实现教与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
试论开放大学的内涵发展与能力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年来,各国开放大学的实践活动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开放大学正是通过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其社会服务的能力,创造了社会新的资本和财富。在分析研究开放大学实践发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促进开放大学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是一味追求学习者数量的增长,也不是一味看重更为时尚的技术设施,发展开放大学只有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才会更好地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并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完善、制度机制保证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开放大学内部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开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师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校的持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按照《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要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开放大学。大学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承担着传承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开放大学也是大学,也要承担起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针对开放大学多元文化的特征,从组织架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开放大学建设中的文化整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大文化在三十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体现出开放-封闭-开放三阶段特征。对电大文化的内涵从供给与需求、现实与历史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理清新旧电大文化之间的继承和创新关系。新时期,党和国家对电大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大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向开放大学转型。理解开放大学文化的内涵,把握开放大学文化的建设重点,对推进开放大学转型起着重要作用。最后对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远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有效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议题。针对远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特征,广播电视大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网络资源及技术独特优势,探索独具特色的网络时代校园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远程初学者的支持服务:凤凰城大学的新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应对远程学习者来源多样、素质日趋低下的现状,美国凤凰城大学自2009年起推出面向远程初学者的三项计划,即入校前培训、第一年适应课、及时补救课程,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这些实践表明远程初学者的学习支持服务应注重培养责任意识、发挥预防功能,提供持续和及时的知识及技能补救等,对我国开放大学提高学生学习保持率和完成率有借鉴意义,包括将学习支持服务时段提前,增设面向潜在学习者的远程学习体验项目,要重视初学者入学培训与第一学年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的有效结合,将学习基础补救时间延长至整个开放学习历程,还要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持续评估与反馈。  相似文献   

17.
"以学习者为中心"是视学习者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和课程开发的首要依据的建构主义原则。在"以学习者为中心"视野下审视我国开放大学课程开发可以发现其中的学习者"虚置"现象。借鉴国外开放大学先进经验,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通过水平"同课异构"、纵向"梯级开发"和资源类型拓展来矫正对学习者能力差异、区域差异和学习条件差异的忽视,以多样化、个性化、地方化的课程资源帮助成人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实践开放大学"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基本信念,推动全员化、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文化课程来自当地的文化资源,也可转化为地方开放大学的优质课程资源。地方文化精品课程开发应在课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网络课程设计上着力;课程应用要落实在教学过程各环节与社会推广上。如此,地方文化精品课程方能对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养、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起到作用。同时,对完善远程开放大学课程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远程学习者经常面临地理、时间、心理、沟通空间等方面的交互距离(Moore,1997).相对于全职学生来说,这些有着全职工作、家庭责任的成人学生,在平衡学业、工作和家庭方面往往面临艰巨任务.他们经常需要努力寻找额外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经常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以确保他们与大学、辅导教师、同学保持联系.本文介绍了马来西亚开放大学通过利用文本信息这一最简单、广泛应用的技术,积极支持学生完成学业的探索,展示了如何利用移动技术促进混合教学方法,并为学习过程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普遍性.文章利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探索了这一创新在帮助学习者更容易地回顾/定位/记忆课程内容、在线讨论、管理学习、坚持学习、记住与课程相关的重要日期和活动等方面的有效性.
Abstract:
Distance learners often face what is known as "transactional distances"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time,psychological and communication spaces(Moore,1997).Comparing to full-time campus students,these adult learners who mostly hold full-time jobs and have family commitments face a daunting task in juggling study,work and family.They often struggle to find extra time and space to fit in their studies and frequently need to exert extra effort to ensure that they remain connected to the university,their tutors and their peer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fforts of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in actively supporting learners in their studies through the use of text messaging technology,the simplest and most widely used of all mobil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vailable.Further,it illustrates how mobile technology enhances the blended approach to instruction and lends more flexibility and ubiquity to the learning process.It also exa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itiative in terms of helping learners to review/locate/remember course facts easily,discuss online,manage their learning,persevere in their studies,andremember important dates and actions to be taken related to the course.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