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装置巴东县第二中学田宗学(444324)在高中《化学》必修课本第4章碱金属第2节钠化合物这一教材中,关于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在课文中只做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演示实验,而对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取氧气,也只用了一个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Al_2(SO_4)_3和Na_2CO_3溶液反应实验的改进沈阳市辽宁省水利学校(110122)杨立军,张金海Al2(SO4)3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目的是验证盐的水解在盐溶液反应中的应用,实验所要得到的正确现象是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我们按教材中?..  相似文献   

3.
化学反应工程学在实验改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化学反应工程学做指导,制造了常规、微型两种多功能高效气体发生器,改进了钠跟水反应等七种制备气体的实验,选出了电石跟水反应的理想的消包剂(AICI3),纠正了CO2使蜡烛火焰熄灭实验中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4.
高一化学教材中钠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实验4-3]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一个反应两次操作较麻烦。特别是钠和水反应收集氢气的实验,教师用双手同时在烧杯内外操作,很不方便,学生也不易观察。②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需要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教材中的实验由于操作复杂,不符合改进要求,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我们作了以下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 向平底烧瓶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用滤纸把煤油吸干)投入烧瓶内塞入单孔塞,即可观察到钠在水中剧烈反应的现象,又可看到气球逐渐…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我们按现行教材(人教版)第一册P79,用铜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进行实验,反应后试管显示往往是黑色沉淀,将这黑色沉淀和溶液倒入另一支试管稀释,未必观察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另外,原实验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不仅污染环境,还危害师生身体健康。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和改进。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会因条件不同发生下列两种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1)或:5Cu+4H2SO4(浓)△Cu2S↓+3CuSO4+4H2O4C…  相似文献   

6.
浓HNO3与稀HNO3氧化性强弱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氮族元素第三节有介绍HNO3氧化性的演示实验,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实验后有学生提出:浓HNO3与稀HNO3到底哪一个氧化性强?由于教材没有明确说明,因而学生仅从HNO3中氮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化合价的降低多少去判断,认为稀HNO3的氧化性强。通常教师都是口头解释:HNO3的氧化性强弱是指其氧化其它元素的能力的大小,而不是自身被还原的程度。因浓HNO3氧化性较强,即使反应中生成了NO,又被它氧化成为NO2…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高一教材(人教版)采用了两个实验,演示钠与水的反应及氢气的收集与检验。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演示实验存在着如下缺点:1.钠与水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而造成危险。2.钠与水反应的速率不易控制。3.用试管收集氢气检验时,不便于操作,且易发生危险。为了弥补以上不足,笔者对教材中的实验作了巧妙的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二、实验用品  相似文献   

8.
[知识要点]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网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1.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柔软、密度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化学性质:(1)易与卤素、氧气、硫等化合,甚至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化合为NaH,其中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结构不同、现象不同;(2)与水或酸的水溶液反应.注意反应的实质、现象和剧烈程度对比.(3)与盐的水溶液反应,注意反应的实质是先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 Na与CuSO4溶液反应为:2Na+2H2O+CuSO…  相似文献   

9.
师:(宣布上课)师:前面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的化学反应,并且学会了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这些反应。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化学式更简洁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谁能在黑板上用化学式取代文字表达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名称,写出你最熟悉的4个化学反应?生:板演了如下4个化学反应:H2+O2→H2OP+O2→P2O5Fe+O2→Fe3O4S+O2→SO2师:谁还能写出与他不同的化学反应的这种表达式?生:争先举手,又有几位同学分别补充板演了如下几个化学反应:Cu+O2→CuOMg+O2→MgOC+O2→CO2Ca(OH)2+CO2→CaCO3+H2OKM…  相似文献   

10.
乘法公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其应用极广.下面从八个方面举例说明如何灵活地运用公式解题.一、套用例1计算:(3x-4)(-3x-4).分析:本题的两个因式中“-4”相同,“3x”符号相反,因此可将-4、3x分别视为平方差公式中的a、b,适当调整项的位置后即可套用平方差公式.解:原式=(-4+3x)(-4-3x)=(-4)2-(3x)2=16-9x2.二、选用例2计算:(x+y)2(x-y)2.分析:本题既可以先用完全平方公式,也可先用平方差公式,但先用平方差公式可简化运算,提高正确率.解:原式=〔(x+y)(…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因式分解错解进行分析,同学们或许能从中受到启示.例1把x2一4xy+4y2-2x+4y一3分解因式.解x2一4xy+4y2-2x+4y-3=(x2-4xy+4y2)一(2x-4y)-3=(x-2y)2-2(x-2y)一3=(x-2y)(x-2y-2)-3.评述这个结果只是部分出现积的形式,没有完全把原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不符合因式分解的要求,属于概念性错误.这里的关键是把.(x-2y)视为一个元素m,则问题变为把m2-2m-3分解因式,由十字相乘法,易知m2-2m-3。(m-3)…  相似文献   

