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理念十分强调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竭力倡导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及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应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通过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本人就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认识和实施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教育很少从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反馈技术、现场指导技术等为干预手段的“专家协同强化反馈”教师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实验验证了教师教学活动是由认识活动决定的,而学生经常性的反馈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得准确和客观的认识;教师具有不断提高自我的内在需求,对于学生的反馈和专家的意见会有积极接纳的态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其教龄不是线性函数关系,需要自我觉醒、专家的扶持和教育对象的认同;任教班级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能较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水平;以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反馈技术、现场指导技术等为干预手段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专家协同强化反馈”教师教育模式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和乐”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虹 《教学与管理》2006,(12):100-101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能否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质,不仅需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科、研究社会,而且需要将这三者完美统一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教育家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在借鉴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教育方针和现代教育理念,提出“和乐”教育思想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藉以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能否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质,不仅需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科、研究社会,而且需要将这三者完美统一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教育家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在借鉴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教育方针和现代教育理念,提出“和乐”教育思想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藉以与同行商榷。一、“和乐”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理论…  相似文献   

5.
高慧 《职业技术》2006,(12):135-135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全面实施,英语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探索,现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理念已开始广泛体现于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让“主体参与”教学活动,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多年来,传统教育理念和机制构建了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体系。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体系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课堂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  相似文献   

6.
“以教师为师,与学生同学”是我的教育格言。身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同时又在一线教学,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尊重教师和学生,虚心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发展。我的体会:如果说“以教师为师”是一种管理理念与方法的话,那么“与学生同学”则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实施,促成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变。教师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参与者与指导者”的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结合新课程的实施,谈一谈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具体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及其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说。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把教与学的过程解释为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启”与“发”的辩证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研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我们当今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生问”为主的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教育出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它与一些课堂的“教师满堂问,学生只顾答”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性的区别。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开展,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及时变以“生答”为主的教学为以“生问”为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化学周记”是学生以周记的形式记述他们对每次化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的体会,评价教师教学和自己学习的得失,提出自己对教学的要求,向教师请教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疑惑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形式,能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能有效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一、有利于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日常的教育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化学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利用化学作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更为少见。而“化学周记”却为利用化学作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化学周记”中学生会表露出自己的思想状况,教师可以如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通过写评语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渗透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化学周记”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利于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果化学教师不担任班主任,在短短的授课时间内很难准确、全面地把握几百学生的个性,而“化学周记”为我们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提供了依...  相似文献   

11.
“化学周记”是学生以周记的形式记述他们对每次化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的体会,评价教师教学和自己学习的得失,提出自己对教学的要求,向教师请教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疑惑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形式,能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能有效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一、有利于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日常的教育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化学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利用化学作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更为少见。而“化学周记”却为利用化学作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化学周记”中学生会表露出自己的思想状况,教师可以如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通过写评语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渗透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化学周记”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利于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果化学教师不担任班主任,在短短的授课时间内很难准确、全面地把握几百学生的个性,而“化学周记”为我们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提供了依...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生命应和着成长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在不断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寻求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有提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能力的渴求.可是方式方法又该如何选择呢?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去啃教育论著,虽不能说没有一点收获,可也总会觉得与教学实践隔着一堵墙,理论的“远水”救不了讲台上的“近火”;“经验总结”式的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式往往在形成论文后筛掉了我们教师自己的“经验”与“问题解决”,而剩下大同小异形式化的理论。也许自己也不太明白。因此,我便给自己确立了以教育叙事研究为载体,提高自身教育力和教学力的专业成长之路。一路走来。我付出多多,收获也不少。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创新改革的时代,也是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的时代。就教师而言,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我们要搞教育改革,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化学教学而言,新课标要求:中学化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化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代教育改革是把传统式“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那必须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正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然而,有些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只顾自己如何“教”的精彩,对学生“学”的研究太少,忽视了学生“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张桂凤 《成才之路》2009,(14):28-28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真正意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注重教师如何“教”。郭沫若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头脑来想.用自己眼睛来看,用自己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始终处于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积极有效地获取知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发挥个性发展的空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物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生命应和着成长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在不断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寻求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有提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能力的渴求.可是方式方法又该如何选择呢?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去啃教育论著,虽不能说没有一点收获,可也总会觉得与教学实践隔着一堵墙,理论的“远水”救不了讲台上的“近火”;“经验总结”式的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式往往在形成论文后筛掉了我们教师自己的“经验”与“问题解决”,而剩下大同小异形式化的理论。也许自己也不太明白。因此,我便给自己确立了以教育叙事研究为载体,提高自身教育力和教学力的专业成长之路。一路走来。我付出多多,收获也不少。  相似文献   

17.
刘广茫 《山东教育》2002,(16):29-29
当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创新教育下的小学教师要做到“四要”。一要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的观念。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传授轻启发”的传统教学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的教学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取得理论上的三个突破:第一个突破是教学合一,改“教授法”为“教学法”;第二个突破是教学做合一,创立了生活教育的理论;第三个突破是要求教师向学生学习,倡导民主教育。其理论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当代教师把自己角色定位为学生是社会的需要、个体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 ,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加强学习 ,强化业务能力而且要加强学习、强化业务能力而且要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不断探求、钻研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为目标 ,进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以培养学生自己能力为突破口 ,加强素质教育。具体做法是 :培养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以课本…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效果。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新课程倡导,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认为,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由教师来研究和改革自己的教育实践是教育改革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教师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