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阐述了低碳概念与低碳建筑理念,分析了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表明绿色低碳建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是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低碳建筑设计具体内容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低碳的相关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社区与低碳城市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更好地实现我国低碳目标。  相似文献   

3.
论低碳经济与低碳地产、绿色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问题目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低碳地产是低碳经济对房地产业的具体要求,低碳地产主要体现在其提供的建筑产品上,主要表现为绿色建筑。主要分析了低碳经济与低碳地产、绿色建筑的关系,论述了低碳地产、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并且对低碳地产、绿色建筑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建筑装饰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晔 《科技风》2014,(13):236-236
介绍了低碳经济理念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建筑装饰设计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其中包括树立低碳设计理念、选用节能环保材料、合理进行灯光设计、运用简练装饰手法、加强装饰设计管理、完善其他相关工作等方面。希望能够为建筑装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居民低碳行为的"认知失调"的原因,将低碳知识分为系统知识、行动知识和效力知识3类,然后扩展"知识—态度—行为"理论,在"低碳意愿"的基础上引入"低碳能力",建立了不同低碳知识对低碳行为作用机理的双中介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①不同低碳知识对低碳行为的作用机理差异是引发"认知失调"的原因之一。行动知识能直接驱动2类低碳行为,而系统知识和效力知识只能由低碳意愿或低碳能力对低碳行为起间接作用;②意愿与能力共同驱动居民低碳行为,系统知识驱动的低碳意愿更多地影响低碳购买行为,而效力知识驱动的低碳能力则更多地转化为低碳习惯行为;③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月可支配收入5个人口特征因素对行动知识与2类低碳行为之间的路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宣传教育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知识的作用机制减少居民低碳行为的认知失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能耗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发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建筑业也掀起了低碳环保的设计思潮。在此简单介绍低碳环保概念下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7.
低碳城市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包括低碳城市的概念、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并就低碳城市规划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低碳生活"、"绿色能源"等概念的提出,人们对于节能环保、降低能耗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在建筑领域也兴起了节能型建筑的概念,而节能型高分子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笔者首先对节能型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与种类问题进行分类,并通过其现在使用情况的剖析,与建筑工程对材料的需求相结合,分析了建筑工程中节能型高分子材料的三种具体应用,以期对节能型高分子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也使用了低碳概念,在低碳理念的影响下所设计的建筑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小,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也更大限度了节省了建筑材料,而且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也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详述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引入低碳理念、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策略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旅游饭店为例,基于政府行为、利益相关者行为、社会规范、宣传媒体四大因素与饭店低碳行为的关系,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辽宁省旅游饭店112个样本数据进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发现旅游饭店低碳行为与政府行为、利益相关者行为、社会规范、宣传媒体因素显著相关,证实了旅游企业外部因素与低碳行为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模型结果的政策性含义。  相似文献   

11.
实现低碳增长的政策和行动将对每个行业的政策和行动、政策表述、衡量标准、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以及政策和行动的成本效益进行介绍。本节介绍建筑行业的行动。建筑行业基于目标的政策有三类:新建建筑、改造现有建筑的能源和/或碳排放目标、范围广泛的自愿或协商的协议。  相似文献   

