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低温冷冻治疗在运动领域主要用于加速运动后的恢复和促进损伤后的康复。尽管超低温冷冻治疗在竞技体育领域进行了较多的实践应用,但现有研究在其对包括血液、抗氧化、免疫、心血管、内分泌和骨骼肌等诸多系统在内的生理学效应证据均表现为证据不足或缺乏证据。除了进一步积累充足的研究证据之外,实践应用方面仍需要重视常规冷疗手段所带来的生理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超低温冷疗(WBC)是一种通过快速冷冻来促进恢复或治疗疾病的方法。本研究在分析天津男子曲棍球队队员在大强度训练后进行WBC冷疗效果的基础上,探究其对运动疲劳恢复和深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对比超低温冷疗前后两堂相同强度的训练课,WBC冷疗前、WBC冷疗后队员的CK变化值显著性减小(P=0.025<0.05),血红蛋白变化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795>0.05),深睡眠质量评估得分有显著性降低(P=0.001<0.01),尿十项中尿蛋白、尿潜血出现人数减少。结论:WBC超低温冷疗对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的疲劳恢复与深睡眠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3.
檀志宗  刘新宇  李男  任雪 《体育科研》2014,(4):50-54-61
冷冻疗法(简称冷疗)作为一种新颖的恢复措施,逐渐被应用于运动实践。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冷疗的种类及应用,分析影响冷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依据以往研究,探讨冷疗对神经系统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与运动性肌肉酸痛和自由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是指高强度离心收缩或不习惯运动引起的肌肉结构、肌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破坏,通常表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肌力下降等.冷冻疗法是指将人体暴露在超低温下进行治疗的一种康复手段.本文初步研究了冷冻疗法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干预效果.冷冻疗法对机体的氧化应激、延迟性肌肉酸痛和炎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肌肉力量的恢复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冷水浸泡和局部身体冷冻恢复对足球运动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后恢复的影响。为足球运动实践中选择合理有效的冷疗方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建议。方法:16名足球运动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温度:35℃~38℃;湿度:60%~70%)进行特定的有氧与无氧结合的运动。分别在3次运动之后在常温常湿环境下(温度:20℃~25℃;湿度:40%~50%)进行被动恢复、冷水浸泡恢复和局部身体冷冻恢复。通过对体温、心率变异性、反应速度以及纵跳能力相关指标的统计学分析,探寻合适的恢复方式。结果:冷疗干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核心温度有显著性差异[F((10,84))=9.241,P<0.001,ηpartial~2=0.524];运动员在冷水浸泡干预前后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被动恢复的反应时间在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t=3.340,P=0.005),冷水浸泡和局部身体冷冻干预前后的反应速度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冷水浸泡的单次纵跳相关指标平均纵跳高度、平均滞空时间、最大纵跳高度和最大滞空时间在干预后均显著低于干预前(t=7.150,P&l...  相似文献   

6.
<正> 局部冷疗在国内外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多年来,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普遍应用冷疗创伤、矫形外科、风湿性疾病及神经疾病等,且把冷疗法广泛运用于运动医学领域。冷疗的研究在国外异常活跃。运动损伤采用冷疗法已成为一般公认的治疗方法。据报导,尤其在治疗各种骨骼肌损伤中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对比研究的结果说明,伤后36小时内应用冷疗组比热疗组恢复快且完全,在使肌肉放松方面和减轻延迟性肌肉酸痛方面,冷疗的效果也优于热疗。在以往,冷疗只用于创伤的初期治疗,和加压包扎,抬高伤肢一起控制肿胀的作用,而今,在  相似文献   

7.
李男  檀志宗 《体育科研》2021,42(4):34-41
近年来,冷水浸泡(CWI)和全身冷冻疗法(WBC)在运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们被认为起到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减少运动损伤发生、抑制运动中核心温度过快增加等作用。然而,这2种方式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尚存争议。根据冷冻疗法的干预时机可以分为:运动前(预冷)、运动中或间歇、运动后。查阅近年来关于CWI和WBC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在不同时机下2种身体冷却方法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伟 《中华武术》2007,(10):56-58
在运动损伤发生后,对损伤部位表面实施冷疗与热疗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治疗形式。这两种治疗形式既经济实惠,操作便捷,同时在很多情况下也能够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近代运动医学领域中,医护人员都会采用冷疗与热疗的方法对运动员的损伤进行治疗。本文所要阐述的是与肌肉软组织损伤有关的冷疗与热疗的治疗形式。时至今日,在运动医学工作者中仍存在着众多的争议,其主题是"究竟是进行冷疗还是热疗?""在什么阶段内使用这两种治疗办法?"。本文将通过冷疗与热疗对身体机理产生的影响、使用方法和症候方面的研讨,提供有关对肌肉软组织损伤实施冷、热疗使用的总体原则和方法。教练员也可以通过对一些简单实用办法的了解,加深对这两种治疗形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饮料在体育运动中抗疲劳功效及价值。主要结论:功能性饮料能够短时高效的补充能量和抗疲劳,滥用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异常。茶饮可通过胶原蛋白合成加速运动损伤中组织创口愈合,茶饮中咖啡碱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增大肌肉张力、消除疲劳。鲜榨果蔬饮料能及时补充运动后人体所需各种微量元素,促进胃肠道蠕动,具有改善疲劳抗氧化等功效。矿物质饮料提供运动时人体所需矿物质元素,改善运动时人体内环境平衡,具有镇痛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及增强身体素质,消除疲劳等作用。运动后饮用碳酸饮料会引发腹胀,易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悸、疲乏等困意感,存在引发骨质酥松症,增加运动中骨折的风险。含有乳清蛋白的乳饮料有助于提高机体能量,帮助重建受损的肌纤维,可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疲劳,更好地提升运动耐力和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0.
运动会产生肌肉酸痛,使人感觉疲劳。而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低下的生理现象,运动后的疲劳不及时得到恢复而不断累积,会导致疲劳过度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运动后的按摩放松,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肌肉疲劳。提高机体整体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运用实验方法对按摩能促进运动后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中实施运动按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篮球是一种攻守交替的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应用全身冷冻疗法对篮球运动员的损伤进行治疗,并通过对篮球运动员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运用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法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来评定全身冷冻疗法对运动损伤后的皮温、疼痛、肿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试图为运动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疲劳是阻碍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深入,对疲劳的生理学分类及其生化机理有了较多的认识,不少研究者还在试图寻找既能强身又能加速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疲劳物质。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关于花粉可帮助运动员消除训练后疲劳,增加体力和耐力,改善心肺功能以及长期服用能促进红细胞生长和血  相似文献   

