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新闻中强调的这些议题随着时间的演化会成为公众认为重要的议题",换句话说,媒介议程设定了公众议程。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已有的传播理论受到新传播环境的挑战。而在新的情境下,议程设置理论有了新的应用模式。本文通过对网络议程设置的量化研究来探究媒介引导力的效力。  相似文献   

2.
王舜 《青年记者》2013,(2):16-17
在网络环境下,议题属性显要性并不总是由媒介决定,议题属性议程设置成为一个非闭合的流程。本文尝试以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代表团"旗袍秀"事件为例,探析网络环境下议题属性显要性转移的路线,并以此观照个体、社群、媒介、公众、政策等之间的议题属性议程设置新特点。浙江代表团"旗袍秀"事件与议程设置1.第一阶段:议题的媒介显要性获得和转移及属性显要性设置2012年2月29日,浙江在线刊登了一篇题为《百年华装看旗袍丝博中国旗袍百年展3月晋京展出》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崔波 《新闻实践》2008,(8):14-16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主动设置议题"的要求,表明党和政府在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向新闻工作者提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期望。作为调控和引导公众舆论的传播理论——议题设置理论(国内学界翻译又称"议程设置理论"),从媒介设置议题到议题融合的变迁,不仅是媒介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4.
议程设置理论是当今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媒介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介的基本功能之一。它是指媒介具备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种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①媒介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公众设置议题,不论这些议题是否被公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媒介间议程设置效果是议程设置理论的重要拓展领域。本研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等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议程设置现象,并分析了议程融合和融合新闻等具体表现形式。同时,本研究也指出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间议程设置的负面效应,即网络谣言和虚假新闻的产生与扩散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媒介间议程设置的控制机制——把关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6.
国外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否依然有效是议程设置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国外学者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检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对受众是否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二是检验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间议程设置效果。现有研究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对受众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网络媒体自身之间存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效果。  相似文献   

7.
占琦  苏静 《今传媒》2016,(10):131-132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自媒体加入传媒大军,媒介资源空前繁荣,媒介重心发生偏移,媒介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公器”探讨社会公共议题,而是更多的关注私人议题。媒介域的“私有化”,同时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缺失和“议程设置”功能势弱等问题,网络草根和网络红人利用新媒体、自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本文分析面对上述问题,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论点认为,新闻媒介创造的议程设置能够产生重大的后果。媒介中强调的议题,随着时间的演化会成为公众认为重要的议题。换句话说,媒介议程设定了公众议程。  相似文献   

9.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微议程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对网络上舆论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伦理失范、议题的过度延伸等现象凸显。本文通过对"成都被打女司机"事件的分析,还原了新媒体平台上微议程建构的过程,认为媒体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合理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并培养正能量的"意见领袖"、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希望对当下新媒体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余人  李彤 《编辑学刊》2016,(2):45-49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出版是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图书是一种大众传播产品,图书的选题策划就是议程设置的过程。《蚁族》的议程设置模式是把媒介议题变成公众议题,引发社会深层思考:《秘密花园》的议程设置模式是把公众议题变成媒介议题,引起读者广泛共鸣。两本图书的议程设置思路有差异,但都做到了"接地气",因而能引起读者的认可、共鸣、响应,也推动了图书的热销。编辑在做选题策划时要有眼光、有魄力做恰当的、巧妙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环境中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蓉 《新闻世界》2009,(4):110-111
本文分析了网络传播环境下公众在议程设置中的地位变化和公众为媒介设置议程的特点,得出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变化,反思传统媒介在议程设置中存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偲 《新闻世界》2014,(4):157-158
李普曼用“我们脑海中的图像”来解释传统媒介环境下大众舆论的形成,它的形成基于媒介通过新闻报道为大众制造的拟态环境,媒介议程深刻影响公众议程。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传统媒介环境,中国社会的转型改变着人们对待变化的心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媒介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将如何演变?本文试从梳理大众媒介与舆论之间的关系演变入手,探讨议程设置理论在各个环境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情况,并展望未来媒介环境的变化对大众媒介与舆论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化媒体"和"大数据"的交相辉映带来了社会信息生活的变革.国内数据新闻的制作也逐渐成熟,2015年两会期间,除央视外,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也制作了数据新闻进行两会报道,数据新闻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数据新闻的应用将会给媒介议程设置的规律和影响模式带来一些改进:媒介议程设置中话题可以不再依靠编辑、记者的主观经验判断,而是基于客观的数据产生;筛选出受众最关心和社会需要的话题,增加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重合度;议题选择范围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补充媒介议程设置"和"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从而增强媒体独立性和减少媒介内容的同质化,提高媒介议程的影响力,为公众更好地了解社会进行参政议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大众安排讨论话题,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进入公众议题,影响公众原有的思想和观点。议题设置可以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可以影响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运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理论对三峡工程的“媒介议题”和“公众议题”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大众传媒围绕“三峡工程”进行的媒介议程设置方式是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影响和强化效果的。媒介议题设置使受众经历了对这项工程知之甚少、到十分关注、直至共同…  相似文献   

15.
“微议程”的提出对于研究议程设置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微议程”因其平民化、社会性、议题广泛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媒体议程的不足,可直接或间接对公众议程产生影响;但同时面临倾向性明显、过度议程等发展困境.通过对“微议程”概念、特点的详细分析,笔者认为,发挥传统媒体议程优势,结合技术支持、政府宏观调控是解决“微议程”发展困境的关键,也是实现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有效发展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浪微博微话题议程设置内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莺莺 《今传媒》2012,(7):90-92
本文就新浪微博微话题的议程设置功能进行内容分析。从议题设置的数量、分布、重大议题设置角度和传播效果反馈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新浪微博议程设置的特点及效果。文章认为,新浪微博对于重大事件的议程设置总体表现客观,同时重视社会协调功能,媒介议程设置与公众自我议程设置一定程度上重合,并在互动中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17.
王丽 《新闻世界》2013,(5):151-152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媒介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建立在传统媒介环境之下的议程设置理论相应的也发生了改变。本文试从议题本身、议程设置的主体、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以及议程设置的效果四个方面分析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自媒体时代,公众打破了传统媒介对话语资源的绝对掌握,在"手表哥"、"房叔"、雷政富不雅视频等事件中,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受到了挑战,公众逐步引导着传统媒介的议题和大众的舆论走向,成为新的媒介话语权的领袖。  相似文献   

19.
今年恰逢美国四年一届的总统竞选,竞争又在吵吵闹闹中拉开帷幕。大多数的美国民众,对这场竞争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大众传媒的蛊惑。大众传媒借助自身具有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着公众的日常议程,使这场旷日持久的竞选运动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内容。 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 function)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为大众安排讨论话题,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进入公众议题,影响公众原有的思想和观点。简而言之,议题设置可以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在美国大选中,媒介对某些议题的强调会使一些候选人受到选民偏爱,而另一些人则遭冷遇。  相似文献   

20.
葛蕾 《新闻世界》2013,(6):164-165
1972年,马尔科姆·麦库姆斯与唐纳德·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的概念,指的是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41年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传统的传播模式被颠覆,议程设置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本文从议程设置过程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