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通过对中西方管理层收购形式与内容的对比,认为中国管理层收购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不同于西方意义的管理层收购。并通过对国内外支持和反对管理层收购的理论比较分析,论证了管理层的利益可能源于合法避税、管理人员受到有效激励、代理成本的减少也会产生很大收益等观点,来回应反对者的"管理层的收益是从何而来"的诘难,提出了管理层收购的缺陷是可以被克服的,而管理层收购的优点是无法被取代的观点,得出了管理层收购是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手段的结论。指出必须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合理的规治,对收购的标的企业、收购的条件和间接收购等做出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家激励机制,其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意义。但是在一些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引起了实务界的非议和争论。以TCL集团的管理层收购为例,在分析论证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上,指出了管理层收购特殊的激励作用和TCL的成功之处,为更好地实施管理层收购,实现激励双方的“双赢“提出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杜海鸥  宋力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248-250
融资是管理层收购的核心问题和难点所在。以实证的手法分析适合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得出应扩大长期资产负债率、减小流动资产负债率的结论,为开展管理层收购以及规范管理层收购的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MBO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层作为控制性股东,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分离,为侵害少数股东利益和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核心管理层及其他成员之外,缺乏一个以专业收购公司为核心的收购联合体参与收购主体公司的融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约束与监督。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原因及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针对目标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指企业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从而改变企业所有者结构、控制权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了企业所有者,降低代理成本,进而达到重组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管理层收购是为了解决公司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使委托者和受托者合二为一,形成一致的经济利益目标函数,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吴春红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4):118-119,126
管理层收购(MBO)进入中国的主流市场是中国企业家迎来的时代机遇。从管理层收购的历史背景、理论知识及其相对于其他产权激励模式的优越性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又说明了MBO对企业家的激励机理,论证了MBO作为一种长期的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励企业家的一味良药,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融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个根本问题即融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已实施的MBO案例.就管理层收购融资的特征、存在问题进行了逐一阐述,进而对规范此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专论述了近年来我国管理当局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最新实肇,对这几年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最新和有效融资创新进行了分析,希望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997年到2007年所发生的56起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下降,没有给股东带来长期财富效应的研究结论.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行为金融学的若干理论从MBO收购事件后,通过实证研究这些公司的财富变化和公司绩效两个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背后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管理层的非理性行为是造成实施MBO以后上市公司并未提高公司绩效,股东财富效应亦不显著的原因之一,从而得出应先加强资本市场、健全法制约束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再发展MBO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榜钱眼     
《华夏星火》2016,(4):17
中国化工跻身农化巨头3月8日,中国化工公布要约收购书,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100%股权将于3月23日在瑞士和美国同时启动。根据要约收购书,要约收购将会在今年5月中旬结束。中国化工与先正达官方都预计,本次收购交易在今年底完成。据了解,先正达现有管理层将继续运营公司。交易完成后,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将就任董事会主席。收购先正达一举也让中国化工迅速  相似文献   

13.
管理者收购是作为企业并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具有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经理层等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深化企业产权改制这一经济背景下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得到初步应用,并呈现西风东渐之势.本文通过对管理者收购相关内容的学习和MBO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商业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购在公司重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关系贯穿于公司并购的整个过程,它可以决定收购的性质、时间及结果,其正反作用对并购本身及市场秩序影响甚大。并购中公共关系的运用容易发生一些负面情形:收购方利用公共关系进行敌意收购、打压被收购方使其陷入困境时进行收购;公司管理层将公共关系当做武器通过并购排挤打压利益相关者;公司管理层公、私界限不清,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换取个人利益;上市公司利用公关时的信息差进行战略性的并购。合理运用公共关系防止其被滥用,就需要厘清其边界,构建多主体构成的监管体系,确保公共关系在公司并购过程中被合理利用、被审慎监管、在公司并购中的特定阶段被禁止。  相似文献   

15.
管理者收购是作为企业并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具有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经理层等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深化企业产权改制这一经济背景下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得到初步应用,并呈现西风东渐之势。本文通过对管理者收购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脚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甘德安  张珊珊 《科研管理》2005,26(Z1):19-27
家族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五种路径可供选择,即SHEMP理论.S-special management,专业化管理;H-heir,子承父业,接班人形式;E-ESOPs,职工持股计划;M-MBO,管理层收购;P-public,上市、成为公众公司.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MBO)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MBO近些年才开始试行并逐步兴起。尤其是在郎成平炮轰事件后,MBO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结合西方的MBO实施情况,对我国资本市场MB0中的融资动机和融资渠道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帆 《科协论坛》2007,(3):277-277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给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奠定了制度基础。股权激励制度、市场化兼并收购与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施从外部制约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财务决策行为。同时,股权融资偏好将向债权融资转变,股利决策趋于正常化,经营投资决策也将更有利于股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MBO与企业家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强 《软科学》2003,17(6):60-62
企业竞争力首先依赖于企业家的数量和质量。企业家资源的严重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没有良好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本文首先指出企业家激励研究的必要性,其次讨论了MBO对企业家的激励机理,最后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就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MBO)是企业并购的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有助于消除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使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公司运营,从而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MBO尚属于起步阶段。因此,选取国内多家若干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