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兰 《青年记者》2006,(1):68-69
美国国会于1791年制定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准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即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和平集会的权利以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现在美国法学界的共识:言论是口头表达,出版是书面表达,两者在表达自由的概念下统一。解释与运用第一修正案以保障新闻自由的任务,主要由法院,特别是联邦最高法院承担。所以本文将主要重点放在回顾美最高法院在通过判例逐步解释、发展第一修正案,完善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对表达的保护第一修正案是用的“出版自由”与“言论…  相似文献   

2.
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与法治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公民政治参与、造就健康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许多立宪国家以保护表达自由的方式对之加以规定。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日本宪法第21条规定:“集会、结社及言论、出版和其他一切的表现自由,均给予保障。禁止检阅(出版检查)。”据此,媒体有权自由收集信息并予以传播,当然包括对犯罪案件的报道。但是,被告人有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及司法独立原则也是法治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法律只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将未成年人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完善和发展表达自由的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表达自由(freedomofexpression),是指一国公民通过口头、书面或印刷及其他手段表述各种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言论(口头和书面的)自由,也包括通过影视作品、录音方式、电子出版物和其他媒介表达思想的自由。表达自由是宪法规定和保障的公民最重要的权利之一。西方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提出了言论自由的口号,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把言论自由作为人权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以规定。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等事项的法律。在国际人权公约中,表达自由也得到广泛…  相似文献   

4.
言论出版条款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四新 《国际新闻界》2006,(9):31-34,61
文章以中国宪法与言论出版自由有关的条文内涵为出发点,结合联合国(包括地区性)人权条约确立的表达自由的人权标准和其他国家保护表达自由的司法实践,提出了正确理解言论出版条款和文艺创作条款的路径,解释了宪法相关规定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的言论出版自由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透过战争看美国新闻自由的堕落--从越战到海湾战争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把言论自由的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英国《大宪章》和17世纪的《权利法案》,但真正明确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是1791年批准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这项条款成为美国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美国民主之父杰斐逊也为言论和新闻自由作出了最有力的理论贡献。“民意是我们政府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6.
引言 舆论监督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对控制公权力滥用、保证公民知情权和社会长治久安发挥重要作用.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报道和出版等大众媒介渠道,因而各国宪法普遍保护言论、新闻或出版等表达自由.另一方面,表达自由并不是绝对和无限的.  相似文献   

7.
思想表达两分法(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是版权法最基本的法律原则。其基本内涵是版权法保护思想的表达,而不保护思想本身;其基本功能在于明确界定版权法的保护范围,平衡版权  相似文献   

8.
汪露 《新闻大学》2002,(2):37-40
在英国统治期间,美洲殖民地被剥夺了言论自由的权利,殖民地的司法权也紧紧掌握在英国王室手中。经历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之后,美国获得了独立,制定了宪法,对司法独立的制度进行了规定,同时对言论自由给予了充分保护。作为西方社会的两种基本价值,在之后的实践中,两者却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美国最高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和。言论自由和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 美国宪法由正文及其27条修正案组成,保障言论自由的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①宪法条文只对公民权利进行正面规定,而并未对公民权利加以任何约束。所以,美国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理论上是一种绝对的权力。而在实践中,这种绝对的言论自由权必然会与其他的社会基本权利发生冲突。其中,言论自由权与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  相似文献   

9.
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之自由”。美国新闻学认为宪法所保障的出版自由,包含三种权利:一、“出版权利”;二、“批评权利”;三、“报道权利”。报道权利就是“消息自由”。美国国会近年来制定了一些“消息自由法案”。美国政府宣扬道:这些法案保证了报纸的“报道权利”和“人民的了解权利”。  相似文献   

10.
言论出版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和舆论监督权正是这一权利的延伸。但是,拥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自由必须是法律约束下的自由。正如中国记协的阚敬侠指出的:“一个根本原则是:言论、出版自由与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身  相似文献   

11.
新型媒介技术使微博成为自由表达的有效工具,微博的"微"字特点便于公众实现表达自由,微博使每个公民成为言论的自由表达者、新闻传播者以及出版者。本文认为,微博实现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边界的消解与融合,形成了涵盖三大自由的"表达自由"。微博等自媒体宣告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终结,各国公民依据本国宪法,追求的是更广泛意义上的表达自由。微博监管部门也应当针对这种新型的、全面的表达自由制定新的政策法规,对于范围更加广泛的信息传播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确保公民依据法律法规运用微博行使表达自由和舆论监督的权利与职责义务。  相似文献   