12.
The first eleven storey blocks of flats in the UK were built in the early fifties. Only twenty years later over half a million people are housed in blocks varying from eleven to 31 storeys in height. These buildings have been built un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public authoritie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vision,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housing. Now, however, the provision of this type of housing has almost come to a halt. The widespread use of high flats has been seen a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advances in building technology. The recent rapid decline in numbers built has been attributed primarily to the concern arising from the inhuman social conditions which must inevitably result from such an unnatural form of hous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hile high flats stemmed in part from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t is not possible to attribute their use to such advances. To do so ignores factors which were at work within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 building industry and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It is equally insufficient to attribute their decline to social concern. It is more probable that financial pressures and a change in national policy away from new building to restoration of older houses was of greater importance than the social problems created by high flats. However, one factor which helped to unite the various parties responsible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use of high flats in housing policy, was a widespread belief in the possibilities of modern technologies in relation to the housing problem.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concept appealed to the different protagonist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some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parties concerned with high flats. The major conclusion is that as an innovation high flats have not conformed to the theoretical postulates expounded about them, and that they have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exis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3.
胡振  何晶晶  王玥 《资源科学》2018,40(9):1831-1842
日本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少子老龄化人口特征明显,资源相对匮乏,家庭崇尚低碳生活理念。中国已逐渐迈入快速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并不高,因此,日本家庭碳排放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经验对于中国节能减排对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日本2001—2011年数据为样本,基于IPAT-LMDI扩展模型,构建一个包括家庭规模、住宅利用率、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率、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的日本家庭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并就各因素变动对日本户均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日本户均碳排放对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进行双向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户均碳排放波动上升趋势是正向驱动因素和抑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碳排放率、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正向驱动因素,能源消耗强度、家庭规模和住宅利用率是抑制因素;不同时期日本户均碳排放对抑制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总体来看对家庭规模的敏感程度较高,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敏感程度较低。日本家庭碳排放的因素分析启示我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转变家庭能源控制视角,优化家庭能源结构,合理控制住宅增速、规模和节能标准,提高家庭低碳生活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钊  孙彤 《未来与发展》2012,35(6):99-103
开发成本高、融资困难是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巨大阻力,而碳排放权交易可增加绿色建筑开发的收益,本文首先设计了建筑业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而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融资机理,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碳排放交易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绿色建筑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伴随我国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物质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群众对高层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变得更为严格,同时对已建的高层建筑的局部进行加固改造施工也引起了更广泛的重视。文章针对高层建筑加固施工的准备工作、安全和文明施工、施工技术等进行研究,分析并介绍了高层建筑物加固施工技术中的植筋以及粘钢施工。  相似文献   

16.
上海、保定、杭州和天津等典型区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构建了彰显地方特色的低碳创新模式。国内典型区域低碳创新实践与探索对中国其他区域的重要启示在于,树立低碳创新理念,完善区域低碳创新政策;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创新共同体;培育低碳创新型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视低碳创新的智力支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参与低碳创新,构建低碳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也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不仅关系城市的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更关系到城市居民的住宅权益的保护.城市规划和公民住房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规划制度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对人居环境和住房保障的关注.住房选址规划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必须把满足和保证公民居住需求放在首位.城市拆迁、城中村改造等未来城市发展所涉及到的城市规划的修改,应该兼顾好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住宅权益.  相似文献   

19.
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渗透可以说在建筑的发展变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将各个时期的不同艺术文化通过建筑渗透其中,以至于建筑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下来。因此,建筑也就成为反映历史、反映社会的有效语言,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渗透方式,过程及关系也就成了我们研究发展建筑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毛洪伟  李芬  郭永聪 《资源科学》2012,34(9):1798-1805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对于城市社区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技术研究是关系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缺乏系统性的低碳生态建设领域的公众认知情况研究和定量化的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低碳生态城建设技术公众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认同低碳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规划技术存在差异,认为差异主要存在于控制方式、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信息化手段、规划流程、规划内容、保障体系等方面;认为对于城市片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前期需要进行生态诊断与预评估,诊断和评估的对象包括,生态环境、低碳技术条件、能源高效利用与开发潜力、用地适宜性与开发潜力、建设可行性、居民需求和政策条件等方面;大于90%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评估应该纳入社会人文需求因素,如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公共空间可达性、社区宜居性、基础设施完备性、居民生活满意度、文脉传承、建筑开放度、就业机会等;2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是低碳社区生态改造的主导者;13.5%的受访者认为是政府应该是社区改造的提倡者,还有少部分(10.8%)的受访者对于政府的定位为资助者。既有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的内涵应包括能源系统改造,环境整治,历史印记保留,建筑物更新保护,拆迁安置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微循环技术体系如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和微调控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认知排序。通过研究结果可清晰地看出下阶段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点议题和关键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