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学习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缺乏先进科学的学习理念、必要的学习道德以及创新、坚韧的学习精神,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建设。因此必须大力加强高职院校的学习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推广楹联文化,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职业发展潜力有着重要意义。学生是楹联文化的最终受益者,培养学生学习楹联的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校园楹联活动,应该是高职院校楹联文化推广工作关注的重点。文章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剖析目前制约校园楹联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并从多个方面阐述具可行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现状,在吸取传统大学精神的同时,准确理解把握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职业元素、创业元素、诚信元素、技术元素,增强高职文化自觉与自信,吸纳现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精神,通过整合与重构,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4.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现状,在吸取传统大学精神的同时,准确理解把握高职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职业元素、创业元素、诚信元素、技术元素,增强高职文化自觉与自信,吸取现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精神,通过整合与重构,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程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缺乏大学文化的熏陶。因此,高职院校应基于大学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探索创新、发展大学文化,促进高职院校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院校开展楹联文化教学,是一项具有原创性与挑战性兼具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为了寻绎最为有效的楹联文化教学方法,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试验,并积累了一系列经验。文章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重点阐述了适合高职院校楹联文化教学的五种方法:着力夯实高职学生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素养;以《联律通则》为导向,规范楹联鉴赏与创作;体现人文性与职业性相统一的教学思想;积极创设多样化的学生楹联学习及才艺展示平台;用课程论文深化高职学生学习楹联的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指引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和行动纲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从完善高等教育功能的高度出发,融入和传承优秀行业文化。航空工业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航空文化是行业文化的重要代表,凝聚着民族和时代的精神。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校园文化,引入航空文化,建设行业文化校基地,从完善大学功能出发系统推进高职校园文化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静 《考试周刊》2013,(55):153-155
高职院校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培养出大量工科应用型人才。学校在讲究实效性的同时却忽略了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学生人文素养普遍欠佳,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管理难度。本文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实际,以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认真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精神建设的现状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状,透视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精神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探求了大学文化精神建设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对策措施,简析了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进行大学文化精神建设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构建适应现代民航业发展要求的大学文化既是民航高职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民航强国建设和推动民航科教兴业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探寻民航行业文化与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基于行业文化,建设民航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出发,定位其大学文化的建设.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其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突出大学文化的高职特色。  相似文献   

11.
鲍育育 《职教论坛》2014,(14):54-56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综合体现,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在。依据当前高职文化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既要体现学术类大学精神的共性内涵,又要依据高职文化的特征体现其自身特色;强调了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阐述了基于校本文化资源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我国建校时间不太长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其对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离职大学文化建设应突出高职特色,并通过五方面的工作对高职特色大学文化进行塑造与培养。  相似文献   

13.
钱涛 《教育与职业》2012,(11):33-34
以文化管理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谋求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文化管理通过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人性化、个性化、开放性、协同性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文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先进理念,阐明文化管理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管理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持续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厚校:高职院校品牌塑造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已成为高校凝聚人心、提高竞争力、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来塑造高职品牌。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是由多种亚文化构成的复杂系统。在解读学校文化的基础上,以宁波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为例,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文化源头"(即地方文化、产业文化和大学文化)及其特质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宁波高职院校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专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大学精神缺损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精神建设的盲区和误区,而高职院校的“文化虚弱”状态,又严重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并直接影响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文章从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缺陷入手,论述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精神”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可以帮助高等院校克服类同和平庸,增强高等院校的"软实力".高职院校应该培育和建设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并用这种精神去统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是大学行为的最高准则及核心竞争力。综观当前高职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证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已受到深度关注。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既要体现学术类大学精神的共性内涵,又要依据高职文化的特征体现自身的特色;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校本化培育的四大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是团结师生,协调教学、管理的精神动力,不但是高职院校本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和增强高职院校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潜在动力。基于此重要意义,文章在先进理念指导下从四个维度探讨了对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主要有:文化建设缺乏历史积淀,文化建设特色不鲜明,工具性文化过度张扬等。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优化校园环境文化,浓厚人才培养氛围;融入区域文化和工业文化,彰显职业教育文化特色;提高教师人文教育能力,增强教师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