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堂》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莫里森在这部作品里挑战了父权制社会,向我们预示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必然走向衰亡的趋势,指出天堂应超越种族和性别,男人应该尊重女性,与女性一起共同建立和谐幸福的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2.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天堂>不仅在小说的主题上展现了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同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了当代少数族裔女性作家为冲破"叙事困境"所做的努力.尽管距离黑人女性理想的生存天堂和黑人女作家向往的自由书写天堂还很遥远,但莫里森通过各种文学技巧的娴熟运用,突破黑人女性无以言说的境地,呼唤黑人女性将支离破碎的声音变为齐声呐喊.  相似文献   

3.
托妮·莫里森倾向于在作品中表现创伤和创伤性的体验,在她的两部重要作品<宠儿>和<天堂>中,无论是对集体种族的创伤记忆的表现,或是对以女性为主的创伤性体验的言说,都流溢出了浓浓的创伤情结.但是,在此之上,托妮·莫里森能够及时地向人们指明走出记忆、走过创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为难得.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女性作家艾丽斯·西伯德在小说《苏茜的世界》中,用真情演绎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运用诺思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解读分析了小说《苏茜的世界》中所蕴含的有关《圣经》的宽恕的主题、流浪的故事情节、天堂的意象,并探究了这些元素对这部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相似文献   

6.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出现和发展与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休戚相关。托妮·莫里森作为当代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除了立足于非洲的传统文化并从中吸取养分,还紧抓时代脉搏,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写作理念都紧随西方文学运动方向。在西方女性运动和黑人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其作品打上了时代烙印。在小说《天堂》中,莫里森将处于性别和种族双重边缘的美国黑人女性纳入了叙事中心,通过黑人女性的声音和经历记录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和家园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和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9.
谭顺样 《今日教育》2007,(2S):42-43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相似文献   

10.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茂盛,以及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着重描写了大榕  相似文献   

11.
天堂的种子要变成天堂了吗?小女孩怎么样了呢? 有一次,一个人听到“呼啦”一声,那个人说是小女孩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天堂的种子的飞翔声,人人都知道。 这个故事,请你来寻找吧!来稿请寄往本刊编辑部“想象空间——寻找故事”栏目。尽快来信,你讲的故事一定最精彩!你的作品也将和最著名的童话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复活节,《纽约时报》举办了一次模拟天堂比赛,要求读者按自己的想象对天堂进行描绘,看谁描绘得最逼真、最可信。比赛通知刊出后,报社收到五千多份来稿,有绘画作品,有文字性描述,还有一些寄来自己家牧场或别墅的照片,说那就是天堂。由于编辑们都没去过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复活节,《纽约时报》举办了一次模拟天堂比赛,要求读者按自己的想象对天堂进行描绘,看谁描绘得最逼真、最可信。比赛通知刊出后,报社收到五千多份来稿,有绘画作品,有文字性描述,还有一些人寄来自己家牧场或别墅的照片,说那就是天堂。由于编辑们都没去过天堂,因此他们决定把这些来稿交给纠纷宗教领袖奥格神父来处理,由他决定谁是第一名。  相似文献   

14.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和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句子。为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作如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词句优美、情景交融的作品。文中叙述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奇丽诱人的自然画面。文章题为《鸟的天堂》,以“鸟的天堂”为线贯通全文,匠心独运。教学时,我们可以紧扣题眼“天堂”来进行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无疑能使课堂教学结构更显紧凑、新颖。一、扣题初读——感知“天堂”全景天堂,向来是个充满神秘感和诱惑力的地方。教学伊始,我们即可利用课题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可供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猜想,为诱发读文兴趣奠定基础。具体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1.揭题发问:怎样的地方才称它为“天堂”? 2.诱发想象:“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生都在探索黑人的种族文化与矛盾,其作品中许多关于暴力,种族冲突和黑人悲惨人生的描述,都透露着浓浓的创伤情节。《天堂》回顾了黑人种族百年来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再现了他们充满艰辛磨难的创伤历史,深刻表征其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该文从种族的集体创伤和以女性为主的个体创伤两个部分来解读,探讨如何帮助创伤个体或集体走出创伤,开创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王梦巧  吴静 《海外英语》2015,(3):193-19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生都在探索黑人的种族文化与矛盾,其作品中许多关于暴力,种族冲突和黑人悲惨人生的描述,都透露着浓浓的创伤情节。《天堂》回顾了黑人种族百年来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再现了他们充满艰辛磨难的创伤历史,深刻表征其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该文从种族的集体创伤和以女性为主的个体创伤两个部分来解读,探讨如何帮助创伤个体或集体走出创伤,开创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陈夺 《林区教学》2009,(6):23-25
《安德鲁斯先生》是英国著名作家艾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以极其凝练的笔法向世人讲述了两个死后的灵魂携手走入天堂,最后又双双从天堂逃离的故事。故事以西方人熟悉的宗教话题开篇,以两个灵魂对天堂生活的不满和失望结局,以一种反传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私的个人主义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权威理念的不信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幸福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天堂所有的威士忌》是查尔斯·伯恩斯坦于2010年出版的诗集,收录了诗人不同时期创作的76首代表作品。本文通过对诗集中个别作品的深入解读,结合诗人的诗学观点,认为该诗集呈现了一个集"实用的诗学"和"多样的形式"为一体的诗学语境,而读者的积极建构使之成为诗学的天堂。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有众多的女性作品,它们多角度地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情感体验,她们的喜怒哀乐、忧愁烦恼在作品中一览无遗,<诗经>时代女性的情感世界在这些女性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