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996年,我从大学毕业,来到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当时为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成为一名普通教师。十年的教学生涯,我因为开过的课程多而得到了一个“万金油”的“美名”。仔细想想也是。在十年中。我先后教过高等数学、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企业管理基础、基础会计、政治经济学、经济政治、企业管理概论、广告学、谈判与推销技巧、国际贸易实务、中专数学、经济法、思想道德修养、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19门不同的课程。我在大学学的是管理工程专业,在这些课程中。像企业管理基础、管理学等课程是我能够胜任的:也有些课程如高等数学、基础会计与思想道德修养等,对于我来说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还是能够教好的;然而还有一些课程,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我力不从心。甚至是“现磨豆腐现卖”。只落得个“新鲜”。最初大家和我开玩笑,我并没有在意,时间长了,总觉得不是个好称呼,有时只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不全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2.
管理就是管事、理人,企业要做到有情管理,无情制度。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用人机制,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激发他们的热情,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尊重人性,重视个体人性化的管理,力争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成为所在岗位的“专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我国的企业在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是泰罗的一句名言,对于今天我国企业改革有相当的启示意义,吸取其合理成份,有助于企业建立识人、用人的科学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优化生产管理机制,有助于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5.
"人本管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本管理的实质、原则和手段三方面对人本管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抛砖引玉":从企业管理中的"柔性管理"说开去 "柔性管理"是属于现代经济管理学范畴的一个概念,与"刚性管理"相对,它是美、日两国企业管理比较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7.
“能本管理”是以人的能力为本位的管理,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以能为本的知识管理已经形成一个新的管理理念而受到关注。我国企业引进“能本管理”的新思想,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人力资源中的精英即知识型员工,是创新型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针对知识型员工具有思维性、成就感、自主性、创新性等特征,因势利导实施有效管理,促进知识型员工全面自主地发展,达到员工和企业双方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章从“并购”概念、我国企业并购现状、企业并购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企业管理整合和外资(跨国)并购利弊等方面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的企业管理迎来第二次革命,即以"人性化"为标志的管理创新时代.人性管理通过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发展的强调,把人及其自我实现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职工教育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人性化"管理创新浪潮中,由此派生的"个性化"教育,将成为职工教育中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有两块著名的石头,《西游记》里的“仙石”《红楼梦》里的“顽石”。如果说花果山上那块石头是块尚未经过历史加工的原璞,那么青哽峰下那块石头则是经过历史雕琢过的美玉:如果说孙悟空是一个带有原始野性的猴。那么贾宝玉则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在从“石”到“玉”,从“猴”到“人”的转变中,表现出了各自性格的同与不同。  相似文献   

14.
“左”和右都违背客观规律,都不符合人民利益。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继民主革命时期“三大法宝”之后的又一法宝。我们要在革命和建设中,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既警惕右又防止“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健康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秋"作为季节名词,它在双音化过程中,由于受其自身构词特点的影响,曾产生过不同的义项。从"秋"作为季节性名词的双音化过程,来讨论这个词在表示秋季时,其形式和意义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的不同,及其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阎连科在长篇小说《受活》的代后记《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中,对中国现当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提出尖锐批评,并认为“现实主义,不存在于生活与社会之中,只存在于作家的内心世界。现实主义,不会来源于生活,只会来源于一些人的内心”,提出“超越主义的现实主义”。这些观点既不符合文学史的实际情况,还涉及文学原理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有必要提出质疑,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消费时代,凡是与文字相关的场域,充斥的都是讲故事的人。但真正的小说不仅是讲故事,更非臣服于经验的统治,而是要回到“孤独的个人”,重建自己伟大的“文学抱负”,使之连接上小说的核心精神:存在感,复杂性,创造的激情。这也可视为是对先锋文学精神的传承,因为先锋既是一种自由、独立、创造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文学抱负”。2004年的中国小说潜藏着这样一些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立足科学的理论基础.以"抽象的人"为基础的学校教育评价,使学校评价改革陷入困境;以"具体个人"为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基础,这种基础不仅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可以真正促进人的发展,可以为建构学校教育评价标准提供新思路、为学校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提供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