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促进非公费定向师范生投身乡村教育是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非公费定向师范生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了解程度低;但对其八大举措的认同度高,认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是基础,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是根本,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是关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能切实促进非公费定向师范生主动投身乡村教育,但他们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落实持观望态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院校应细化政策文本,落实责任主体;创建活力机制,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加强在校师范生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公费师范生是乡村教育师资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C-UGS"协同培养模式在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焕发出新的价值和活力.但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师范生教学实践匮乏与教学技能培养需要、师范生乡土教育缺失与推进乡村振兴意识需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匮乏与师范生职业发展需要等现实矛盾.同时,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针对已存在的现实矛盾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定向师范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的新对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研究主要集中于培养主体、培养定位、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培养效果五大板块。现有研究明确了系列理论问题: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主要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以“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为根本指向,“本土化培养”和“全科教师培养”是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核心任务,等等。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研究还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如研究内容和理论深度需要拓展,研究方法不应限于理论思辨为主,应形成多学科研究范式等。未来研究应注重拓展研究内容、深化研究层次,强化实证研究取向、提倡研究方法多元化,确立多学科研究范式、开展多学科和多视角研究。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农村公费师范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能力与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教育的质量与发展,借助对五年制农村公费师范生的成就需要理论及城乡教育差异的分析,从三个维度研究农村公费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内涵,即服务农村教育教学、扎根农村的自我专业成长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素养,以完善在校农村公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为西部农村地区培育更多优秀教师,振兴乡村文化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有助于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困境、储备乡村教育发展人力资本、平衡教师教育改革政策代价、弥补其他补充渠道缺陷。对定向师范生高考志愿选择自主性、高校乡村教师培养经验和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目标实现的政策前提进行反思,发现存在以下政策风险:高考志愿选择的“非自主性”,不利于激发大学生在校学习动力,也不便于学校甄选优秀乡村定向师范生;高校欠缺乡村教师培养经验,会相对拉低乡村定向师范生毕业水平,给乡村孩子带来新的不公平;乡村定向师范生社会化过程的城市化特点,不利于培养乡村教师职业情感、树立乡村教育思维、涵养乡村教师特质。建议对政策进行微调,吸引有志乡村教育的优秀生源、允许乡村定向师范生更换专业、提升大学教师的乡村教育教学素养、注重定向师范生培养的乡村特色。  相似文献   

6.
师范生是乡村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如何培养师范生在未来成为高质量的乡村教师?这从根本上说是培养教师如何满足乡村学校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特定需求以及具有乡村从教情怀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国东中西部学校的2588名师范生和337名新手教师的抽样数据,考察了当前师范生的乡村从教情怀及教学素养现状,构建了促进师范生走向高质量乡村教师的培养路径。结果显示,师范生尚缺乏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认识和理解,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较低,扎根乡村从教的情怀薄弱;接受乡村地方性教育的培养匮乏,乡村教学素养亟待提高。研究进而构建了融入乡村地方性的24条培养路径的职前培养项目。调查发现该融合路径得到师范生和新手教师的认同,有益于师范生的乡村地方意识、乡村教育教学能力和乡村地方情感培养。由此提出重构师范生适应乡村从教的培养课程、探索设置乡村教育专业、加强入职支持、保障专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省属高校在乡村师资力量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实习单位和学生等方面分析省属高校英语专业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探索英语专业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定向师范生培养是高校师范教育在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在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中,城市化倾向明显,与非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度,缺乏乡村文化浸润,难以滋养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与乡土认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乡土认同存在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三重向度。乡村文化中蕴含劳动基因,劳动教育与乡土认同存在深度契合。劳动教育通过建构身份认同、培植职业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来培植重塑乡土情怀。劳动教育可从价值引领、课程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浸润四个路径展开,以培植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形成乡村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并将乡土认同转化为定向师范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面落实的背景下,本文采用Logit阶层回归模型,对西部贫困地区15所院校师范生的乡村从教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师范生愿意去乡村从教,但只有少数愿意从教3年以上;政策知晓度对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少数民族、男性、非独生子女更愿意去乡村长期从教;农村户籍、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父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家人支持的师范生更愿意去乡村从教;月收入期望值底线、乡村厌恶度对乡村从教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国家制定多样化激励政策鼓励师范生乡村从教;西部地方院校要加强乡村教师政策的宣传力度;西部乡村教师招聘时可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农村籍、非独生子女、家人支持的应聘者。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旨在以优化“出口端”均衡配置师资,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但受政府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公费师范生需求、高校内生动力难以由外部政策激发、政策现实立场引发情感阻抗等因素的制约,陷入“留不住”与“不适合”的“数”、“质”双重困境。