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提升区域性就业能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就业重心的转移,地方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区域性就业能力是当务之急。这样,"订单式"人才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关键,是地方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为此,地方高校必须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企业开具订单;二是高校照单培养;三是中介协调培训;四是基地提升能力。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区域性就业能力,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
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它能有效调动高校、企业、学生三方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构建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五个步骤,并需要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好两个结合.  相似文献   

3.
现今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矛盾依然严峻,面对当前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局面,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新型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能有教解决高校、企业、地方经济建设、学生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对策。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与企业人才需求深度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困难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问题,目前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各界的相关部门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便是在此背景下,探讨高校与企业之间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两种措施,即"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双证式"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情况不是非常理想,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要重新认识和讨论"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运行体制机制和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完善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要畅通"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运行机制,二要把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招生关和就业关,三要坚守高等教育的理想,确保"订单班"学生的培养素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矿业大学作为首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50所高校之一,充分发挥煤炭行业龙头高校的作用,探索煤炭企业紧缺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多年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在专业设置、生源组织、教学模式、知识结构体系、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形成了煤炭企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累计为企业培养人才达万人,深受煤炭企业的欢迎。很多企业已把选拔人员送往高校进行"订单式"培养视为解决煤炭行业紧缺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北部湾经济区企业需求为例,对"订单式"教育模式的涵义及特征进行了解读,分析了现有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作用,分析了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运行要素,明确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行业为主导构建"大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容 《职教论坛》2006,(2):18-20
当前,中等职校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校企一一对应的"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使学生个人价值得到提升,职校可持续发展,提出在区域内以行业为主导,形成学校+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参予的人才培养链,实行学校行业"大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构建中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从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两方面着手,实现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中等职业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中职院校现阶段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针对实施过程中应掌握的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订单式"培养:即高职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要,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在校企合作机制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双主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构建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双赢的目标,建立了一种良性、稳定、可持续的合作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3.
要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最关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各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核心就业能力和持续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订单式"人才培养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也是企业解决招工难的好方法。"订单式"人才培养需遵循自由选择与互惠互利原则,应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优势妥当安排教学内容,有效管理人才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5.
林凯 《时代教育》2012,(1):28-29,35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具有重要和普遍的方法论意义。高校战略后备人才培养是一种创新的高校与政府、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试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分析其对高校战略后备人才培养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的讨论入手,介绍了徐州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并阐述了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存在多种模式,学校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订单式"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双赢,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实施、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面向社会需求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点、实施过程和效果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能够很好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和"产学结合"的办学思想,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能够实现学生、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9.
徐敏 《教育教学论坛》2014,(52):207-208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的一种类型,以其"入学即就业"的优势受到各方肯定。如何有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尤其是紧扣人才培养主线,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确保"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是校企双方应关注的重点。本文即以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订单式"定向培养乡村医生的"1+2"模式课程建设为例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时期酒店的人才需求,酒店管理专业与酒店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