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关玉 《考试周刊》2013,(73):69-70
<正>"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优化认知,体验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受进步与成功的喜悦,焕发自主探究和创新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吴鹏 《辅导员》2012,(3):36-37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优化认知,体验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受进步与  相似文献   

4.
现代数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长效形成,使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得以保持,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从数学课堂的鲜活性、新颖性、奇妙性等多角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愿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其所获得的新知识建立实质性联系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而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应当以丰富的学习环境作为载体,教师要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也就是说学习过程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学生自己完成建构知识的过程。那么,我么教师该如何去做呢?简而言之就是加强有效教学,促进知识生成,完成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6.
现代数学论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促进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长效形成,使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得以保持,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从数学课堂的鲜活陛、新颖性、奇妙性等多角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愿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正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活动的本质是主体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那么,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促进性作用呢?这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和形式化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体会到:在解题教学中加强过程教学、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重建",积极开展协作学习,是达到内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下面笔者结合课本中一道习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全新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概念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及理解知识.本文在简单介绍概念图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数学这一学科为背景,分析了如何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教科书——概念图,来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及理解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现代数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长效形成,使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得以保持,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从数学课堂的鲜活性、新颖性、奇妙性等多角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愿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与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内容.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隐藏在教材背后的,教科书大多无法提及.必须由教师把教科书中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从而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南每名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体验、构建知识。那么,信息技术在此过程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机整合,就会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地数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建构者."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自己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应该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应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进行充分交流。因  相似文献   

14.
一、经历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可以说,学生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数学教育家杜宾斯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需要进行心理建构,只有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意义,才能达成理解.而这一建构过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操作阶段、过程阶段、对象阶段、图式阶段.李善良先生在其著作《现代认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呢?那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数学、怎样运用数学,从数学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数学是学生进入数学世界的开始,教师应该如何教授小学数学课?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学生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由此可见,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数学学习过程,才是真正符合学生学习心理需求的有效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8.
从“灌输式”到“启发式”再到“引探式”,都是从教师角度去进行研究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理应服从于学生的学,单纯从教师教的角度去研究,难免失之偏颇。本文试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小学生是如何学习数学的,是如何进行自我建构的,进而研究教师实施“建构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学习是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知识的…  相似文献   

19.
有效教学六个“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在新课程视野下,有效教学应呈现怎样的特征呢?这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应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即六个“应”。一、有效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而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的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架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要善于抓住参与时机,将数学课堂教学蕴于活动中,让学生感觉数学变得更亲、更近,从而展现出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