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张青 《山东教育》2008,(6):37-39
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意义与一次函数的图像。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了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内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提供了工具。前面学习的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画函数的图像等,虽然都是一些一般的概念,也没有具体地对函数进行研究,但却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正、余弦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基础上,对正弦函数图像的深化和拓展,也是接下来学习《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重要依据。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形结合思想的体会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二、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了解y=Asin(ωx+φ)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机画出y=Asin(ωx+φ)的图像;理解参数A、ω、φ对函数y=Asin(ωx+φ))图像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第1节第一课时.内容分析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初步了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函数Y=Asin(ωx+φ)一节是人教版高一下册的内容,是在学习正弦函数图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借助几何画板对教学内容的直观呈现,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让学生经历画图、观察、猜想、思考等数学活动,初步认识具体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研究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学习。针对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时,着重思考的是如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思维难度,减少学生对函数学习的畏惧心理,同时培养学生自信的心理品质,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内容分析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了高中数学的始终。幂函数是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之后高中数学中又一基本初等函数,对于研究函数图像及性质(如比较大小,单调性,奇偶性等)起到巩固和延伸的作用。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能进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幂函数。学生"数——形——性质——应用"的思维模式已基  相似文献   

7.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本节课图像变换复杂,为了突破难点,教师一般用Flash、ppt等设计课件辅助教学.但这些课件存在制作过程复杂,图像变化单一,互动性弱等缺陷.本文试图利用几何画板优化设计函数y=Asin(ωx+φ)图像变换的积件,动态可视化参数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以弥补过往课件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正>【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有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延续,体现了"现实的数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本节内容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向学生渗透了转化、建模和数形结合思想,为今后学习二  相似文献   

9.
1基本情况1.1教材分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苏教版必修4中1.2.1节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线是本小节的难点,掌握有向线段及其数量的概念,是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函数  相似文献   

10.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一节课实质上也可以理解为一节习题课,在教学活动中我也多次听过这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我仔细分析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的不够彻底以及教师在备课中预设的问题也较少而造成的.因此,引起我对本节课的思考,究竟怎样设计这节课才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于庆 《成才之路》2014,(28):71-71
教师引语: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共同学习了对数函数的概念,感受了研究对数函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要接着来探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1观察对数函数的图像,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2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对数值大小;3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一数学必修一学完函数的所有内容后,学生反映学习函数太难,太抽象要求能给他们一节能全面研究函数,学习函数的方法,为此设计了一节《函数图象与性质探究》的探究课,想通过对几个函数性质的探究,来反映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掌握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3.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在学习完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会用五点法作图后学习的知识.本节课是旧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9节"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第3课时,是新教材人教版必修4第1章第5节第1课时;它是函数图象伸缩平移变换的特例,是初等数学一般函数图象变换的基础,是高考的热点、难点;它是在完成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相似文献   

14.
1 内容解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第1册(A 版)》第3章中的第3.2.1节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要求学生结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体会它们的增长速度.它是函数知识的一种拓展,既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感受到了函数内容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意义.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又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衔接的枢纽,特别是在应用意识日益加  相似文献   

15.
一、课标要求 本节内容,学生将学习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有机联系.课标在必修模块1“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中,对“函数与方程”提出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的数学模型,一次函数是关于函数内容的起始章,本节《一次函数》选自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它是在认识了函数、函数的图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函数是一类最基本、最简单的函数,本节课主要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它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提供了一般思路和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函数教学  相似文献   

17.
<正>一、案例背景为了加强新优质初中学校间的学习与交流,南京三区联合组织了一次中考一轮复习课交流研讨活动,笔者有幸代表浦口区上了一节初三复习课,课题是3.1一次函数第1课时.本节课为初三一轮复习中第三章函数的第一节复习课,在此之前已经了解了变量、函数的定义、表示法及图像,而本节课内容主要是:通过自主体验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与胄灾;根据已知条件,获得有效信息,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体会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函数的零点》是《函数与方程》一节的第一部分内容,它是学生在相对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新内容,它承接了前面的函数知识,同时也是学习后面"二分法"的基础,是函数与方程关系的重要体现.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我在备课、上课等环节上做了一些文章,通过教学实践,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本节课是数学必修(1)第二章<函数>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本节课充分发挥自制课件的优势,将自己的想法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充分融入自制课件中,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容量更多.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材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是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第3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函数概念后研究的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单调性的学习是对函数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如果单调性研究得透彻、清楚,那么函数的其它性质的学习就会顺理成章.函数单调性的学习体现了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等重要数学思想,在描述性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过渡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所以说,本节课纵向承接函数概念的深入研究,横向为函数其他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