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西北旱区缺水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分 析了该区域的节水潜力,指出西北旱区的缺水问题在目前主要应靠节水来解决,加强对西北 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是西部大开发的迫切需要和保障我国人口高 峰期食物安全、水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是一个跨多学 科的科技问题,应加强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和国际合作研究,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中 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植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理论;节水灌溉方式下水分与养分 的转化理论及尺度效应;植物需水监测与估算及灌溉节水潜力;西北旱区特殊水源高效利用 理论与技术;灌溉系统水量与流量实时调控与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理论;旱区节水灌溉的区 域水土环境效应评估与调控。最后,分析了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研究领域可能产生的突 破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低产田成因类型划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计算环境因素满足度的基础上,对中低产田的主要限制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据此划分中低产田的成因类型,这种划分方法对中低产田的开发改造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宁夏平原区耗水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勇  裴源生  张金萍 《资源科学》2006,28(4):177-183
由于地表地下水转换频繁、生产和生态耗水难以区分、当地降雨与外来水彼此混合、引排水量测算不清等因素,导致宁夏平原区耗水量难以计算。本文在分析现有耗水量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水循环模拟法研究宁夏平原区耗水量变化规律,建立平原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从区域水循环机理出发,模拟当地水、周边来水和引黄水量在平原区人工系统和天然系统中的分配、蒸散发、入渗、产汇流等水循环过程。模拟结果表明:2000年宁夏平原区总蒸腾蒸发消耗水量为47.2×108m3,其中消耗黄河干流水量为33.5×108m3,若加上黄河河道耗水量,则宁夏平原区消耗黄河水资源总量为36.9×108m3。1991年~2000年宁夏平原区耗水量规律为:灌溉面积增加是平原区耗水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区域总蒸发量呈现增加趋势,但天然生态系统消耗黄河水量逐渐减少;平原区消耗黄河水量不断增加,从1991年的27.6×108m3增加到2000年的33.5×108m3;黄河流域统一调度促使宁夏平原区引黄灌溉的效率呈现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夏玉米产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振富  赵彦锋  程道全  陈杰 《资源科学》2019,41(10):1935-1948
科学评价各种影响因素在作物产量空间分异中的作用,对因地制宜进行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种植结构选择、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粮田建设等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收集整理2008—2010年各县田间肥料试验数据、耕地地力评价资料和夏玉米生长季气象数据,利用Boruta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定量评价施肥、土壤、气候、品种和灌排等5个组别共计17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显示:河南省夏玉米高产区主要分布在豫北黄淮海平原区,中产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平原区和南阳盆地,低产区分布在豫西、豫南和南阳盆地外围的丘陵山地。产量年际波动较小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中产区。17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空间分异均有重要影响。施肥,尤其是配方施肥,虽然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但是并不能改变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上述结果表明,作物产量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土壤和立地条件等区域性因素的综合制约,有效保护高产稳产的优质耕地资源、通过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和改善耕地立地条件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是保障可持续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坡耕地资源及其利用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我国坡耕地资源的数量、类型与分布,坡耕地中低产田主要障碍因子与成因,坡耕地的主要土壤类型做了详细地评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坡耕地五种主要的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东南沿海平原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浙江省平原区为例,说明东南沿海平原区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危害,分析加强东南沿海平原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必要性,并针对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7.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的中国西北沙漠区是东亚地区主要沙尘释放源区之一。本文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公用气候模式(CCM3)与一个沙尘释放和沉降模式(DEAD)相嵌套、能够反映沙尘扬起及输送和沉降动态过程的耦合模式系统(CCM3-DEAD),通过改变中国西北沙漠-半沙漠区下垫面类型的数值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西北沙尘源区地表类型的改善对东亚地区沙尘释放及大气粉尘含量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状况与沙尘释放关系密切,沙尘源区地表类型的改善可明显抑制沙尘的释放。中国西北沙漠-半沙漠区地表的改善,可引起整个中国北方至蒙古国的大气粉尘含量减少,使大气环境明显改善。假设以塔克拉玛干为主的沙漠-半沙漠区不存在(当地地表类型若以温带草原植被为主),则整个中国北方沙尘释放和沉降通量仅为目前的50%左右。模式中分4个粒级描述沙尘释放及沉降通量,其中1.0~2.5μm和2.5~5.0μm两个粒级的贡献约占总通量的76%,对比试验显示在没有塔克拉玛干等沙漠存在的情况下这两个粒径释放通量大大降低。由西北沙漠-半沙漠区释放的沙尘,经大气环流传输可直接影响到我国东北、华北等东部地区的大气粉尘状况,并对日本、韩国及其周边地区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市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补给量为71901×104m3/a,多年平均可开采资源量为68530×104m3/a,现状开采量为29258×104m3/a,剩余地下水资源量为39272×104m3/a,余水模数9.80×104m3/a·km2,总体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中等区。由于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的不均衡性,导致河谷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大,倾斜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低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小。根据齐齐哈尔市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余水模数、地貌单元及开采第四系地下水的难易程度,将齐齐哈尔市区划分为:1河谷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开采潜力大易开采利用区;2倾斜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大易开采利用区;3低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小复杂开采利用区。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低产田项目绩效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绩效评价的特点,并提出中低产田绩效评价理论的构建与指标体系的设计,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学东 《资源科学》1993,15(1):26-30
