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增强民生新闻贴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民生新闻异军突起,深受老百姓欢迎。为此,各级电视媒体都把民生新闻当做新闻类栏目的一大卖点。但反思当前民生新闻发展现状,情况令人担忧:花边新闻充斥屏幕,新闻报道低俗化、脱离群众倾向日益严重,观众开始感到厌倦。民生新闻源于生活,而当前许多民生新闻弱化甚至缺失的正是与生活的主体——普通老百姓的关联。受众是很现实的,好看、好玩的新闻要看,但更要看有用的新闻。民生新闻当初凼为与百姓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而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2.
老百姓将医疗、上学、住房称做“新三座大山”,而这三座大山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干什么去了?甚至,遍及各地的民生新闻是否愧对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民主建设进步,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时尚,迅速在各大媒体中得到重视。作为长期在一线报道民生新闻的记者,不仅亲身感受到民生新闻所发挥的巨大潜能,也看到了老百姓对民生新闻的信任与寄托。下面,结合具体采访,谈谈媒体如何更好地打造民生新闻的“平民特色”。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凭借生活化的新闻内容、叙事方式、主持风格等,拉近了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并积累了大量的受众基础。然而,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信息传播生态产生了变化,而对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策略做出探索则呈现出了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对融媒体为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5年快要结束的时候,不少媒体都报道了一条消息:《天然气出厂价格上涨》。这则新闻关乎民生,老百姓自然关注。但看过媒体的报道,却总觉得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新产物、新现象,从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从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事入手,从大众的角度对百姓的大事小情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论,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部门的工作举措进行报道、解读,民生新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对群众的人文关怀本文浅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有人说民生新闻的大量出现是中央关于新闻改革的新思路,国家的社会发展政策,媒体的竞争以及群众对知情权与话语权的渴求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民生新闻不但遍及大小媒体也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这里仅就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把握话语权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我们这里所说的话语权是指通过媒体发出的团体和个人的声音。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过度地强调了媒体的“喉舌”和“工具”作用,普通老百姓很少有在媒体上发表意见和意愿的机会。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被视为电视界的一朵奇葩。目前全国已有20多家省市电视机构开设了此类节目。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以纵向差异获得了胜利。其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成为地方省市电视媒体市场突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与民生新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党报因为其主流受众集中,因而有助于在政府部门、受众与媒体之间构建起一个最佳互动平台,有助于信息的良好发布与反馈,最终促成一些有利民生的政策出台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党报为党传言,又为人民代言,就更应在做大做强民生新闻方面下功夫,让民生新闻成为党报创新的一大亮点。党报抓民生新闻应从哪方面切入呢?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做好新闻策划近年来,党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吴军 《新闻传播》2007,(12):37-38
近年来,民生新闻在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所占的地位和篇幅、时段有不断扩大之势,拓展了新闻信息源,提高了公众参与度。这一新闻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探索、总结,彰显其积极意义,使新闻媒体成为真正的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11.
正民生新闻专注于对普通老百姓生活有直接影响的事物,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新闻,成为地方媒体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民生新闻现状民生新闻将触角对准城市和农村的百姓生活,以打造"本土化"好看、好听的新闻为追求,在激烈繁杂的媒体竞争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对优质新闻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一趋势下,电视媒体为了更加吸引老百姓的目光,把民生新闻作为重要的新闻形式予以打造,形成了不少特色和品牌。纵观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还存在着科学定位、广泛参与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民生新闻在贴近性方面的一些认识偏差,对电视民生新闻坚持贴近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后,全国许多电视媒体纷纷开办了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收视率高,老百姓很喜爱。但从目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传播误区,产生了不良的传播效果。传播内容:量多而质乏电视民生新闻的  相似文献   

14.
高杨 《记者摇篮》2012,(7):43-44
民生新闻,向来是都市各类媒体的新闻主战场。随着这两年微博的兴起,都市民生新闻无疑迎来了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从去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到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通过微博征集民意,微博在反映民众呼声、表达民众诉求、揭露民生问题等方面的影响效力越来越大。在微博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该如何自守与创新?一、微博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电视民生新闻的主体是老百姓,因此,民生新闻是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莫变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关注家长里短的背后蕴涵着对道德伦理的弘扬、人情风俗的展现、扶助弱小的呼吁,彰显出传统文化与人文关怀,因此受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应该看到,这种回归对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尽到了电视媒体应负的社会责任。然而,就在老百姓为民生新闻喝彩的时候,有的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却在慢慢地变味:凶杀暴力、交通事故、奇花异草的内容多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存、生计密切相关的新闻少了。究其原因,有媒体报道,某城市电视台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的制片人在谈到自己的制片心得时,很有感触地说过下面一段话:现在的观众,一般的杀人案件已经看得…  相似文献   

16.
刘晓阳 《声屏世界》2008,(11):55-55
纵观一个时期以来许多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些电视媒体为片面追求新闻的“贴近”和“好看”,忽视媒体的喉舌作用和引导功能。一些民生节目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简单的就事论事,忽视了对事件本质的挖掘与理性剖析:还有一些民生节目满足于各类原生素材的堆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老百姓的生活琐事上,  相似文献   

17.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民生新闻强调的是其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和介入功能,要关注与老百姓利益最直接、最密切的重大事宜。如时下我们所说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保是民生之依”,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的报道即是党报民生新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颖 《新闻前哨》2012,(3):89-89
当今的电视媒体,除了娱乐功能和宣传功能之外,生活服务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服务类的节目也越来越多。但是,要把民生新闻做得更受老百姓欢迎,还需要下很多功夫。民生新闻与其他类型的节目相比,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实际,说的是街坊邻里的事,这就决定了民生新闻的采访过程也有一些特殊之处。那么,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很多媒体把民生新闻摆在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将自己视为政策的传达者,百姓的救护者。我们时常看到城市台的民生新闻中,当老百姓遇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难题,就找当地媒体进行"曝光",在媒体的出面下,一些纠纷迎刃而解,长此以往,媒体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成就感,并以此为荣,百姓则认为媒体是万能钥匙,什么都能解决。这样的媒体与百姓的关系,事实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从诞生到成为各类媒体的宠儿,前后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新闻类型,俨然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新闻种类.从字面理解,民生新闻,即指关注百姓生计,报道市民生活的新闻.它不是新闻学上具有严格意义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媒体刊播的所有新闻都应与民生有关,都应当是关怀民生、反映民意的.具体领域涉及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游购娱教,即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中遇到的难事、愁事、烦心事、不平事、高兴事、新鲜事,通过媒体报道,就成了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