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竺可桢作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凭借其卓越的才智与艰苦的实践,不但为中国造就了一所优秀的大学,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其宝贵的教育思想与经验.从1936年到1949年,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长达13年之久,是浙大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而这段时期正是日寇侵略,国家生死危亡的关键阶段,浙江大学更是多次搬迁校址.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竺可桢将浙江大学从一所规模较小、底子薄弱的地方性学校创办成为了中外知名的高等学府.  相似文献   

2.
吴良玉 《兰台世界》2013,(16):121-122
<正>1936年处于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时局动荡、条件艰苦,在这样的情形下竺可桢于四月到浙江大学担任工作,直到1949年杭州解放。这十三年里浙江大学数次搬迁,虽然经历了多重磨难,但在竺可桢艰苦不懈地努力下,浙大这所原本的地方性大学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发展成为了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综合性大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大学自1897年创建至今一百余年的发展史上,西迁时期(1937年至1946年)是重要的发展时期之一。这期间,抗日战争爆发,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浙大向西历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和泰和、广西宜山,最后到达贵州,长驱2500多公里,在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坚持办学,在极其动荡和艰苦的环境中取得巨大发展,浙大由一所地方大学崛起为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被誉为“东方剑桥”。这期间,浙大的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人才辈出。不仅揭开了浙江省研究生教育的序幕,而且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页。一1929年起,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制度化和正规化…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48):86-86
“过去的大学”,是蔡元培、蒋梦麟和胡适之当校长的北京大学,梅贻琦当校长的清华大学,罗家伦当校长的中央大学,竺可桢当校长的浙江大学。书中所记,不是现代人叙历史或作评论,而是当时的校长、老师和学生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国立浙江大学图书馆的迁移反映了国立浙江大学的迁移。文章依据《竺可桢日记》,建构、叙述了国立浙江大学图书馆迁浙江建德、江西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遵义等的全过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国立浙江大学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1947年3月31日晚上,哈佛大学教授赵元任在波士顿家中,宴请来美访问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任教麻省理工学院的钱学森受邀作陪。席间,竺可桢与钱学森相谈甚欢;钱学森介绍了他在美国的求学经历以及晋升教授之事,同时告之将于暑期回国探亲。此前不久,钱学森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教授。  相似文献   

7.
论新闻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曾任四川大学代理校长的朱光潜先生说,“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说,“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潘光旦先生则更直截了当地说,“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1949年4月底,竺可桢怅然离开他执掌了13年的浙江大学。1949年5月27日,有关方面派人来询问他对新政府的意见。竺可桢说:“民国十六年国民党北伐,人民欢腾亦如今日。但国民党不自振作,包庇贪污、赏罚不明,所以有今天之颠覆。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希望能苦干到底,不要如国民党之腐化。”  相似文献   

9.
浙江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浙江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浙江大学在院系调整中由一所综合大学,变为多科性的工科大学;另一次是在90年代末,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一所新的综合大学.本文旨在论述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的情况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竺可桢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成就卓著的教育学家。他学贯中西,学成归国后即投身教育事业。在东南大学,他一手创建了全国闻名的地学系。在浙江大学,他着力解决师资与经费问题,亲手将浙江大学打造成"东方剑桥"。  相似文献   

11.
1949年4月底,竺可桢怅然离开他执掌了13年的浙江大学。1949年5月27日,有关方面派人来询问他对新政府的意见。竺可桢说:"民国十六年国民党北伐,人民欢腾亦如今日。但国民党不自振作,包庇贪污、赏罚不明,所以有今天之颠覆。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希望  相似文献   

12.
<正>中美数字图书馆浙江大学技术中心日前在浙江大学挂牌,这标志着这一中美合作项目开始实质性启动。中美数字图书馆全称为“中国教育科技数字图书馆”。这一合作项目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西蒙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共同发起,旨在建设面向教育和科研的数字图  相似文献   

13.
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和美国俄亥俄大学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中美新闻传播双边学术会议之"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史研究"于2013年5月25-26日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美国俄亥俄大学、浙江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集中探讨中美媒介发展和全球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话促进新闻传播领域的史料互通和观点碰撞.  相似文献   

14.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竺可桢致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信函一封,经考证其落款时间应为1941年6月20日。该封信函主要涉及竺可桢对叶企孙出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一职的态度,多次辞浙江大学校长一职及推荐继任人选等问题,筹设中央气象局及有关人选问题的应对之策等诸事,颇具史料价值,但该封信函却未被收录至24卷本的《竺可桢全集》。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代表,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在今年的两会上说过这样的话:"贵州大学过去30年得到中央政府支持的总和,顶不上我原来工作的浙江大学1年。"贵州大学和浙江大学虽然同属211工程大学,但是它们之间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它们的地位更是有高低之分的。由此可见,112所211工程大学也是有三六九等的。根据不同211工程大学的办学实力及其在政府心目中地位的不同,本文将112所  相似文献   

16.
李小缘先生是中国图书馆学的先驱者之一,二十世纪上叶知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和有成就的历史文化学者。他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他所服务的母校金陵大学时期,可因其职业所在和职务所系,大致分为两个时段:一是金陵大学图书馆时期,先后担任过金陵大学图书馆西文书籍部主任,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主任,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  相似文献   

17.
李晗  韦路 《当代传播》2012,(1):55-57
2011年10月22日-23日,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浙江大学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研讨会在美丽的西溪湿地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青年传播学者齐聚杭州,从传播技术、新闻报道、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数字未来与媒介化社会等几方面主题入手,试图探索重构现代社会的启蒙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和中华大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艰苦的斗争,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领导下,与祖国共命运.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求是"精神,坚持西迁办学,在逆境中崛起,以"东方剑桥"之名享誉于世,并为新中国的科教事业发展准备了一支大师云集、声望卓著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谱写了壮丽华章.  相似文献   

19.
《浙江档案》2012,(8):5
2012年8月25日上午,由浙江大学、中华书局、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档案局、龙泉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大学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中华书局与龙泉市档案局承办的"《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第一辑·晚晴时期》发布仪式暨座谈会"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周谷平、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陈荣、省档案局局长鞠建林、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财务总监祁  相似文献   

20.
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研讨会,于2007年4月9日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师大的学者与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