1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原子种类;④物质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试判断x 的值是(). (A)1(B)2(C)3(D)4 3.某化合物 M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由此可判断M的化学式为 (A)C2H4(B)CH4(C)C2H2(D)C6H6 4.下列反应的生成物均为Z,若Z的化学式为XY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3XY2+Y2=2Z(B)2…  相似文献   

13.
Na2O2与CO2反应装置的设计荆沙市荆州区弥市中学(434144)张寿昌一、实验设计目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分别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1)2Na2O2+2CO2=2Na2CO3+O2↑(2)在讲授上述教材时,为了增加...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38页(实验2-7]内容是:比较相同质量的Na2CO3与NaHCO3分别和HCl(aq)反应,放出CO2的快慢、教材上实验装置和操作看似很简单,但演示过程中,往往现象不明显,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究其原因,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a.粉末粘附在气球内壁与试管内壁上较多,实际参加反应的Na2CO3和NAHCO3的质量不等。 b.教师演示该实验时不易同时操作。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用以下装置操作(图1)更为方便,效果显著。 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已确定了[(CH3)4Si)、[(CH3)3SiOSi(CH3)3SiO-)]、[(-(CH3)2SiO-)3)、[(-(CH3)2SiO-4)及[(-(CH3)2SiO-)5]在297±2K温度下与OH、NO3根及O3的气态反应的速度常数。它们与OH根NO3根及O3的气态反应的速度常数分别为(单位为cm3/克分子·秒):[(CH3)4Si]:1.00±10-12,<8×10-17,<7×10-21;[(CH3)3SiO(CH3)3〕:1.38×10-12,<8×10-17,<7×10-21;[(-(CH3)2SiO-)3]:5.2×10-13,<2×10-16,<3×10-20;[(-(CH3)2SiO-)4]:1.01×10-12,<2×10-16,<3×10-20;[(-(CH3)2SiO-)5〕:1.55×10-12,<3×10-16,<3×10-20。对于这些化合物的对流层迁移过程,它们与NO3根及O3的反应是无关紧要的。在对流层中,这些易挥发的有机硅化合物因与OH根反应而引起的计算寿命的变化范围为从[(-(CH3)2SiO-)5)的10天到[(-(CH3)2SiO-〕3]的30天。  相似文献   

16.
一、中学阶段常见的离子方程式1.钠和冷水反应2Na+2H2O=2Na++2OH-+H2↑2.铁跟盐酸反应Fe+2H+=Fe2++H2↑3.铜跟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4.硝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Fe3++3NH3·H2O=Fe(OH)3↓+3NH4+5.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3Cl2+2Fe2++4Br-=6Cl-+2Fe3++2Br26.铜跟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Cu2++2Fe2+7.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8.澄清的石…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一化学教材(人教版)中钠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钌(Ⅱ)—联吡啶—KBrO3(Ru(bipy)2+3-KBrO3)化学发光体系与Ru(bipy)2+3-KMnO4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亚糖中的亚硫酸盐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从五个方面作了讨论并与其它化学方法进行比较。实验表明Ru(bipy)2+3发光体系比其它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线性范围,且Ru(bipy)2+3-KBrO3发光体系略优于Ru(bipy)2+3-KMnO4发光体系。  相似文献   

19.
1 存在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在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共设计了四个随堂实验:[实验2-11切割钠和观察钠的颜色;[实验2-2]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2-3]钠与水的反应和[实验2-4]检验钠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一个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完成上述几个实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现行资料中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Na2S2O3中的硫为+2价(销为+1价,氧为-2价,由化合价规则求出流为+2价),与硫酸反应后变为+4价(SO2)和0价(S),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种观点则认为,S2O3-中的一个硫原子S(中心疏原子)除同三个氧原子以极性健结合外,还与另一个硫原子S以非极性健结合,这样,S即显示0价(由化合价实质得出),S显示+4价(由S显0价、氧显-2价、S2O显-2价推算出),与硫酸反应后,S转移到SO2中,仍显+4价,S转移到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