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交际的成功离不开语境。语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本文分析了言语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的构成及作用机制,揭示了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能动地控制并利用语境因素为自己创造有利的交际环境。言语交际过程是交际者对认知语境假设不断调整、顺应,并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的动态演绎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幽默言语交际失败有着深刻的认知原因,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在交际者认知语境能否互显、听者能否辨别说话者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方面的差异、以及听者能否实现认知框架的动态转换方面寻找幽默交际失败的原因,为幽默言语交际失败做出一个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电视剧《小麦进城》中两个言语交际冲突片段为例,阐述了言语交际冲突与个体认知心理密切相关。每个言语交际冲突案例都是个体产生认知失调,然后为消除认知失调选择不同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误解是言语交际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误解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言语交际的规律.从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看,认知理解就是激活理想化认知模式,投入理想化认知模式.因此,误解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不能互明而导致无法激活相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或者是投入理想化认知模式时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斯佩伯和威尔逊(Sperber&Wilson)关联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语境要素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强调语境研究的视角应转向语境的认知研究。通过对动态语境的概念、动态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特点等作初步的分析,指出语义受语境的制约,而语境本身就处于动态的变化当中。交际的核心不在于言语,而在于意义的理解,语义分析法只能在初步语境中实现.而言语分析及交际分析应该在动态语境中完成。在言语交际中强调动态语境突出了动态的语言形式,从而对言语交际的分析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6.
曾容 《文教资料》2009,(10):42-44
语境对修辞交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语境的定义我们经历了从具体语境学到认知语境学。从认知的观点来看,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就是交际者对言语环境信息的知觉、判断、分析、加工的过程。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深化了对语境的定义,并从修辞交际中的话语建构和话语理解这两个方面论述了语境认知对修辞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言语交际中,对语境进行正确的认知是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的前提。由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外语习得时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和使用过程中,大脑中的母语语境知识会发生负迁移,从而对语言形式的使用语境产生认知上的错误。这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即是言语者因文化差异对语境进行错误认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从事言语活动时,交际主体总是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就具体的话题,以具体的方式和具体的交际对象开展言语交际活动的,这些具体情境就是言语活动产生的情景语境。语境对言语交际有着制约作用,使得语境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影响言语交际的进行和结果。所以,积极地认识、利用和改善语境是交际主体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学中应该渗透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看,唠叨言语交际冲突实际上是说话者和受话人认知语境之间的矛盾。为了避免唠叨言语交际冲突,达到交际目的,发话者一定要从受话者交际角色、经验、文化等个人背景和当时的情境语境出发,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这样说出的话才能让对方觉得"中听",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言语交际求美倾向中存在三个层次的准则,即达到语言的形式美、意象美和语境美.从语言人际意义的角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的情态和语气系统、评价系统和社会角色身份的变化分别体现了语言的三种求美倾向.本文试图通过具体言语实例,分析人际意义如何表达言语交际的求美特色,力求为美学语言学的人际意义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因素,本文从人格、认知、情感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因素,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言语交际观主要体现在信言观、慎言观、辞达观、美言观和语境观等五个方面。信言观是指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言语要诚信;慎言观是指说话要谨慎;辞达观是语言表达要准确;美言观是指语言表达要注重内容充实和形式优美,即"文质彬彬";语境观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要善于根据言语环境选择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13.
口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口才。口才是一门交际的艺术,有着大学问。有了卓越的口才,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樊军 《宜宾学院学报》2005,5(3):100-103
跨化交际包括不同化间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传统上的日语教学重视语言交际,而忽视非语言交际的教学,从而影响到跨化交际活动的进行。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认识,以及中日两国化中非语言交际现象的对比研究,揭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从而为日语教学中的非语言跨化交际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话语误解现象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中,认知语境对交际中话语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分析话语误解的成因,有助于我们减少误解,促进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从关联理论观点出发,话语标记语能对话语的理解形成某种制约.即通过话语标记语制约听话人认知语境的构建使听话人进一步寻找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达到说话人期待的语境效果,实现成功交际.话语标记语能对语用过程实施一种认知上的语用制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元数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对以Delphi 7.0基于元数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两种实现方式进行了论述和比较,探讨了基于元数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This is a report of two studies that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 of receivers' perceptions of sources' levels of several communication traits (shyness,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verbal aggressiveness) with the receivers' reported levels of affect for the source (general affect and/or liking) and the receivers' perceptions of the sources' credibility (competence, trustworthiness, goodwill). Study 1 examined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their supervisor's communication trait behaviors in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while Study 2 examined th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roommate's communication trait behaviors in an interpersonal context. As predict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theory and research, both perceived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and perceived verbal aggressiveness of the source were found to be substantial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edibility and affect and/or liking reported by the receiver. Contrary to our hypothesis, perceived behavioral shyness was not meaningfully associated with either credibility or affec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s of shyness and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and theory in this area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行为活动,是言语符号与非言语符号的交往过程,更是语境对其信息、意义在主体间互动的制约导向过程.从语境的本体性认识来诠释"互境暗示"、"定位推理"和"语用连贯",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