为此,可从“入口端”破局,招收包括优秀在职乡村教师在内的愿意扎根乡村教育者为公费师范生,为建设“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主要力量。当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学校主要依托城区学校名师工作室,以主体驱动和内容驱动为途径培养乡村骨干教师。这种方式培养的骨干教师回到乡村学校后,难以扎根乡土持续自主地生长,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助力有限。在乡村振兴现实背景下,应通过鼓励优秀师范生返乡执教、邀请退休名师定期驻点指导、鼓励乡村学校挖掘特色乡土资源等路径,实现乡村骨干教师的“在地化”培养,为乡村教育振兴赋予内驱力,以教育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身份命题是影响个体融入所属社会群体、感知世界、产生自我意识并作出决策的关键要素。基于新时代发展诉求,呼吁民族地区乡村定向师范生进行身份重构意义深远。民族地区乡村定向师范生身份重构的动因包含制度预期、政策规约、社会规范以及文化割裂与自我身份的冲突与碰撞。本研究从提高政策吸引力、构建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课程结构安排以及厚植民族文化底蕴四方面对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定向师范生进行自我身份、教育身份、社会身份以及文化身份重构,提出了国家认同的时代新人、扎根乡土的卓越教师、乡村建设的引路人才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使者四重样态,使其成为振兴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坚守者和推进者,促进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是他们在认识和了解乡村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于乡村社会、乡村教育持久而稳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乡土热爱感、认同感和使命感。乡土情感能够激发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乡村定向师范生服务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地方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完善招生选拔制度、确立“服务乡村”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培养乡土元素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及重构基于乡土素养的乡村定向师范生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路径培育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感。  相似文献   

14.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是巩固乡村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改革背景、改革历程,剖析乡村教师定向培养中存在的师德教育实效性不强、与乡村教育需求脱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分离等问题,提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改革的举措:培养目标定位乡村教育、课程体系服务乡村教育、实践教学融入乡村教育,以此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提升人才培养新规格,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新融合,为地方师范院校推进公费师范生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对于落实新时代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这一关键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既有研究聚焦了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概念界定、价值探讨、困境梳理、实践路径等问题。研究仍明显存在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内涵不够清晰、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系统性实践方案及实证研究缺乏等问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意涵,深化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推进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深化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师范生是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从源头上树牢师范生扎根乡村教育的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赋能乡村教育优质发展、赓续传统乡土文化根脉、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同时师范生也面临乡土情怀淡薄、乡土文化教育渗透不全、乡村实践经验贫乏等困境。为了促进师范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须加强国情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发乡土教材和设置乡土课程、增强乡村教育实践,不断增强师范生乡土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激励师范生到广大乡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塑造者,振兴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教师教育中的反思性实践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基于此角度,针对师范生公费培养中存在的师范生报考动机功利化取向明显、入校学习动机不坚定、从教意愿不强烈等问题进行分析。为规避这些问题,首先提出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课程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型。其次,基于社会发展和理念转型,提出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新诉求,即培养反思性实践家。最后,提出将公费师范生培养为反思性实践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强师计划提出要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公费师范生培养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我国公费师范生的发展历程,梳理部属及不同省份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差异,挖掘其中的亮点与不足,进而提出关于我国公费师范生政策的思考与建议:推广全日制公费教育硕士培养政策,探索本科硕士一贯制、复合型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加大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扩大复合型男幼师培养规模;增加公费师范生录取前面试环节,优化进入退出机制;加强公费师范生职后保障激励,建立区域流动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自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践以来,无论在招生专业还是就业形势方面都效果甚佳,具体表现为公费师范政策稳中有变、招生政策不断完善以及公费教育政策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公费师范生也表现出从事教师职业动机不明确、自我专业意识淡薄、内源性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该从符号机制、文化机制与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来完善与优化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的动力机制,由此,探索出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的未来路向:首先,迈向"实践共同体",增强公费师范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其次,从"政策服从者"走向真正的"受惠主体",为公费师范生创造职业幸福感;最后,探求自我认同,激发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公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家于2007年在六所部署师范院校实施的一项师范生免费培养政策,旨在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公费师范生是国家优秀师范生群体的代表,公费师范生政策鼓励公费师范生到农村、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本研究基于公费师范生服务农村教育意愿调查,揭示目前公费师范生服务农村教育意愿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公费师范生对于农村教师职业价值认同和现实选择的对立;公费师范生就业追求与农村教育现实工作条件的矛盾.鼓励公费师范生积极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淘汰不合格的农村师资;改良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