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山学院学报》2014,(3):17-20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花生和紫苏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花生的含油率为34.60%,紫苏种子的含油率为39.40%。GC-MS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组分,即: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10-十八碳烯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紫苏种子油中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组分,即: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硬脂酸和10-十八碳烯酸。花生油中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亚油酸53.05%、油酸31.74%、棕榈酸7.95%;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α-亚麻酸80.06%、亚油酸11.83%、棕榈酸5.37%。花生油和紫苏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85.21%和92.81%。  相似文献   

2.
苦参不同器官中的生物碱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不同器官中的生物碱含量,为该资源植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分析测定了辽宁产苦参不同器官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含量.[结果]各类器官,除叶片外,氧化苦参碱含量均显著超过苦参碱含量;苦参碱含量以种子中的为最高,占干重的0.065%,其次为茎(0.034%)、根(0.016%)、叶(0.013%);氧化苦参碱含量以根最高,占干重的3.847%,其次为种子(1.982%)、茎(0.140%),叶中未检测到;粗老根(直径大于1 cm)与细嫩根(直径在0.5~1.0 cm)中的两种生物碱含量差别不大.[结论]达到一定生长年限后,生物碱积累不再有明显增加而趋于饱和;大部分器官中,氧化苦参碱含量高于苦参碱含量;种子及茎更适合作为苦参碱的提取器官.  相似文献   

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因此茶油备受关注而油茶的药用价值却尚未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乙醚作溶剂,用索式提取法提取红瓜子油后,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处理,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红瓜子油中脂肪酸成分有13种,主要为亚油酸(64.55%)、油酸(13.59%)、棕榈酸(12.19%)、硬脂酸(8.78%)等。本实验结果为开发利用红瓜子的资源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五河野生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为开展优质大豆育种、研究大豆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野生大豆油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豆油中的脂肪,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河野生大豆中共检出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8.81%,以亚油酸、油酸、亚麻酸为主,其含量分别为47.33%、15.66%、15.40%,该油脂中还含有其它植物中很少见的脂肪酸十七烷酸,该油脂具有抗癌功能。该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作用和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花生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花生油皂化和甲酯化后,用GC-MS测定了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硬脂酸等1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它们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2%、36%、8%和4%。  相似文献   

7.
油茶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因此茶油备受关注而油茶的药用价值却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其实<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茶籽,苦寒香毒(皂素),主治喘急咳嗽,去疾垢…".民间也有用茶籽饼治疗烫伤、挫伤.苗族等少数民族将其嫩枝点燃后置于刀面,得到油状液体,俗称"刀烟",用于治疗刀伤、烫伤、烧伤、急性炎症、皮肤癌等,其疗效远远超过茶油.为了综合开发、利用油茶资源,深度挖掘其价值,现就近几年有关油茶药用价值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白芥子中脂肪酸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白芥子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白芥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检测出7个化合物,6种脂肪酸和1种烷烃。[结论]确定了白芥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紫苏籽中脂肪酸及主成分α-亚麻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苏籽脂肪酸的组成和主成分α-亚麻酸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对紫苏籽中脂肪油进行提取,并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由紫苏籽中分离鉴定出8种脂肪酸,占紫苏籽油总量的95.80%.主要含有α-亚麻酸66.45%、棕榈酸17.30%、亚油酸2.62%、油酸2.2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成分α-亚麻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含量为275 mg/g.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丙酮提取柠檬种子油脂,GC-MS联用仪对油脂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析检测出100多种化合物,其中20种化合物峰明显,含量排在前五位的化合物依次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32.525%);十三烷酸(21.639%);油酸,3-羟基丙基酯(6.37%);环己羧酸,十五烷基酯(4.894%);十八烷酸(3.749%).柠檬种子油脂中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包含酸类、酯类、烯烃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对酿酒后山葡萄皮和籽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酿酒后山葡萄皮和籽中的脂肪油,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脂肪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酿酒后山葡萄皮鉴定出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72.59%,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4.98%、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5.35%;酿酒后山葡萄籽鉴定出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87.30%,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9.58%、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90%.  相似文献   

12.
大豆卵磷脂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卵磷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中含有4种脂肪酸:棕榈酸(16.5%)、硬脂酸(4.2%)、油酸(12.1%)、亚油酸(59.2%);亚油酸在大豆卵磷脂中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云南红花油茶籽和白花油茶籽脂肪酸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分别提取云南腾冲红花油茶(Cam ellia reticulatef.simpex)籽和白花油茶(Cam ellia oleif-era)籽油,测定种籽含油量,油甲酯化后,应用GC-MS对它们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红花油茶籽含油量(质量分数,下同)较白花油茶籽高,分别达到38.3%和36.0%;(2)红花油茶油和白花油茶油脂肪酸成分相似,但组成有所差异,红花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占83.5%,饱和脂肪酸占16.6%,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达到16.4%,油酸和亚油酸达到83.0%;白花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占89.7%,饱和脂肪酸占10.2%,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达到10.1%,油酸和亚油酸达到89.1%;(3)红花油茶油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较白花油茶高,亚油酸相近,油酸较白花油茶油低.  相似文献   

14.
对野生红菇茑和种植红菇茑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野生红菇茑和种植红菇茑中的脂肪酸并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对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红菇茑鉴定出6种脂肪酸,种植红菇茑鉴定出8种脂肪酸,两者主要成分均为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86.32%和73.8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亚油酸进行了定量分析.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V异丙醇∶V乙腈=35∶65;柱温为25℃;回归方程为A=28 056C-181.57,变异系数小于0.35%,回收率为93.9%~97.6%.  相似文献   

15.
输血后丙型肝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血后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应用ELISA法.[结果]30例患者均抗HCV阳性.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者23例(76.7%),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者11例(36.7%).[结论]观察表明,潜伏期的长短与病人病情的轻重未发现有明显的相关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基本相似,但相对病情较轻,起病相对隐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子养亲汤平喘量效关系.[方法]建立卵蛋白(OVA)致敏小鼠哮喘的实验模型进行研究.结果三子养亲汤复方配伍中NO.3(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1∶2∶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gE和LTC4(白三烯C4)的含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其它配伍组小鼠血清组胺与生理盐水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子养亲汤中紫苏子的配伍含量高,平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黄采用柱色层族组成分离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从甘肃岷县黄芪中分析鉴定出48种脂肪酸酯、29种脂肪酸、5种芳香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全部脂肪酸的55.50%,亚油酸的含量达41.33%,亚麻酸含量为10.59%,为岷县黄芪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联合检测对诊断肾脏早期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液α1-MG、CystatinC的含量,连续监测法检测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患者尿中α1-MG、NAG、Cystatin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纯检测上述指标中的一项或两项阳性率较低,联合检测三项阳性率较高.[结论]检测尿液α1-MG、NAG、Cystatin C是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岫岩产月见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月见草油中的脂肪油进行了提取,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月见草油中的γ-亚麻酸、亚油酸进行了定量测定.岫岩产月见草籽中的γ-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1.71%和11.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