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玲 《教育导刊》2004,(17):19-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的内容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学生的社会实践、科学实践和生活实践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自主选择、直接体验、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个性品质培养为基本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诸多区别于传统课程的课程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篇文章结合我国当下劳动教育被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的忽略,学生不会、不喜欢、不珍惜劳动的情况,提出应当完善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应当强强联手,共同创建“劳动教育”模式,创造丰富多样的劳动课程以及一系列活动,锻炼学生们具有劳动观念、习惯和技能。  相似文献   

4.
劳动意识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18个要点中的一项素养,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是我国教育的国家意志。因此,本文以立足课程资源,开辟劳动基地,联系生活实践这些途径去发展学生的劳动意识,合理发挥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科优势,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综合课程。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从学生的兴趣、学校的实际、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开发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7.
王伟 《科幻画报》2023,(2):175-176
劳动课程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途径。通过劳动课程的有效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和参与劳动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在劳动课程当中具备较强的劳动意识,才能建设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的内容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并不只是增加了一个课程;而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将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开始。长期以来,学校课程的实施是把学科知识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推动劳动教育,在社会中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将劳动教育列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三方要密切合作,家庭要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自我生活能力,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学生掌握劳动知识,社会要为学生提供运用劳动的场所,发挥支持作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基地。下面,我从“一、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二、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三、家庭、学校、社会推动劳动教育的意义”“四、家庭、学校、社会推动劳动教育的举措”四个方面入手,就“三方协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育劳动新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英国劳动教育各级职责明确、整体特点鲜明,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认劳动教育的价值。文章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英国劳动教育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与牢固的政策基础,以国家课程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并以各类劳动项目作为为补充,且注重劳动教育的连贯性,突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强化劳动教育的融合性,彰显劳动教育的社会性。总的来说,英国劳动教育通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推动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公民责任感,从而培养具有劳动能力和素养的英国公民,为未来工作与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从学生的兴趣、学校的实际、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开发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13.
由于高校大学生所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认知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自主劳动能力、劳动意识有所缺乏。文章立足于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模式及实施路径,意在结合现阶段时代背景探讨面向高校大学生实现劳动教育时需要把握的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劳动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文章通过实践分析可知,新时期劳动教育工作开展,应通过有效树立劳动教育目标、设置专项劳动教育课程、加强拓展型劳动实践活动组织落实、提升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思想引领力度等路径,达到优化劳动教育效果,提升劳动教育质量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发展高校劳动教育其关键在于构建和实施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首先需要厘清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并为其合理性进行辩护,主要表现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将“立德树人”作为价值目标,走向“具身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但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课程意识滞后、课程设置片面化、课程实施主体缺位以及课程评价不完善等诸多现实困境。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困境的消解,需要高校提升课程意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实施主体支撑、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参与,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面对课改赐与的良机,我们肩负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的使命,历时10个月  相似文献   

16.
“五育并举”视域下,班主任要强化班级课程意识,以劳动课程建设为主要切入点,以班级为主要阵地,积极构建班级劳动教育课程,丰富班级劳动教育内容,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在推动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形成劳动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采取有力措施:一要让榜样的力量浸润学生的心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二要让课程赋予力量,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三要让竞争点燃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承担劳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能否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学生的自觉、自主教育,这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br〉 自主教育实现的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合一,使教育的对象成为主体,重在培养教育者的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br〉 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的自主教育的改革探索打破了学生“我永远是被动接收者”的意识,让学生在“自己感受自己,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立足社会,进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br〉 新时期的自主教育理论体系,被注入了更多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本期,我们特别推出通过践行自主教育理念而收获丰硕果实的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他们通过创设三大系列课程(自主精神课程、自主能力课程、自主发展课程),将培养自主人格和创新精神作为自主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目标,使课程成为唤醒自主意识、释放自主潜能的重要载体,最终实现了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自主教育给出了最好的诠释。(赵悦陈见波)  相似文献   

19.
化学学科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劳动实际紧密相关的学科。通过对化学教材内容的研读,发现涉及劳动教育的素材,并思考劳动课程核心素养及总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的联系。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科学设计劳动型作业,引导学生参与,有利于在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素养、科学认知、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真正把化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会贯通、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和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琴 《教育探索》2003,(8):20-21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它与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