13.
郭浙斌  苗苗  黄玉山  高萱  郭红 《体育学刊》2008,15(3):108-112
研究低氧训练中补充糖-电解质饮料对机体水平衡及运动能力的影响.7名健康体育学院学生参与实验,在常氧或低氧(低氧帐篷,氧体积分数15.4%)下以70%VO2max负荷运动至力竭,运动中不补液或补充佳得乐运动饮料.结果显示,机体在低氧或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均出现体重下降、血清渗透压升高等脱水现象,运动中补充糖-电解质饮料可明显改善脱水情况,恢复机体水平衡.低氧环境下与常氧下绝对强度相同的运动负荷相对增大,运动中心率明显增加,运动时间明显缩短,但在补液干预下心率反应明显降低,运动时间明显延长.低氧环境下运动机体乳酸积聚的速度加快,补液可使运动后的血乳酸值显著性降低.实验结果提示,低氧训练中适时补充糖-电解质饮料可有效防止体液丢失,并有利于维持心率和消除乳酸,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医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运动疲劳的认识,中医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如针灸足三里穴对小鼠运动能力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足三里反射区按摩对有氧耐力运动后自由基的影响,揭示足反射区按摩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机制。旨在进一步加深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本质的认识,提高中医药抗疲劳针对性和效果,促进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报告37例用物理治疗致动型疲劳性骨折临床实践总结,结果表明:物理治疗可促进骨痂生长,功能恢复,对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和肌肉修复代偿功能等都有明显作用,典型病案中的运动员患者,在物理治疗致动型疲劳性骨折愈合后,都创造了比患该症前更好的运动成绩,强调了只要坚持用物理治疗致型疲劳性骨折都取得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提出如何在运动员大负荷运动后,利用物理治疗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减少致动型劳损。  相似文献   

16.
运动后身体恢复与训练同样重要,一直深受运动参与人群,特别是运动员的普遍关注。而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musclesoreness,DOMS)是运动训练后常见的生理反应,特别是在较高强度运动训练后,DOMS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众多恢复方法被用于运动后疲劳消除,其目的往往是为了缓解和治疗DOMS。尽管恢复方法众多,但是其效果还不是很清楚,本文探讨了不同恢复方法对DOMS的影响及其操作方法,从而为运动后身体恢复方法的选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探究午睡作为运动员人群日常恢复手段的效果、合理剂量及恢复机制。结果表明:无论在前一晚正常睡眠或是在前一晚部分睡眠剥夺条件下,适当的午睡均可作为运动员恢复运动表现的一种有益措施。在当日下午两点和三点进行午睡更有助于恢复运动员人群午睡后的运动表现。教练员与运动员可根据午睡后需要进行的运动类型采取不同的午睡方案,较短时间(≤20min)的午睡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午睡后的决策速度和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短时表现;而较长时间(45-90min)的午睡有助于运动员心血管机能和肌肉抗氧化恢复,有利于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运动表现。与短时间午睡相比,长时间睡眠能产生更好的代谢恢复效果,其内在机制是长时间午睡拥有完整的非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周期,该周期中的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可显著降低炎症,促进机体恢复和能量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8.
补充肌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斌  艾华 《体育科学》2003,23(4):103-107,130
研究认为,补充肌酸可增加肌肉重量,增强肌肉力量,缩短运动后肌肉恢复时间。研究表明,肌酸可能对高强度、短时间、间歇性运动有改善作用,对耐力性运动作用不明显。有人观察到补充肌酸可引起抽筋、脱水、腹泻、眩晕等副作用。目前可供使用的肌酸类型很多,应在医生的监督下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9.
浅析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足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是运动进行到一定阶段必须出现的生理变化,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人体只有经过一定程度的疲劳,才能获得超量恢复,机能得到提高。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地恢复体力。  相似文献   

20.
冷疗(或称为冰敷)常被使用在急性伤害发生后的24至48小时内,以达到减低疼痛、抑制发炎过程、收缩血管减少水肿以及降低新陈代谢等功能,进而达成治疗急性运动伤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