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技术环境下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需要考虑技术在宏观层面上的变化。新的互联网传播生态,是头已经进了"人工智能+5G"时代,身在社交媒体与短视频时代,而脚还在网站时代。构建全媒体传播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目的就是让党的声音成为互联网最强音,在这些变化下,要考虑技术发展的周期。全媒体传播舆论引导工作可分3个大周期来考虑,第一是PC网站时代,大约从1995年到2008年;第二是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社交+短视频"时代,大约是从2009年到2020年,包括前期的社交媒体及后期的直播和短视频;第三个周期是从2020年到2030年的"5G+人工智能"时代。  相似文献   

2.
刘颖 《传媒》2021,(19):42-44
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和媒体融合发展为纪录片生产传播带来了更多机遇和途径.5G时代来临,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仅重构了新的传媒生态,也使得纪录片产业与互联网并轨,有了更多新的创作形态和时代内涵.与此同时,纪录片受众的审美取向以及参与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新媒体纪录片呈现出新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3.
黄龙 《传媒》2019,(13):47-49
随着时代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正推动着电视媒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进步。在我国大力推动“三网融合”发展的趋势下,电视产业也在实现着从单一内容输出向“内容+服务+体验”的智能电视发展新模式转变。智能电视作为电视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通讯媒体的融合产物,从视听娱乐、智能服务以及网络社交等角度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16,(27):8-8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媒体格局。传统主流媒体如何通过融合发展,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播路径不断丰富、传播速度加快,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现如今,信息传递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创新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与内容,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者能力与编导专业教育水平均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转变以往教育模式,充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以“互联网+”时代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影响入手,分析“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现状,提出“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朱小妮 《出版广角》2015,(17):17-21
2015年,国家从政策到行动十分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和治理。年初,李克强提出“互联网+”国家计划;年底,中国政府主持召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互联网+”政策的推动下,媒体生态呈加速融合状态,但也同时伴有传统媒体急剧下滑等媒体格局的变化。新的技术形态不断参与新闻生产,机器人写作新闻、无人机航拍新闻等,这些新的新闻生产方式都在昭示着未来新闻形态的更多改变。本文分别从国家的媒体政策、媒体格局以及媒体内部的新闻生产的角度,对2015年的媒体生态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7.
朱琳 《传媒》2016,(11):80-82
“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的移动网络与社交媒体重构了信息的传播格局,政务新媒体也因此闪亮登场了。2015年,河南省政务新媒体在规模数量及影响力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河南省政务微信由井喷式激增进入到务实发展阶段,如何更高效地回应公众的诉求,实质性地提高政府的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成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在刷微博、刷朋友圈等行为已成为习惯的“泛社交时代”,出版业需要改变轻视社交的传统观念,建立基于新的媒介生态的社交化战略,因为社交(社交中的大数据)是发现用户、认知用户和留住用户,并且是寻求新的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所构建的万物互联环境下,出版业社交战略需要经营者把握社交发展的三大方向,在充分挖掘社交两大价值基础上抓住社交构建五大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传媒微语录     
《新闻实践》2013,(11):79-80
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是顺应我国媒体格局、舆论格局发展变化的战略抉择。互联网特别是有“自媒体”之称的社交网络的裂变式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改变了我国信息传播格局和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进一步改变着社会舆论格局。互联网成为影响广泛的新兴媒体,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生成地,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5G时代各种新兴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行业的整体格局、传播模式均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主流媒体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转型发展成为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电视台开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途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腾之  高郑 《传媒》2024,(8):9-12
<正>当前,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新兴视听业态,在主流价值引领,文化传承发展,知识科普、乡村振兴、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版块,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赛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和推动数字化时代媒体行业发展的先锋引擎。回顾2023年,随着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内容创作的不断拓展,短视频行业呈现出+AI、+5G、+微短剧、+国际传播、+产业服务等丰富多元的发展态势,为构建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融为一体的大视听发展格局提供强劲动能,为网络强国建设进程增添媒介新景观,焕发出“内容+技术+产业”新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朱玲玉  屈婷 《出版广角》2016,(13):31-33
近年来,以网络技术为信息传播载体的新兴媒体行业改变了我国媒体行业的市场格局,社会受众行为习惯的转变,广告营销方式的改变,使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文章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分析我国广电媒体行业发展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粟战 《青年记者》2017,(8):65-66
电视被称为“造星工厂”,2016年电视屏幕出现了一颗让人意想不到的冉冉新星——中国游泳队运动员傅园慧.她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夸张而又自然、率真而又诙谐的表情,被网友们制作成各种表情包,通过微信、微博、QQ等各种社交平台快速传播,使得电视的传播效果借由社交渠道得以优化和持续,电视的社交功能也因此而得以数倍放大. 事实上,电视与社交的结合早已有之.只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播终端异彩纷呈,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逐渐改变,社交渠道更多样,社交方式更便捷,电视参与社交化的格局逐渐融入传播的上游.而表情包的出现与盛行,给电视社交带来了更多可能和变革.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在当前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我国电视媒体正在积极改革.无论是从节目形态、内容,还是节 目传播方式上,电视媒体一直都在进行多元化的探索.伴随着互联网终端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广泛商业化应用,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交媒体,而社交媒体平台的主角是用户,媒体依赖于用户的优质使用体验,如...  相似文献   

