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我国有9家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本文对其高管薪酬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这9家公司的高管薪酬总额、高管人均薪酬、前三名高管薪酬、前三名董事薪酬以及高管零薪酬的情况。研究发现,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总额均值增长缓慢;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均薪酬增长率偏低;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前三名高管人均薪酬增长率较高;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前三名董事人均薪酬增长率年际变动较大;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高管零薪酬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
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一直都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2003-2010年沪深两市296家国有和176家非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了高管持股比例、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和两职兼任等因素之后,实证分析了不同所有权结构的公司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高管持股数量的增加,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更高,但国有上市公司则相反;公司规模的扩大会降低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且只有当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在不同的区间范围内,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才表现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以及其他因素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本文选用2011—2012年的12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为研究基础,并借助SPSS17.0和EXCEL2010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总额相对较低,总资产报酬率ROAi,t在1%的统计水平上与高管薪酬TMCi,t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Levi,t在1%的统计水平上与高管薪酬TMCi,t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试图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国内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策过程。利用中小企业板112家上市公司的资料,实证研究发现,不仅诸如公司规模、地域、高管人力资本等因素显著影响高管薪酬,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高管内部社会资本亦对其薪酬有显著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5,(9):85-90
以我国沪深两市157家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环境绩效为切入点,基于合法性理论,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高环境绩效水平下,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负相关,且企业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不影响这种负相关关系,而企业的国有性质会弱化这种负相关关系;低环境绩效水平下,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正相关,重污染行业企业会强化这种正相关关系,而企业的国有性质则会弱化这种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家族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荣  刘爱东 《软科学》2009,23(9):107-114
基于业绩基础的薪酬制度是所有者用于减轻代理成本的一种治理机制。选取2007年我国228家家族类上市公司和770家非家族类上市公司,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家族类上市公司来自家族的高管薪酬、家族高管薪酬与其职工年收入的比值明显比非家族类上市公司高,并且薪绩敏感度低;然后通过家族类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对家族高管薪酬治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独立董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家族高管薪绩敏感度,但以家族高管的高薪酬为代价,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家族高管薪酬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家族类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萍  范祥玉 《科技与管理》2020,22(4):98-104
高管薪酬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降低企业利润;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提高高管的工作热情,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50家企业2015—201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高管薪酬占应付职工薪酬比重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占应付职工薪酬比重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但不同规模、不同负债水平的企业"倒U型"拐点也会存在差异。研究结论旨在为企业确定合理的高管薪酬占比,发挥高管薪酬在企业财务绩效提升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管薪酬是企业对高管进行激励的常用手段,有效的薪酬契约能够激励高管努力工作,从而可以降低代理成本.然而在我国国有企业中,高管任免和薪酬确定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要影响,甚至直接管理.我们认为,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行政关系会影响国有企业,因此会导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高管薪酬对于代理成本影响程度的不同.利用中央控股、地方控股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行政级别变量本身以及对于高管薪酬和代理成本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和民营上市公司内高管薪酬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差异明显;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行政级别引致的行政激励对公司高管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并且行政激励对薪酬激励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3~2014年中国中央企业上市公司数据,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扩大高管员工的薪酬差距与高管团队之间的薪酬差距均有利于提高企业业绩水平,得到更好的企业管理绩效.同时,中央企业上市公司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还与企业的资产规模、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行业特征相关.中央企业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薪酬差距同样也与企业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有关,但与资产结构无关.  相似文献   

10.
范香梅  刘斌 《预测》2023,(2):90-96
现有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差异对银行财务与社会绩效及其协同度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4家商业银行在2009—2019年期间数据测度和实证分析,发现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女性董事占比、银行规模等对提高银行社会绩效有利;董事会规模、外部监事占比等与银行财务绩效正相关;高管薪酬、国有股权性质与银行双重绩效协同度负相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亟需构建起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综合管理体系,并强化协同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否会受到行业特征的影响,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行业、塑胶制品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并从这些行业中筛选出45家代表公司的2010—2016年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以资产净利率(ROA)和每股收益(EPS)作为企业的绩效衡量指标,引入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房地产行业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传统制造业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相关性并不明显,电子信息行业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不同行业为视角,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不一定存在相关性关系,行业特征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对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主要存在的国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两种制度,以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数据为样本,对学历、薪酬和持股比例等高管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高管学历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但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为显著;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亦显著正相关,但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为明显。相对而言,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呈现弱的正相关性,但在两类公司中表现不同。证实了产权性质不同的两类公司其高管学历、薪酬与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方向相同但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方面,整理2011—2013年的3 395个上市公司的样本来研究股权结构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通过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以及不同性质的持股比例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差距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股权制衡度与高管薪酬差距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而不同性质的持股比例也对高管薪酬差距存在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持股比例性质的公司,要使高管薪酬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研究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两个因素对其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治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有研究不区分控股股东所有权性质,笼统给出高管薪酬变化与并购业绩无关的结论很可能有失偏颇。基于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前后高管薪酬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相对宽松的公司治理环境下,国企高管具备利用并购增加个人收益的动机和条件,高管薪酬变化与并购业绩无关;而民营企业高管在相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严格的内部监管环境下,提高并购业绩或许是增加个人收益的更好选择,高管薪酬变化与并购业绩相关。研究深化了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认识,对进一步研究公司高管的行为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企业高管的薪酬契约设计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经济犯罪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8-2005年间发生高管职务经济犯罪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公司治理因素与公司高管职务经济犯罪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与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经济犯罪具有显著相关的公司治理因素有:股权结构、监事会规模以及审计意见评价等级等。本文在对这一结果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12—2016年中国A股信息技术行业32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高管与员工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成熟期和衰退期公司的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有正向激励效应,相比行为理论,锦标赛理论更能解释我国成熟期和衰退期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但成长期公司的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并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应注重自身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演化,并实时调整企业的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薪酬和股权激励机制是留住企业优秀高级管理人才的关键,民企与国企在属性上存在差距,那么在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是否存在差异,值得研究.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国企与民企在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方面的差异.研究得到,在高管薪酬方面,国企高管前3名薪酬均值高于民营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金融、保险行业高管薪酬最高,农、林、牧、渔业最低;东部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资产规模大的企业高于资产规模小的企业.在股权激励方面,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股权激励标的物的选择上偏好一致,都喜好用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在地区上大都分布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行业上大都分布于信息技术产业等新兴行业;国企股权激励的比例整体低于民企股权激励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蔡地  万迪昉 《软科学》2011,25(9):94-98
以2004~2006年间的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干预、管理层权力对国企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干预降低了由当地国资委所控制国企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对当地由中央国资委所控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对地方国有企业而言,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反而越低,没有发现两职合一对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有显著影响;对中央国有企业而言,独立董事比例和两职合一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共有9家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本文对其高管持股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这9家公司的高管持股总数、高管人均持股数以及高管零持股的情况。研究发现,整体上酒店类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总数较少,人均持股数量更少,高管零持股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0.
吴雪杰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4):454-459,482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天价薪酬"现象频出,这不仅会引发企业管理效率低下、投资决策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社会公平.以2013—2019年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公司为样本,对"高管薪酬差距—企业竞争力—企业风险承担"这一传导机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探究高管薪酬差距能否改善企业竞争力,实现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的积极作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善建议和实践路径.研究结果发现: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呈显著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企业竞争力在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中具有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拓展了薪酬差距的研究视角,对研究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