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段会娟  梁琦 《软科学》2009,23(11):9-12
知识溢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力量。知识的创新、扩散与积累都是在集聚体内进行的,集聚的存在也为知识溢出关联提供了产业网络基础,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不仅仅需要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密切的互动联系。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对我国工业园区建设以及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隐性特征,限制了知识溢出的空间距离.企业只有依靠在地理上集聚,产生信息共享的邻近效应,才能尽可能地扩大对溢出知识的吸收能力.集群环境加速了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使群内企业低成本地获取溢出知识,并降低获取创新资源的成本与不确定性.本文考虑了经济外部性的作用,对一般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改进,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分析,从知识溢出的角度证实了企业R&D活动集聚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90-2008年的省域空间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制造业集聚、R&D投入与知识溢出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R&D投入存在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的产业集聚方式的知识溢出效应不同,专业化集聚比较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是不利于区域创新,而多样化的产业集聚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更有利于区域创新.R&D资本投入和区域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的影响较大,而R&D人员投入-产出绩效低下.社会距离与技术距离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开放的社会更有利于知识溢出与消化、吸收及创新,而技术差距阻碍了区域创新.最后,本文给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知识溢出与空间集聚的双寡头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卓  陈晓剑  王荣 《科学学研究》2005,23(Z1):166-171
知识溢出效应是影响公司生产与创新区位选择的重要变量。本文在G-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纵向产品差异化的条件,认为公司的R&D活动是改善产品质量的产品创新,建立了一个三阶段的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讨论各种知识溢出效果对公司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深入挖掘FDI技术溢出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路径,便于本土企业吸收FDI技术溢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本文建构了企业吸收能力、内部控制机制、FDI技术溢出、知识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关系的理论框架,使用投影寻踪法集成层次回归分析实证验证理论框架,结果显示:FDI技术溢出、知识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知识创新的不同维度分别在FDI技术溢出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或完全中介作用,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关系,结果控制和行为控制分别在知识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间起负向调节和正向调节作用.实证结论将有助于理解FDI技术溢出向企业竞争优势转换的中间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知识溢出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自然优势、市场接近和知识溢出,其中,知识溢出是产业集聚决定的高级因素,并且其作用不断上升。知识溢出具有地理局限性,邻近对于知识流动是重要的。知识溢出产生收益递增,促使经济活动在地理上集中,而产业集聚所导致的人才集中会促进知识的溢出,因而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呈相互增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群倾向.在运用指标评价法测度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将空间地理距离、接收方知识吸收能力等因素纳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利用中国286个城市数据就我国局域知识溢出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及其关系作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知识存量和知识溢出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本门槛假说成立,知识溢出的效果受到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吸收能力的影响.各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各相邻地区间的服务业合作,促进自主创新与知识溢出的有机结合,加快现代服务业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区域服务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知识溢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首先,分析了我国创新活动的区域分布格局,计算其空间集聚度,并通过Moran’sⅠ指数检验证实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确实具有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含知识溢出的创新知识生产函数,并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邻地区之间的知识溢出以及各省市的科技经费、人员投入的差异是引起创新活动集聚的重要原因,其中,知识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衰减,在900公里范围内为溢出效应密集区域,而在1200公里外急速衰减,这也从侧面解释了我国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集聚产生了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对我国高科技产业进行分类实证研究,得出高科技不同行业研发活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与外资企业的研发知识溢出效应、内资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开放度、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等因素相关,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经济危机下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集聚产生了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对我国高科技产业进行分类实证研究,得出高科技不同行业研发活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与外资企业的研发知识溢出效应、内资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开放度、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等因素相关,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经济危机下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1.
企业知识传导的价值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积海 《情报科学》2005,23(12):1761-1764,1808
本研究从内部传导和外部传导两个层面构建知识传导的价值链模型,内部知识流程包括知识的创造、共享、配置、保护、创新等环节,而外部知识流程包括知识的获取、转移、整合、重组和外溢等环节。上述环节两两对应构成互动小循环,再进一步构成企业与市场边界交互知识作用的大循环,导致企业知识存量的优化和知识结构的动态演变。最后,本研究探讨了知识传导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2.