15.
袁媛 《传媒》2021,(22)
从口语传播到印刷文字,从电子媒介到移动互联,不同时代下的核心媒介在发生改变,继而在技术主导下带来了信息传播格局与模式的变化.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借由新旧传播模式共同建构起了新的传播格局,其中前数字传播时代所流传下来的传播经验与文化依旧在当下得到延续发展,并在社交媒体土壤培育下衍生出新的业态.人与人之间的基础交流手段,数字文化时代的口语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即交互界面能够触发更多的主体,而口语以其整合性特征推动了不同主体间的多维互动.这种交互模式不仅存在于现实的主体之间,能够增加社会互动,同时可以跨越真实和虚拟的界限,拓展了口语传播的达意空间.由王媛所著的《社交媒体时代口语传播的交互性研究》一书以口语传播的交互性为切入点,研究其现实样态、本质特征、外因逻辑、内因呈现以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优酷、腾汛、爱奇艺等知名视频网站纷纷开设纪录片频道,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化媒体平台上,纪录片在人际传播的支撑下迅猛发展.据2016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突破5亿,纪录片也呈现井喷式发展,《鸟瞰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都取得了上亿播放量的喜人成绩.“互联网+”时代,面对媒介环境和受众审美习惯的改变,许多纪录片制播机构开始采用互联网思维展开创作,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进军纪录片领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或手机移动终端的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相继出现,正在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形态,并以“无孔不入”、“无所不能”的态势渗透到高校科研教学的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了高校师生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动员组织方式及其信息传播格局,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工作必须面对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18.
当下正处在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不远的将来,通过移动装置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很有可能超过通过桌面个人电脑接人互联网的用户。此前的桌面互联网时代已催生了门户、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等多种新型媒体形态,网络移动化则让互联网应用开始全面实时化,“它代表着五大趋势的融合(3G+社交+视频+网络电话+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  相似文献   

19.
闫方宇 《出版广角》2016,(15):74-7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传统图书产业的生态环境,微信书作为继微博书、照片书等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图书生产形态,为“互联网+微信+图书营销”开辟了道路。本文剖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微信书现状,以期为研究图书产业的新变化提供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20.
金妍 《青年记者》2016,(24):76-77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造已成为常态,“广电+”这个说法来源于2015年的热词“互联网+”.何谓“广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2015年广电改革发展高层论坛上比较清晰、明确地阐述了“电视+”或“广电+”的概念,他认为可用“电视+”或“广电+”来概括广电的全面转型升级,其中最迫切的意思就是“+互联网”,就是要拥抱互联网、占领主阵地.要通过“+互联网”,尽快实现广电技术、内容、业务、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广电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①事实上,电视早就开始了与互联网的融合之旅,互联网发展初期,电视提出“内容+渠道”的发展战略;国家“三网融合”政策推动下,又提出“内容+服务+平台”的发展战略,电视加快了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电视提出了“全媒体”战略,终端融合更多样,手机电视、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纷纷登场,电视内容的接收由电视机转向更为自由方便的电脑、手机等,“广电+”成为电视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