辽东山区位于辽宁省东部,行政区域包括抚顺、本溪两市所属县(区)的全部和丹东市的凤城、岫岩、宽甸三县,以及铁岭市的西丰县,计14个县(区),辖335个乡(镇、场)。全区土地总面积为3.86万km~2,农村总人口297.4万。全区因其自然景观和资源构成而形成对中部平原区和中部城市群的天然屏障,是全省主要水源涵养区、木材生产基地和土特产区。其中,柞蚕、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和荒地资源类型与开发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黄淮海平原339个县(市)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把该地区分为4个区和15个亚区。估算出不同类型区中低产地和荒地的面积并分析了其分布情况。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与荒地资源开发条件和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后得出:开发潜力最大的为黄淮平原区;其次为海河低平原区和山前$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荒地、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种回归分析方法的西北干旱区植被NPP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植被NPP的反演为全球碳循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2000-2014年的MODIS及气象站点数据,引入逐步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以及岭回归分析,构建了多元逐步回归模型、主成分回归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岭回归模型,并对这4种模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被认为是一种可以简单、高效、准确地反演西北干旱区植被NPP的模型,且模拟结果与MOD17A3产品及实测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②西北干旱区多年平均植被NPP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山区增加,平原区减少,呈现出北部及西北部高,而南部及东南部低的特征;③西北干旱区NPP在年际变化上呈波动增加趋势,线性增长率为0.40g C/(m·a)。自2000年以来,58.66%区域的NPP呈现增长趋势,13.64%的地区保持不变,27.7%的地区表现为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集约化农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典型样区,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数据,对曲周县1973年到2000年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县域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曲周县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0.026%,但高产田面积、水浇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别增加了4.91倍、2.15倍和7.26倍;耕地内部种植结构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稳定,玉米和棉花面积变化起伏大,蔬菜面积不断上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建设占用,耕地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中低产田改造的结果,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科学技术进步、间接驱动因素是农用土地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敬文深 《资源科学》1989,11(4):45-51
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西至大邑、怀远、灌县;东达德阳、金堂、成都龙泉驿;北起安县秀水;南抵名山县,面积8460km~2。行政区属成都市、德阳市所辖,并包括雅安专区名山县一隅。全区人口1000多万。 平原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座落于平原西侧。解放30年来,平原区工农业生产均有了较大发展。农业方面,已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粮食作物农业区。平坝区农田602.21万亩,主产水稻、小麦、既是全省水稻高产区,又是全省小麦稳产高产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中国西北5省(区)1960年~2004年125个台站夏季(6月~8月)无雨日数同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的特点,定义了比较合适的干旱指数,并通过该干旱指数分析了中国西北夏季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西南部和青海西南部同其它地方呈反向变化及高原东部同其它地方呈反向变化特征是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场的2个最主要的空间模态;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场可分为以下5个次区域空间模态:高原东部型、河西走廊型、北疆型、南疆型及西北东部型;在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的5个次区域空间模态中,高原东部型近45年来干旱指数表现为一致的增大趋势,南疆型45年来干旱指数表现为一致的减小趋势,而北疆型、西北东部型和河西走廊型干旱指数变化趋势以1982年为转折点,其前后呈相反变化趋势;在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场的5个次区域空间模态中,近45年来主要以13年~15年和8年~11年的周期振荡为主,另外部分模态还存在4年~5年的高频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6.
至2020年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1/3有赖于黄淮海地区贡献,挖掘大面积中低产田生产潜力,已成为提升粮食产能的最主要战略。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已有的中低产田改造经验和技术已难以满足新形势需求。本文针对中低产田改造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以河南封丘为基地,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研发集成了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技术,即地力产量双跨越的技术,并在1.3万hm2中低产田改造区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巨大的增粮效益.为推动河南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增粮提供了样板。河南省政府已开始利用该技术进行新一轮中低产田改造。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平原区园地与居民点落叶林不易区分的特点,提出适合于中分辨遥感影像的平原区园地信息提取特征指标——平原区园地指数.利用影像的多时相特征,结合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构建平原区园地信息提取模式.安徽省砀山县园地提取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有效避免了“椒盐现像”,提高了分类精度,对于准确地确定平原区园地面积及其分布情况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城勘查区位于河北省平原区,在巨厚的新世界之下保存了完整的石炭~二叠纪的煤层。成煤以来,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对石炭~二叠纪煤层的赋存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其构造成因对在河北省平原区寻找类似新生界厚度相对较小,煤层保存完整的含煤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干旱少雨是制约郏县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根据郏县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郏县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尊重民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今后郏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重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在西北山地重点发展以渠道防渗为主、低压管灌为辅的节水灌溉工程;二是东南低山和北部丘陵区以建设引汝(北汝河)灌溉工程为主,建设自压管道节水灌溉工程;三是汝河平原区以发展井灌为主,大力发展喷灌、低压管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相似文献   

20.
以蒙古高原典型草原中国内蒙古乌珠穆沁-蒙古国温都尔汗带为研究区,应用ARCGIS软件对研究区海拔和地形起伏度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了适合研究区地形特点的10种地貌类型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貌特征为东南低、西北高倾斜地势,主要以高原平原和丘陵地貌特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