知识溢出是创新主体之间跨边界的知识扩散和转移,产业聚集与知识溢出的内生互动过程首先是产业聚集促进创新主体聚集区域的知识溢出;创新性知识要素在聚集区域的知识溢出效用与直接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又增强了产业间的内聚引力。创新模型进一步表明,创新性增长不但是创新主体所在区域产业聚集的动机,知识溢出效用还最终决定着全局性创新增长水平,区域创新强度是联系知识溢出效用和累积性区域创新增长的桥梁,强化知识创新的公共物品属性是实现全局性创新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杨丽君 《科研管理》2019,40(10):161-168
经济理论服务于经济实践,目前需要理论上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的经验借鉴。本文对三个知识溢出效应指标,结合制造业进行了新的概念界定。把一些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应用到本文的研究主题上,构建了全新的适合“中国本土”的理论研究框架。实证分析采用三维动态模型,摒弃了传统的二维静态模型。通过定量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之策,以指导实践。政策建议中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制造业空间“热点”和“冷点”的集聚,在更大空间范围上,正是“热冷”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锁定效应解锁,需要依靠政府更有力的制度供给;时间性制度滞后变量影响不显著,需要更为关注人为因素的制度滞后所导致的制度供需结构性矛盾;制造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区域之间的合作有利于知识溢出;发挥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效应,加快制造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制造业垂直纵深升级发展等。供给侧改革中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失业问题,政府不应缺位,提出“予千金”,不如“授一技”的观点,来避免失业率的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引入技术距离作为研究不同行业企业间知识溢出的关键途径,依据Klaus衡量同行业企业间知识溢出效应模型,考虑综合吸收能力因素,提出和改进基于技术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并以管理咨询企业为应用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对客户的行业知识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评价,分析企业所处的知识环境、溢出影响因素和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提出促进知识溢出效应的方式,验证企业问通过知识交流能够发挥各自更大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王清晓  杨忠 《科研管理》2006,27(2):102-108,56
根据企业的知识基础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跨国公司可以被看作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运营知识的内外部网络的统一体。有效地在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进行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其竞争优势的必要前提之一。跨国公司各内部网络结点所积累的国别性专有知识产生于其所在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下,因此,跨边界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必然受到一系列与此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一个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机理。数据来自长春市软件产业集群中102家软件企业的调研问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外部社会资本及内部关系资本与显性知识溢出正相关,内部结构资本与显性知识溢出负相关,内部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与隐性知识溢出正相关,内部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与认知资本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影响因子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差异,测度影响因子与知识溢出效应的关联度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在企业知识溢出与模仿结构中存在向稳定性水平收敛的格局及模仿收益递减的趋势,形成创新与模仿的螺旋式演进模式。知识溢出效应除了与交易成本、时空间距有关外,与R&D投入总量、劳动力流动性、交易运输条件、知识溢出时滞、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厂址变迁等因素密切相关。R&D投入总量与被解释变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差距、地区或企业之间的距离与知识溢出效应显著负相关;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效应成正比,当企业知识存量差距等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时,知识溢出效应最大;知识溢出时滞、知识退化率与知识溢出效应成反比,而地区或行业的销售收入及该地区或行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之和对知识溢出效应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实质性的直接影响。知识溢出时滞是由知识本身特性和知识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决定的,知识外部性内在化的实施方式主要取决于产权制度的安排、政府对创新主体的保护和道德约束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靳娜  傅强 《软科学》2011,25(6):140-144
通过引入人力资本增长率、知识溢出、技术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差距等参数,建立了三部门FD I多参数溢出效应内生增长模型,讨论了各种经济因素对FD I溢出效应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系统的动态转移过程。研究表明:外商人力资本增长率高于东道国人力资本增长率时,FD I的引入才能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率,而且只有在此种情况下,知识溢出才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吸收能力和技术差距对稳态增长率不产生影响,但在动态转移过程中,经济增长率随吸收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而经济增长率随技术差距的扩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实际从区域层次入手,通过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来探究绿色技术溢出、环境溢出对环境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劳动生产率在改善环境绩效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2)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和环境溢出效应均存在并且表现为全国层面;(3)区域外部的绿色技术溢出对改善区域内部环境绩效起到积极影响;(4)外部较差的环境绩效会给予区域内部改善环境绩效的动力,即环境溢出具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三种类型的网络对于企业的知识创造及管理活动的影响。社会网络理论讨论网络内的知识流动,以及网络联结的强度如何影响知识转化过程;外部网络理论讨论企业的互补知识如何形成,企业之间的学习过程如何实现;内部网络理论则关注不同的结构和管理过程如何帮助及促进知识的创造与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