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楠 《体育世界》2009,(5):110-1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而终身体育就要从学生抓起,本文以高职院校为倒浅述对高职院校学生加强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社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职业院校,不但以学习技能为主,更应该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时自我身体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具有终身锻炼身体的观念.本文分别阐述了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途径及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和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几个方面介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方向,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意义。认为大学体育应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培养大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爱好与习惯,培养大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运用终身体育观转变学生的态度。较全面地阐明了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同时结合我校体育课程建设,对终身体育教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屈睿 《体育世界》2011,(10):46-4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终身体育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作用结合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议。旨在为大学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和培齐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终身体育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终身体育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已成共识。大学生面临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就业的转变,因此,从终身体育的视角而言,高校体育阶段不仅要解决学习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当前和今后运用的问题。本文,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旨在普通高校体育改革,使学生结束学校体育学习阶段走向社会,确立终身体育观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终身体育现状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小清 《体育科技》2003,24(2):57-61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广西 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了解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状况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提出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之建议。  相似文献   

6.
左晓东 《体育世界》2011,(11):43-44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及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和高校公共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亮 《体育世界》2008,(9):56-58
文章从当代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认识高度,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应提倡和加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问题。并将此作为我国现代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进行研究。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体育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探索和研究大学期间,不同年级、不同学历层次的体育教学目的任务和侧重点,改革现行教材教法以适应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大学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教学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大学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上,在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它不仅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生理卫生、保健知识都能得以提高和丰富,符合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体育教育健美操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如何追求健美操课程深层次的教学目标,即在大学生完成在校学习近期健身效益的基础上,能够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观,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充分发挥健美操的健身作用,使它能够影响大学生终身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10.
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体育保健是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新观念,它对终身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保健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加强体育保健——终身体育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吴红霞 《体育科技》2001,22(3):76-78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通过体育教学,把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注入式教学转入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教育上.尝试体育兴趣分组教学,教会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2.
论高年级大学生终身体育与课内外体育俱乐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校高年级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需求、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了解高年级学生停止体育课后的体育需求,并提出对高年级学生体育教育贯彻终身体育的改革建议:设立课内外体育俱乐部,实施学分制.  相似文献   

13.
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勇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3):77-77,79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在校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一站,具有与社会衔接的特点。高校体育教育应在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改革体育教育的目标、方向与发展思路,使大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受益者与传播者。  相似文献   

14.
鲍璠 《体育师友》2013,(6):48-5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以及访谈调查法,对终身体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概括结,在了解大学生目前终身体育意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相对的解决途径。虽然国家早已提出了终身体育这一观念,但在教育实施上并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这其中有着诸多原因,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教育途径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意识是指大学生对体育及体育教育内涵的认识、理解和自觉地去参与体育实践的行动,并将其延续到终身。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未来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大学生具有了良好的体育意识,就可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身心全面发展,而且还可以将体育锻炼意识延续到终身。培养和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是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对大学生个体现在和未来的健康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体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已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校体育是学生接受系统化的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是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大学阶段同样是大学生体育学习和终身体育活动的衔接点。对大学生踏入社会后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中国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习化社会背景下的体育素养培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学科,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又要符合体育作为运动学习的特殊规律。当今学习化社会理念要求的体育教育是要构筑终身体育体系,终身体育成为现实的前提是学校体育阶段体育素养培养问题,本文从体育的知识特性、运动超越性和运动学习的主体性来分析体育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严军锋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4):52-54,78
文章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与研究,认为体育自主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体育创造力;体育学习内部动机是体育自主学习促进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中介;分析高校体育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并提出实施高校体育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两个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试论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作用及培养途径,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1.构建全面反映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育素质与能力的科学测评体系目前,体育课程考核方法、内容与测评体系的改革探索,已成为推进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养成的改革热点。更新观念,改革由过去以竞技体育观所形成的传统的“物为本位”的测试体系与考核指标,到构建“人为本位”的能够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健康发展和激发体育锻炼自主意识提高的评价、考核系统指标,建立较为完整的在校大学生学习期间身体生理、机能形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测评体系,以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与形成。2.体育教学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