12.
每逢谈到美国的言论自由,人们总要提到美国宪法的第一补充条款。法官布莱克说:“根据宪法,联邦政府没有任何权力对任何类型的言论和任何形式的思想表达施加任何压力。”但另一名法官道格拉斯却持不同看法,他说:“第一补充条款并没说只有在言论不存在危险的时候才有表达自由,没说只有在言论不存在颠覆的倾向时才有表达自由……政府所有的规定和限制的意图在条款里都没讲,只是模棱两可地说议会将不制定任何法律……”  相似文献   

13.
179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人权法案》——由几个州制宪会议批准而生效,其中第一条款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下列法律:建立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削减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削减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伸冤之权力。”这也就是美国两百年来由宪法确认的新闻自由的精神。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按宪法规定,一部分民、刑立法权由联邦行使,一部分由各州行使,实行联邦立法  相似文献   

14.
牛静 《新闻界》2007,(5):50-52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否保护新闻记者享有拒绝透露消息来源的特权?“布莱兹伯格案“(Branzburg v.Hayes)是美国关于这一问题争论的开端.美国最高法院审理此案,最终拒绝了基于宪法第一修正案给予新闻记者以特殊的保护,反对的意见则主张承认记者丰有有限特权,并提出了“三步检验法“.  相似文献   

15.
对新闻传播控制的、目的,在于使新闻事业更好地向有利于四化建设,有利于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把新闻事业“控死”。不控制就会造成失控的局面,这对社会和人民无疑都是不利的。把新闻控制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既是整个新闻活动和我国法制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国家政治改革的内容之一。我国宪法虽对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作了原则规定,但由于法制不健全,因此,关于言论、出版自由一直没有具体的细则规定。1957年后政治斗争接连不断,大家尝够了法制不健全的苦处,尤其是十年内乱时期,林彪“四人帮”利用新闻工具为所欲为。一方面剥夺人民的新闻民主权利,一方面又制造假新闻坑害人民。这  相似文献   

16.
三、公民可享的传通权根据《宪法》的明文规定,我国公民可以享受的传通权有:1.言论自由权《法国人权宣言》指出“无拘束地交流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人人有思想之自由”。我国《宪法》虽然没有“思想自由”的提法,但明确规定了‘喀论自由”和‘咄版自由”。这已经足够了。因为人的思想本来就是自由的领地,一个人可以海阔天空地道想联翩,只要他没有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向别人传播,谁也无法知晓。言论是思想的表露,出版是言论的记录。马克思说:“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  相似文献   

17.
接近使用媒体权——一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解读的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兢 《新闻大学》2006,6(2):16-20
本文试图还原美国大众传播法制史上著名的“接近使用媒体权”学说的产生过程。作者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众因无力接近日益垄断化的大众媒体而采取的非常规表达行为,是促使杰罗姆?巴隆重新诠释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提倡接近使用媒体权的根本原因。接下来,作者呈现了巴隆亲身参与的关于接近使用权的托尼罗案的全过程。最后,作者提出观点,认为巴隆所主张的法定接近使用媒体权是一个悖论,他试图用第一修正案所极力反对的政府规制行为,来重现他眼中第一修正案制订者的理想——观点的自由市场。  相似文献   

18.
李树勇 《大观周刊》2012,(46):97-97
表达自由,是公民的基本自由之一,是一项综合性的权利或自由是行使其他权利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条约所普遍确认的并予以保障的基本权利。表达自由具有政治自由权科的属性,是精神自由的外在表现。对表达自由的保护不是无限度的,它必须接受某些原则的规制,在与名誉权等权利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进行利益的权衡,以明晰自由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历史的探究, 着重揭示了美国言论出版自由作为个人权利的一部分的制度化过程, 及其以私有产权为前提, 并为私有产权制度服务的这一传播现实的由来、背景和变迁。本文旨在尝试对新闻立法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思路作一般意义上的分析以得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国际媒介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图片在报纸中的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媒体的认可和重视《。视觉说服和报纸读者定位》揭示欧美报纸版面图片选用的技巧和原则。《法律保护下的新闻自由》回顾美国宪法修正案保护新闻自由的历史,从对表达、传播、信息来源等方面的保护,具体阐释美国的新闻自由。国际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